文章吧手机版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26 20: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10篇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是一本由白落梅著作,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一):始终不下笔,,感想虽有,却,,献丑了。。

  白落梅的红楼梦,我收到了很久也看了好几遍,也许是我的道行不够,就算读过好几遍,对白老师的品红楼,怎奈还是无法下笔,很纠结,你要说没有感想 感思, 我却叹那黛玉,纵然才华横溢,和宝玉 郎才女貌,那又如何!老天偏偏是造化弄人,前世的之因,终究只是孽缘,如不是宝玉前世身为神瑛侍者,于黛玉前世的绛珠仙草有恩,也就不会石头记这段双玉的孽缘。缘起缘灭,终有果,情缘二字,世人谁又敢说能参悟的透呢! 暂且不说宝玉,黛玉之情,先说红楼梦贾府之繁华金碧辉煌深宅大院,奴婢丫鬟千千万,个个才情高的不得了,还有书中不是有,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戏吗?刘姥姥就是一个,嗯,,是平头老百姓,也是普通人视角,进一步诠释荣国贾府,迄今奢华地位之尊崇。。红楼梦中,有好几处都是点点滴滴表达出,荣国贾府很有钱有权有势。就连黛玉这可怜人,也是一直觉自己,就是寄人篱下之人,很自卑心理,才会有自己配不上贾宝玉的心思。。 可她真的不知道,贾老太君的心思,整个贾府上上下下,百十号家人中,她唯独疼的只有,贾宝玉和她自己黛玉啊。由此可见一般,那时候女子是多么的不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她最后才落的葬花碎情,伤心过度才香消玉殒。悲情主角,也许都是这样的结局,真正的圆满戏,都是从来只有存在电视剧里。红楼可就从其他方面来说,红楼梦可谓是成功的,它包涵了贾府的繁荣一时,衰败破碎那一刻,微观也可扩大之整个时代。对当时整个时代来说小小的贾府,也是千万个王侯将相家的最终结局缩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永不倒的帝国。借用借用三国中的那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也有谁能左右的了呢!现在很多人都在读红楼梦,红学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除去作者,还真没有人能说的清,红楼梦想表达的是情,还是制度,亦或社会可悲。我想,只有白老师书中一段话似乎可以诠释一点点,红楼梦虽是一本书 可那千百人物,千百故事,千百风景,都只是曹雪芹的梦,红楼那里有人情百态,世间万象,即有鲜花著锦,也有烈火烹油,那里就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荣国贾府。。那是许多普通百姓穷尽一生想要抵达,那座朱墙碧瓦的府邸,而身处其间的人,浑浑噩噩的耗费了半世华年,却走不出来。。 曾看到有人这样描述黛玉很好,这段话是这样的,她看似娇弱无力却锋芒毕露,她苦于寄人篱下却从不妥协,她懂人情世故却依旧自我,她多愁善感,对懂自己的人投以全部的真心,寄情诗词时脉脉不得语,弥留焚稿时独立人世间,她温柔婉约,黛玉你存在吗? 梦一般吧!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二):红梦如梦幻泡影,因缘而起,也因缘而灭

  《红楼梦》是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写的是大观园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纠葛,写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同样也写的是世间变化无常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正因为融合多种元素一体,才会如此有名,让无数人前仆后继地去阅读。在我看来,它吸引了一大批红楼粉丝意料之中事情,当然其中也包括那些一直对《红楼梦》爱不释手,潜心研究的人。

  白落梅,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女子,江南的隐世才女,以写“唯美传记”而被读者所喜爱。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位《红楼梦》的资深爱好者,《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就是其品读红楼之后的心得写照曾经我读白落梅的一部《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那优美文字动人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便对她的作品有了格外的期待

  “昨日群芳夜宴,巧笑嫣然;今朝人走席散,了然无痕。”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用它来形容《红楼梦》的故事是再合适不过了。想当初,贾府是多么繁华,来大观园刘姥姥都被晃了眼睛了,宝玉与众姐妹喝酒赏花,吟诗作对,好不快活儿。可到了最后,病的病,死的死,散的散,走的走,只剩下满目凄凉之景。所谓的人走茶凉,不过如此

  白落梅说:“其实,我是从红楼书卷里走来,是黛玉葬花时遗忘的一朵落花,随沁芳溪水漂流,辗转于这一世人间。” 而最终由她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心中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本书,千百人物,千百故事,千百种风景,读者随着书籍而看遍人情百态,世间万象:有的人追名逐利,有的人风花雪月,有的人贫困不堪,有的人家财万贯,有的人醉生梦死,有的人痴心一片,有的人为情所困,有的人落井下石,有的人知恩图报……这就是囊括了众生的《红楼梦》,它是故事中人物的红楼一梦,也是书外读者的红楼一梦。

  从“盛世繁华”到“悲金悼玉”,从“群芳争艳”到“似水流年”,再到“孽海情天”,短短五个章节说尽了《红楼梦》中的一切: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剪不断理还乱情感、命中注定的最终宿命、繁华美食盛宴、动人的诗词歌赋、闲情逸致的煮茶论酒和看戏赏花、权势滔天的富贵荣华、辛酸无奈的市井小民……让读者进一步了解红楼,喜欢红楼,想要再读红楼!

  若说在《红楼梦》中我喜欢谁,那就是“冷月葬花魂”的林黛玉,她个性高雅,满腹才华,如同出水芙蓉,活的随性,唯独有一点不好,就是多愁多病身,让人心疼,也让人惋惜

  红梦如梦幻泡影,因缘而起,因缘而灭,个中滋味,只有其中人才懂。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更应珍惜前人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快上初中的时候,记得考试作文得了二等奖,然后奖品是一本《红楼梦》。那时候有人给我说:看了红楼梦,得了相思病。吓得我赶紧读了一读,也真的相信自己会得相思病。

  其实之前也对白落梅有过一定的了解,那个时候她的《月似小弯眉》刚出版,觉得这个作者的名字真的很有韵味。白落梅,落梅,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文字清淡简单自持,心似兰草。一个凌霜傲雪,拣尽梅枝的女子。凭一支素笔,写尽山水风情,百态人生。没有风华绝代,只有岁月静好。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我总觉得栖居江南的女子都很柔情,似水似雾。让我们很难去抓住他们的点,因为她们内心真的有一种很随意东西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题目很美,可谁又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呢?表面看如花美眷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似水流年也只不过是对岁月无情流逝的莫可奈何罢了。可是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结合到一起则隐含着淡然却刻骨的惆怅,轻却化不了的寂寞,虽有如花美眷终会老去,时光匆匆过去自己苦苦挣扎奋斗得到了什么?白落梅对自己的疑问,对岁月的无奈,对世事感叹尽在此中。

  世人皆感叹黛玉悲惨命运,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会讨论红楼梦,也对这个名著议词颇多。白落梅在这本书里用自己的看法回忆黛玉宝玉宝钗之间的爱恨情仇,还有其他人的感情纠葛。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神奇的作品,无论是深刻的人,还是简单的人,读懂的,或是读不懂,皆会爱上这本书。一卷《红楼》,不管在上层社会,还是于普通民间,都广为传诵。甚至许多目不识丁的人,都对《红楼》痴迷不已。

  有些遗憾是注定的,因为有缺憾,所以世人总难忘怀。宝玉虽然娶了宝钗,但是他没有辜负黛玉。他做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纵然他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富家公子,但他为世人所喜。他的痴傻与执着纯净和真心,凡人又怎能企及? 黛玉对爱情,亦是心如皓月,情比金坚。聪明如她,又岂会不知整个贾府,喜欢像薛宝钗那样温和娴雅的女子。但她不愿随波逐流,只一心做自己的林黛玉,做贾宝玉心中的林妹妹,守着清冷的潇湘馆,守着几竿翠竹,安度流年。

  黛玉是幸福的,因为她有宝玉,然而又是不幸的,因为她得不到她想要的幸福...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四):读《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

  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看的那部《红楼梦》的电视剧,还在上小学的我,不怎么能看懂剧情,只记得有个爱哭的林妹妹,懂诗书,也很爱哭。住在大观园里,一直说自己是寄人篱下,有时候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生伤感。还有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样子,以后人们遇见类似景象,也总是说“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不够看的了”。

  第二次看《红楼梦》是中学时期,老师划的课外阅读书目里,那时候读的比较慢,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故事梗概也有了了解,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贯穿始终,而开头太虚幻境里的十二金钗的诗里面也蕴藏着这个大观园里面人物的命运。这部书的前八十回是由曹雪芹所著,这位经历了富裕走向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家境的作者没有完成这部书就离世了,后面的四十回是由他人循着前面开头宝玉游太虚幻境的经历所补充的。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白落梅的《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是关于红楼梦的品读,更深层次分析这部巨著的内容。关于宝黛,关于金玉良缘,关于金陵十二钗,关于这部书里面封建四大家族的兴衰,在这本书中均有写到。作为大家孰知的这本书,每每读到作者所写的内容,也能产生共鸣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五):万物为众生所用,非众生所有

  红楼梦一场,无人逃过劫难。 繁华落尽,病的病,死的死,走的走,散的散……一部《红楼梦》,一场人生的演绎,一部《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深深入《红楼》,悠悠道尘世,浅浅叹人生。 在《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中白落梅对《红楼梦》里的人物进行一番似曾相识而又独具风格的评说,对《红楼梦》做了深沉的解读,于书中千万句中,我念念不忘那句:万物为众生所用,非众生所有。 尘世间的的万物,为众生所用,非众生所有。所有的一切,为人所用而非所有,口中常说的拥有不过是种感觉。当眼睛一闭,呼吸一停,所有不过是生前的所用。带走的只是一具会化成灰的皮囊,带不走的,就是生前苦苦追求的一切——权力、富贵、情感…… “机关算计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她精明能干,追求权名,打尽算盘,曾一手把庞大贾府料理得井然有序,令人折服。然而,落得个如何的下场年纪轻轻就悲惨地死去,连一棺木都带不走,王熙凤真是可怜。 论可怜之人,贾府里比比皆是,宝黛可怜,两个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宝钗可怜,得不到宝玉的心;晴雯可怜,含冤而死……可怜,可怜得不到,可怜说不清,可怜道不明。 所有的都得不到,看偌大的贾府,在时代中如昙花一现,盛放过后只迎来一地残花败叶。最终,贾府的一金一银,一房一屋,一草一木全都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人也得不到它。满地的残花败叶,没有人去埋葬,因为黛玉见不到这一场巨大的浩劫。见不到也好,少流几痕泪水,少叹几口气。 劫难之后,活着的人总免不了回忆过去,回忆贾府的盛世,回忆大观园的繁华,回忆曾经的贾府小姐诗意般的生活……他们谁会料想贾府今日的破落?像袭人,曾满心想着能做宝玉的姨太太,陪在他身边走完这一生。谁曾想到这一切就是梦幻一般地发生,再逝去? 时间催促着一切逝去,一切舍不得逝去的东西都不能自己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逝去,纵使像贾敬这样想留住生命,长生不老的人也不能阻止时间让生命逝去。人类贪婪敌不过时间的残酷,时间会告诉你,什么都不能绝对拥有,功名利禄不过一场虚荣,然而,许许多多的人都不能绝对地逃脱它,为它奔走一生。 一部《红楼》一生哲理,读了《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就像再次读一遍《红楼》,心中无限感慨。看着大观园的快乐人儿最终走向离散、走向悲伤,我想如作者一样发问:盛世山河,粉黛春秋,我们得到些什么,又能留住些什么? 得不到,留不住,眼下就是宿命的安排,拧转不过来,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世间喜悲的轮转。 一部《红楼》读完,作为一个局外人,与书中人群找到自己的影子,好似又好不似。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六):红楼啊,红楼

  红楼情结相信很多人都有,就算不看红楼,也会知道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绝对是有它的过人之处的,它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本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则有很多人补充,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后四十回大多是由高鹗续,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去续写红楼,只是这种续写却再也找不到那种韵味,哪怕是曹雪芹的好友帮忙续写,后面的章节,读起来也没有前面的精彩。这是一种残缺的不完美的艺术,对于喜欢红楼的人而言,去按照自己想法续写,然后给读者展现不同的红楼,真的是很酷,当然啊,喜欢红楼的人,早已自成一派,就是“红学”。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红楼梦》我看的不是很真切,但我也看了,因为我不是很懂他们这种宫廷爱恨,所以理解的而不是很深刻,我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黛玉葬花”那段,黛玉再说葬花吟,因为很长,所以我只记下了一小段“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单看这一小段,我就悲伤得无法言语,因为写的真的很凄惨。

  然我最喜欢的是红楼梦里面的王熙凤。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的外貌美丽、华贵、俊俏,她的神态狡黠刁钻,她的言行伶牙俐齿、机敏善变。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施政者,她高踞在荣府几百口人的总理宝座上,有着八面玲珑之威,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却又有些心狠手辣、笑里藏刀,是一位有计谋的管家奶奶。只可惜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我我。”一位如此泼辣的人,竟是如此下场,可惜啊!可悲啊!可叹啊!

  王熙凤的一生给了贾府,最后却因为机关算尽,死了。

  这是红楼,却又是不是红楼。金陵十二钗不见了,红楼十二官也不见了,最后剩下的,除了落败子弟,还能剩下什么呢?惆怅定然是的,而欢喜也只是存在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相遇和相爱,他们不能厮守,是无奈之举,更多的是家里的阻挠。最后物是人非,人走花落谁有能等来他们的对的人呢?

  世间万物,有情无情,缘起缘灭,终是草草。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七):红楼一梦,惊醒众人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第一次知道《红楼梦》是通过电视了解的,小时候看电视除了《大风车》剩下的就是爸妈的电视时间,老妈就爱看这类电视剧,所以和她老人家一起看的电视剧,才知道这是四大名著之一,那个时候那里知道什么是名著啊!就是解闷而已。

  总感觉《红楼梦》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做的一场梦,梦醒了,人就不在了,梦境也随着清醒而消失啦,然而看一次红楼梦,就会发现不同的理解。大多也是曹雪芹先生为自己编织的一个梦吧!梦里的女子其实就是他理想中的女子吧。

  《葬花吟》读过,很丰富又奇特的想象力,暗淡而又凄惨忧伤的情调,也彰显了林黛玉在爱恨情仇中,面对现实残酷的现象下,她和宝玉的情爱也要受困于世俗与长辈的安排,她也知道不理世俗,不理别心都是不行的,也感慨了自己身世的遭遇,心有郁结,终有憾事。

  贾宝玉说实话,看电视的时候就在想真有男子长得这般好看,连女子都自愧不如啊!生在官宦大富大贵之家,真有那种不爱富贵金银之人,功名利禄真有那般好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重要,但也有人会说,生在富贵之家,根本不懂穷苦人的心,有些东西真的多了,就会出事,树大招风这句话真的很有提醒的意境。

  世间的爱情,无非就是相爱在一起,哪里还需太多的山盟海誓,因为下一秒就会发生很多变故,在一起就简单点,不要思虑太多。宝玉和黛玉真的就有那种心灵共鸣,无需多言就知一切,但也逃脱不掉长辈之家的压力,奈何情深却生在了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会惊醒下一个朝代崛起而需注意的事情。

  梦也好,镜也好,终归要醒来的,看红楼就会有许多无奈,也有许多感慨,总觉得如果宝玉娶的是黛玉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可仔细一想,贾府就算不落败,需要的当家主母必须要有侠女的英雄气魄,就应该是薛宝钗那样的才能稳定大局,就像之前的王熙凤一样,八面玲珑,遇什么人,说什么话,也是一种修为。

  “今生我仍旧频频回望

  今生我仍旧不喝孟婆汤

  来世我还会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来世我还会和你手牵手寻找五瓣的丁香。”(席慕蓉)

  他们用一生的光阴在这里下注,他们是谁?都是俗人,难逃凡事,尘缘路上,都会擦肩而过,后来才知道每个人来世上都是来还债的。

  煮一壶老酒,沏一杯茶,慢慢品味人生百味。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八):品红楼梦 古典之美 为你如花美眷

  书评《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

  品红楼梦 古典之美 为你如花美眷

  作者:花无涯

  书比较小巧精致,插画很美,还有5张明信片,对古典文学喜欢的值得一读,作者对红楼有这自己的理解,写贵族奢侈、官场风云变化,也有小市民的生活的无奈 等方方面面展示了不一样的红楼梦。每一页的插画都很美。

  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心若盘石,也敌不过过眼云烟。这世间有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于江湖。曾经深深爱过的一些人,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做深爱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种心境的感受,正如红楼梦中的点点滴滴 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让人心生怜悯

  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

  历来看《红楼梦》的比较注重其中的男女痴情者应该不在少数,也许曹雪芹把稿子给一些朋友看了之后,很多人也认为或者说比较关注的都是其中的男女之情,所以才会“都云作者痴”。

  也许,有人看完后还会调侃曹雪芹:贾宝玉是你的化身吗?你真是个痴情种啊!而曹雪芹自己知道“男女之情”只不过是他所表现的其中一点,甚至只是他所借助的表达“途径和手段”而非“本质”。

  这是创作和阅读的错位,作者所表达的,读者未必能读出来,而读者读出来的未必是作者想表达的。一部作品一旦创作完成交给读者阅读,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作家都希望能找到欣赏自己作品的“知音”,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正解”而非“误读”。

  所以曹雪芹对于别人的误读是有点失望的,所以他才会感慨“谁解其中味”。正是基于此,他才在增删修改作品的时候题写了这么一首诗,告诉读者:不要只关注其中的男女痴情,我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啊!

  不能做你陪伴的那个,我做你守护的那个。现在的我,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一切都好,真的,都很好 ...

  作者 白落梅,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女子,端雅天然,安静无争。从另一个角度品红楼 ,书中的画面和字里行间都很美。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九):世间万物,终是草草

  我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父母也没有过高的学问,刚开始接触《四大名著》就已经是初中,小学时候可能就是知道个四大名著罢了,然后知道电视上有西游记,有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如此而已。到了初中,慢慢的开始接触这些,但是初看我是真的看不懂,甚至市场在睡前翻开红楼梦的读本,拿来当催眠术本,现在想来也是搞笑。到了大学,细细的去品味《红楼梦》还是在看了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讲的《易中天品三国》之后,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

  说实在的我看过易中天的品三国,也看过刘心武的,至收到此书前真是没看过白落梅的。不过我们都知道,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红楼梦亦是如此,白落梅的这本书还是写的相当有见地的,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这本书呢一共分为五大部分,都有各自的章回,看完文章后,总觉得应该都是作者的读后感,有点类似这样,我们也许在看其他人的品读或者是自己观后感的时候,会有当时自己的想法,看了白落梅写的也许又会有另一番见地了,有很多观点我还是很赞同作者的,还有很多观点、想法是我自己看书的时候没有想出来的。

  红楼梦初起的时候看看四大家族的人是多么的傲娇,多么的声势显赫,但是随着后面那场金陵遗梦,半颕半唱,亦真亦假的,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后,还有还是是忘不了的,放不下的。

  红楼梦里面有太多太多可以关注的情节,点,就拿宝玉跟黛玉的爱情来说吧,令世人百转千回,念念难忘的唯有宝黛的爱情故事了,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的前身,黛玉是谁,宝玉又是谁,书中交代的很清楚,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而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宝玉就是神瑛侍者,因为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宝玉跟黛玉在金陵贾府相遇了,希望了结的就是前生未尽的宿债尘缘,但是为什么登对的、受贾母疼爱的两个人的结合要收到贾母的阻扰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见解,书中作者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看过就知。

  世间万物,有情无情,缘起缘灭,终是草草,后来的后来,金陵十二钗不见了,昨日的裙群芳夜宴也不复存在,今朝人走席散,了然无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会到该到的地方。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自小接触的第一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就是《红楼梦》,只是那时年纪太小看书只图个热闹,什么都只看个表面现象,哪里懂得其中的各种深意。长大后重读《红楼梦》,再加上诸多红学研究专家以及爱好者的点评分析,方才知道原来《红楼梦》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妙不可言的一部奇书。

  略懂《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读红楼,只读前八十回就好,那才是曹公真正要表达的东西,至于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有许多并非是曹公的本意,不过总算宝黛爱情悲剧这条主线没有被更改,所以只是看看就好,不能够细究的。

  张爱玲曾说平生有三恨,其中的一条便是红楼未完。不过也正是因为《红楼梦》未完,所以才给众多研究者以探讨空间,引发无限遐想。

  知名女作家白落梅,最为擅长的便是剖析女子的思绪与情爱,那华丽而又细致的文字曾将多少红尘中痴情女子的故事一一道来。而《红楼梦》正巧就是一部由众多女子的故事而构成的一部小说,作者用其她细致的心思以及手中的妙笔,将一个唯美而瑰丽的大观园女儿众生相描绘展现于读者面前,将其内在的隐喻分析给读者瞧,犹如一整卷的红楼女儿图一般,栩栩如生,仿佛那一位位为情爱所扰的红楼众女子就在你眼前一般鲜活。

  之前看过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红学研究者所著的点评《红楼梦》的书籍,个人认为女作家西岭雪的作品最为精妙,既合理又贴切,几乎没有生硬之感。既然是描述女子的小说,自然还是有女子来点评更为贴切,毕竟女人最了解女人。此次看了白落梅品读《红楼梦》的这本《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感觉白落梅对《红楼梦》的品读,并不逊于之前西岭雪的点评,二位女作家对于《红楼梦》中人物以及情节的所述可谓是异曲同工,各有千秋。

  想来作者应该是极爱林妹妹这个故事角色的,在讲述《红楼梦》的故事中,也不自觉的受了些许影响的。如果用《红楼梦》中的人物来比喻作品文风。西岭雪对于《红楼梦》的点评就像是红楼中的宝姐姐,温婉绰约,端庄大气。而白落梅则似林妹妹一样,字里行间更多了几分灵巧细腻,多愁善感。

  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过《红楼梦》的人心中也各有不同的金陵十二钗,跟随白落梅一起,去品读她眼中的《红楼梦》,或许会有另一番别样的滋味在心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