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5-25 02:07: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10篇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是一本由[美] 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一):只有不领情的人才会抨击它

  很遗憾,这不是一本讲情圣卡萨诺瓦生平的传记,我觉得也不完全是副标题所说的“关于写作、销售和阅读的真知与奇谈”,统统都是烟雾弹,作者汉密尔顿很有经验——曾经的记者现在是大学教授传媒学院主任,从标题到献辞到章节,他处心积虑布饵下料,用了本书总结的吸引读者的种种窍门,内容紧紧围绕书。书,何止是教授知识、交流信息、讲讲故事,这是一门生意,一个产业,有定价的,就是商品,要有诱人的题目,良好的装帧,出位的作者,最好获上一两个奖项再想方设法宣传,摸了书皮的都是相关者。从写书、编书、评书、读书、卖书、偷书、藏书,还有图书馆,作者把他的所知、所思吐了个净,还指桑骂槐、夹枪带棒地批评编辑、骂书评人,讽刺奥普拉和小布什,更不放过那些找人代笔的所谓“作者”。

  明知这是美式畅销书的写法,技巧+八卦(引用了466本书)伴以狡黠、辛辣、自以为是,时不时讲一下梦想变成金钱的故事或者再泼泼冷水,比如告诉你那种靠一年发六个短篇小说就可以过日子的年代一去不返,我还是被这本书吸引,里面的每个部分多多少少都与我的实际生活有关系,他说得对,我不得不频频点头,即便冒着冷汗,知道我正是他讽刺的那种笨蛋:我写故事,曾以为写东西就是“写自己想写的”,出书也不为迎合任何人和“市场”,对我的编辑固执挑剔,妄想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到幸运地出版了两本,又整日妄想它们能月销百万却无能为力;现职是编辑,业余写写书评搞点儿免费书;当然也自己买书,怀着虚荣心装点书架,同时也有借书不还善于“遗忘”的毛病,并常常沉溺于图书馆,回味小时候当图书管理员的人生理想。看这本书之前,我尚未察觉自己跟书的关系这么纠结。关于书,凡历史悠久的,就有套路,让汉密尔顿一说,皆可分成三六九等,无外乎几种类型。联系到现实,我也多少认清一些手法,原来不过如此,也筹措着通过某些途径让自己的书也畅销起来。

  他在致辞里“谨献给所有的评论家”,又在写书评人那段说大家都不做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如果每篇书评都应该至少犀利地说一点儿坏话,我要说,我讨厌在213页的这段引注“一个人开始写书评是因为年轻无聊,并且(乐意)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文章上,而一个人继续写书评是因为钱,……”看得心中刺痒,同时我也确实有不把书读完就开始写书评的经验,当然不是这本。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二):我真不知道卡萨诺瓦是谁

  这事儿,闹到最后我都不好意思说了,可是——卡萨诺瓦到底是谁啊?

  书上有解释:“乔万尼·雅克·卡萨诺瓦有一份多才多艺的人生简历:基督教会学校受的教育,会拉小提琴,当过兵,神秘主义者,外交官,戏剧制作人,善于跳舞,多次蹲监狱,当过演员、丝绸厂商、骗子、间谍、政治评论家,还有,哦对,作家。一个威尼斯警察在报告中说他‘以文人之名’四处招摇。”然后还附了一张侧面像版画,看起来挺阴郁,但是,他到底是谁?

  算了,书中也没有别的解释,这只是个噱头,我以为。

  我没上当这当可是躲不过另外的当。我不是冲着卡萨诺瓦来的,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我是上了漂亮软文书评的当,不记得之前在哪个媒体看到了这本书的书评,我现在强烈怀疑是软文,反正当时看起来应该挺有趣的样子,之后又碰到竹同学强烈推荐了一下,于是我跑到书店去找这书,明黄色应该很明显,但我没找到,只得问卖书的人,“有《卡诺萨瓦是个书痴》吗?”卖书人楞了一下,说是卡萨诺瓦吧,我说也许是,于是他给我推荐了另一本书——全彩页异型开本,里面好像都是文物,订价很惊人,我说我只要书痴就行了。

  说实话,这书并没有我预期得那么好,也许是因为之前刚看完张大春的《小说稗类》的缘故,都是讲“书”的事儿,不过大春的却靠谱儿的多,卡萨诺瓦,真把我看晕了。我只能说中西方出版业完全是两码事儿,毕竟开私人出版社这事儿现在看来还不太靠谱儿。

  还是说一下白纸黑字这件事儿吧。

  这事儿吧总得说来是一件严以待人,宽以待己的事儿。

  怎么说呢?

  做为一个读者,总是能发现出版物上各种各样的错误,当然,也包括字典,编辑部总能接到热心读者打来指出错误的电话,这种电话很奇怪,热心读者们好像并不满意只听到“谢谢”或者“对不起”之类的文明用语,但又真的无法揣测热心读者们到底希望听到什么,是一种肯定还是一种惊讶呢?有一阵子好像有些媒体挺喜欢弄个有奖查错之类的事情,我只能说,这事儿真的挺二。

  再说一下宽以待己。兴许是错误见多了,见怪不怪了,或许是知道这些错误是无可避免总要出现的,所以这件事到最后就不是件事了。

  出版是一种永远充满遗憾的事儿——这能算是个潜规则吗?

  于是每次跟个新手合作都是件很痛苦的事儿,尤其当作者或责任人是每一次面对出版流程的时候,所有的流程完全被打乱,在打样之后还在遣词造句实在是很让人抓狂。

  慢慢磨呗,总有一天能平常看待遗憾这件事了。不过对于出版业以外的人这件事完全没意义。

  “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产品不是出自人们想要去写作的东西,而是一些被人希望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作家们明白公众的审美趣味,并且用写作迎合他们。”

  完全同意,这书多少有点儿这个意味。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三):对这本小黄书的梳理摘录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这本小黄书给啃下来了。

  这本书给我的痛苦感觉跟《骷髅会》很相似,都是一大堆的历史资料看得我头晕脑胀。多亏这本书最后的译者后记,让我在合上书之前还能勉强顺理一番整本书的脉络。

  今天西方文学史的老师说得对,有些书不必从头翻到尾的,跳着看,知道它说什么就好了。can't agree more..

  根据译者后记,这本书算不上学术著作(虽然作者John Maxwell Hamilton是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教授),是一本通俗读物,对上一个千年西方出版史的一个通俗版总结。

  作者笔锋犀利,言语也挺讽刺幽默的,如果单独摘抄一段话出来会挺有意思,比如这段:

  巴勒斯一向擅长把他的错误转化成优势。就像那次他喝醉了对他太太说:“现在是William Tell时间。”于是她把一个玻璃杯放在自己头顶,巴勒斯开枪射击,但是没有射中玻璃杯。后来他自己说:“我不得不得出这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要不是太太的去世,我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作家。”

  但是放在一大堆陌生的人名书名中我就晕了,据说这本书里一共涉及到440+本书。所以我还是把每章节的大概内容梳理一下,起码也留个印象。

  作者的警告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作者喜欢在书前插入警告,其实他们不是要让人注意到书的缺点,相反,是要把他们最重要的卖点广而告之。

  前言——研究书籍读物以及人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太把他们当回事。

  例子

  1、“当我给别人讲述我看过而对方没有看过的书籍的时候,所获得的快乐简直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可以与之相比,而且这样迫使他们去向往一本难得的书籍或者一门他们所不了解的语言。”——Edmund Wilson P23

  2、书籍变成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必要元素:Levenger公司的“严肃读者用品”,使之变成家具。P25

  3、卡萨诺瓦例子

  第一章:罗格尔•克雷普尔的水产店——金钱始终是作者们最终极的创作瓶颈。

  “如果因为看到全职作家穿着舒服的衣服待在家里就得出结论说他们是自由的,这种想法就跟认为鸟儿在枝头鸣叫是因为它们快乐是一样的。”

  1、写作的经济简史。

  2、全职写作与兼职写作。

  3、兼职写作(用老板时间来写作)五种方式:受穷、公共服务事业、法律行业、服刑、学术作家。

  3、全职写作:工业家(高产)

  4、书不是越多越好的三定律:

  书越多,作家越难生存

  书的减产不会导致好书的减少:运动计量学研究发现,比赛中参与的竞争者越少,跑步速度越快。在小范围内赛跑的运动员会觉得他们获胜的机会更大,因此他们会更加努力。

  兼职的作家写作时间会更少,但可能会更有话说。

  西默农——像个职业拳击手一样,他每次开始和结束写作一本书的时候都要称一下体重。

  第二章:市场营销的艺术——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可以比书籍更容易自我推销

  例子:

  1、“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第一个从写作中名利双收的美国人”——R.JACKSON WILSON

  2、出版商代替富兰克林角色,想方设法扩大市场→影视改编P108

  3、名人效应

  4、图书反作用于其他绑定商品行业。如药店银行。P119。

  顾问管理类书籍成为个人名片P121

  从小学老师强迫学生们去读书的那一刻开始,所传达的信息就是书籍是神圣的,没有人花时间去告诉孩子们其实很多书都是糟糕的。

  高水平书籍的增长取决于高水平读者的增长。

  第三章:拙劣的致谢——书前致辞的滥用,如何写致辞

  当紧张的作家们一时无法确定献词的目标时,他们往往会把花束投向任何一个被看到的人。

  这就好像每个人都肚子漫无目的地在茂密的山林中游走,最后却莫名其妙、殊途同归地走到一间小破屋子里了。

  规则1、用自己的方式提出问题

  规则2、与家庭有关的东西,使之漫无目的又得让人领情

  规则3、让读者怀疑你的角色(表现出你知道正确的事该如何去做,但就是不打算做,可能更好)

  规则4、表现出对这本书的责任感,感谢一堆人

  第四章:与书籍有关的修养——礼仪要点

  新书发布会、书籍封面与其他外包装、签名索要、与作家谈话(站在读者评论家角度)、与书商打交道

  第五章:不体面的职业——评论家

  第六章:作品的运气——比如死掉,却可以成为最大的幸运。

  第七章:最容易被偷的书——我们天生就有偷书的欲望

  第八章:亲爱的政客先生,不要写了——不要以为成为好书的作者就能被刻在Mt.Rushmore

  1、你没时间写书

  2、公众认为写书有点娘娘腔,甚至是一种无能的标志

  3、把自己成为靶子以帮助政敌瞄得更准。

  第九章:包罗万象的图书馆

  国会图书馆的不稳定成长

  把香槟装进易拉罐——知识的载体,传统与数字的矛盾。P340

  附录A,图书推销:一项基于我们本性的事业

  像马戏团一样,书籍也依靠推销术。除了学校的指定阅读,大部分书都是自愿阅读的。

  附录B,自助出版:美国梦

  附录C,关于编辑错误的四大误区

  译后记:

  读者是上帝,阅读的水平提高了,写作的水平自然就上去了。而阅读水平的提高,反过来还要靠大多数投身写作工业的作者们对写作的良知。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四):我就是从事那不体面的职业的人

  读者们对一本书的作者在写作时是穿戴整齐还是赤身裸体,常常表现出不亚于对书本身的兴趣,《卡萨诺瓦是个书痴》一书的作者汉密尔顿由此相信我们乐于知晓关于写作、出版、销售和阅读的赤裸裸的真相,他带来的那些台面上或犄角旮旯里的真相,让人庆幸自己没能当个作家,或还能“用老板的时间兼职写作”。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这本书,正如起副标题所注明,是“关于写作、销售和阅读的真知与奇谈”。作者约翰•马克思维尔•汉密尔顿是资深新闻记者、媒体人士、大众传媒教授、爱书人——这些是我早已读完此书、现在要写这篇文章时才在书的封底介绍中找到的。该书中的知识、见解、眼界、文彩,让人在从头至尾读得津津有味、点头称是的同时,根本没有冒出作者是谁的问题——往往读着读着越读感觉越差时才会去翻看勒口或封底,对印在那里的作者简介、曾获殊荣及赞誉产生疑问。这正好说明了书中“不体面的职业”一章所说的:被印在书的腰封、勒口、封面、封底的那些宣传辞,到底有多让人质疑。

  诚如我们所见,对书籍的溢美之词遍地都是,“甜蜜、温和的赞誉从各个地方扑入眼帘”,许多书评实际上只是出版商的公关服务,而汉密尔顿引用英国评论家弗兰克•温斯纳顿的话告诉我们:书评人使用“杰作”这样的橡皮图章到处乱戳,并且他们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想看到自己的话被引用,“所以必须使用超过其他评论家的闪闪发光的词汇”。现代新闻业的结构从根本上推崇毫无批判力的评论,在这个“包括一切的、没有评判的、政治正确的社会”,“和谐的、不动声色的写作比固执己见的分析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因此就不奇怪为什么只有极少的报刊致力于批评的品质而不去在乎大众了”。当年华兹华斯说评论是不体面的职业,现在依然是这样。

  由于水银灯已经参与到创造文学亮点的活动中来,汉密尔顿遗憾地认为在图书界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奥普拉没有告诉人们哪些书是不好的,或节目所介绍的好书中有哪里是不好的。

  “奥普拉是一个书籍的拉拉队长,在与作者的对话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喊‘噢也’……观众见到奥普拉比见到作家更激动,都会按照镜头外的提示鼓掌,特写镜头中一个个的表情都像大卫教的徒众”。互联网更是难以相信的,出版商可以购买亚马逊网站上诸如“注定伟大的作品”这样的排行榜位置,至于读者的评论——“葡萄牙的某个人认为《廊桥遗梦》是他读过的最好的书,可他到底读过几本书?”

  促销广告还包括书前插入的警告,它不再仅是这个爱打官司的社会和蹩脚的市场评估能力的结合所造成的恶果,而是将甚至并不存在的卖点广而告之,比如艰涩的学术著作《知识禁地:从普罗米修斯到色情文学》会“提醒家长和老师们注意,本书第七章不适合儿童及未成年人阅读”。

  本书第一章写的是写作的经济简史以及围绕经济核心活动的一些事项。“如果古登堡能像亨利•福特预见到他的T型车会把人们引向城郊那样预见到了自由市场经济,他就可能会对他的发明感到失望。”18世纪,读者数量激增,作家数量也激增,作家数量的增速超过了人口总数增速。工业化进程大幅前进,作家生存环境加倍残酷,写作变成飞速发展的生意,以写作为业的永久信条即:“要不是为了钱,只有笨蛋才会去写作”,只有拥有商业头脑和高明手腕的人能当全职作家。本章末,作者作出了结论——定律一:生产的书越多,作家就越难生存;定律二:书的减产不会导致好书的减少。根据运动计量学,比赛中参与的竞争者越少,跑步速度越快,“如果运动员在定律一中的那种环境中参赛,他们大概会在跑道上溜达吧”。就像西塞罗说过的:“世风日下,小孩子都不听大人话了,每个人都在写书。”

  汉密尔顿例举了作家们为了讨生活而做各种各样的工作,甚至一个对你拦路抢劫的人都可能是个作家,由此引出了“同时获得高水平文字和经济保障的入场券,最有吸引力的五种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服刑。

  类似这样实在而令人莞尔的,还有:作者之死能为书带来好运,“当一位作家死去时,不会愿意没有库存”,“死后不为人知的未完成、未发表的手稿、书信集纷纷出现,就像博物馆中其头发在身体死后多年继续生长的木乃伊”;室内装潢设计师建议有钱人将书籍作为家具, 正如诗人罗伯特•骚塞所说的那样;哪些书最容易被偷;名人太忙,以至于面对当个作家或看起来像个作家的选择难以两全;一个作家如何与他的编辑进行合作,从而完成那个神秘的被称之为小说的东西;作者该如何写书前致辞、选择他们的肖像照、有礼有节地签名;自霍特出版社最早按照华尔街的标准修正其导向,使自身成为一家现代化的企业而不是文学茶会以来,图书编辑已经变得基本等同于采购专家,而今日寒士街的居民不管多么落魄,都是些生意人了。

  卡萨诺瓦——这个嘈杂的书籍和文学世界中的杰出代表,回应“优雅的女士们”指责他写了自己被囚禁在铅屋时拉肚子的事写道:“公众并不是某个女士,我就是想把这些东西广而告之。”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五):“东写西读”之《萨诺瓦是个书痴》

  关于写作是件苦差事的根源在于,很多人,甚至包括作家本人,都将写作的整个过程当成了一件具有极其重大的责任感,并且具有某种仪式般庄重感的使命性任务,而没有从本质上将写作看成一种工作,一种与教师、餐厅服务员、网络管理员、拦路抢劫者一样的职业。如果能将写作与出版的过程,都参照制造业的标准,事情也许就会变得简单许多。作者、出版商、作品、书评人等等,都成为一本书在作为商品并变得畅销的道路上的一个环节,当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在作文本上将自己的理想写成作家的时候,作为作家的这个职业,才算真正脱离了苦难。从某种程度上说来,本书的作用,正在于消解,或者说得更文艺腔一点,是解构了曾经弥漫在写作与作家周围的,不那么必要的似是而非的神圣感。

  如果我们只是冲着书名买下了这本叫做《卡萨诺瓦是个书痴》的书,也许会以为它讲述的定是卡萨诺瓦与书籍之间的故事。事实却绝非如此。按时下流行的说法,本书的作者可谓一个十足的标题党。在西方世界,卡萨诺瓦可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只要是个男人,都听说过他的威名和风流韵事,并能由此而产生一些微弱的色情联想,虽然本书中涉及到卡萨诺瓦的文字只有区区几千字,但以他的名号作为书名,却足够响亮,倒是能帮助作者多卖出几本书去,就像把《水浒传》变身为《3个女人与105个男人的故事》一样卑鄙得可爱而狡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写作这一行当的艰难,已经到了不择手段挂某头,千方百计卖某肉的境地了。

  倒是本书的副标题更能体现出全书的主旨。“关于写作、销售和阅读的真知与奇谈”,其中的真知与奇谈,其实是客气的说法,真正的意思是:赤裸裸的内幕与傻忽忽的怪事。就像作者所说:“现在你手中的这本书并不打算像很多其他的书那样赞美写作或者作家,我想当然地认为读者们并不需要被告知书籍有多么重要。”关于第一部分关于内幕的内容,其作用,除了狠狠地踢了写作与作家的屁股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揭开覆盖在写作与作家面目之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我们看到庄重感背后的鬼脸。而第二部分的奇谈,则显得相当搞笑,其风格类似于周星星的《大话西游》,就像我们从来不知道唐僧是个话痨一样,在看完本书之前,我们也不知道,在宣传中那么崇高的惠特曼,竟然曾经在《草叶集》出版之前,冒充读者写信给出版社对自己的诗歌大加赞赏(当然,这并不是诗人的人品有问题,而应被理解成生活所迫)。而诸如此类的怪事集锦在本书中层出不穷,有一些作家,甚至为了书籍畅销,而不惜制造出自杀的新闻,更令人崩溃的是,这还不算最离谱的。

  而关于写作是件苦差事的另一个事实则在于,成为一个作家的门槛在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低。翻看一下成名作家之前的履历,会发现,他们当中,包括有广告人、裁缝、保险经验人、内科大夫、牙医、农夫等等,好像什么都干不了了,最起码还能当一个作家。这是关于写作与作家的另一重真知,真不知道作家怎么还能板得起那一副高尚而庄重的脸来?但是,即便在成为一个作家之后,所能取得的劳动报酬也低得可怜,书中的事例大多以美国为背景,据说,一个作家在美国的平均年薪大约在2万美圆左右,不到美国人平均年薪的5分之一,听起来好象很可怜。可是,换做中国,作家们要是有2万美圆的年收入,天啊,作家数量会在一夜之间增加10倍的。如果说本书除了书名唬人,内容搞笑之外还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要是真能够消解掉一些写作与作家我们心目中的神圣感,并吓退一些正思量着往作家队伍里插上一脚的文学小青年,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六):萨诺瓦是个书痴

  “小心!带上手套纸张有可能造成划伤哦。”

  书是商品,什么传播知识,净化人心灵这些溢美的表达,全是瞎扯。所以我们也不能要求现在的作家如何。即使他们道德败坏,也能写出让你掏钱购买的一本书。这本书教作家如何推销自己,而不是告诉他怎样写好一本书。如果还有一些收获的话,那就是如何辨别书籍广告。

  假设我能写一本书,那么我的致辞会这样写:致屋外的那盏路灯,每天提醒我何时起床,何时入眠。灯亮时起,灯灭时睡,才有了如此的成就。但我没有这样作息的习惯,所以我不会有一本书。

  书籍泛滥,知识爆炸。假如你真的喜欢看书,估计跟我的感觉差不多,能看的书越来越少。

  发觉自己越来越爱看死人的书。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七):卡萨诺瓦,有多少好书假汝之名

  首先要感谢本书的作者,给本书起了这么一个响亮的名字:《卡萨诺瓦是个书痴》,我不得不说,我中了他圈套——要知道卡萨诺瓦在欧美是多么有名,如果你是一个成年男人,你不知道卡萨诺瓦,别人会怀疑你生理有问题。

  作为十八世纪欧洲有名的花花公子,卡萨诺瓦的风流史已经被人们翻了一个遍,他风流史上的战绩曾经十次被人搬上银幕,为了更深的挖掘,人们还成立了卡萨诺瓦协会,据说,好事者已经研究出卡萨诺瓦阴茎勃起时的长度(在此,我不便透露,不然大多数中国男人会很自卑),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再去写卡萨诺瓦的风流史,那他才是笨蛋。

  所以,写一本书,说一说卡萨诺瓦别的一些什么未尝不是剑走偏锋,比如,卡萨诺瓦是个美食家、卡萨诺瓦是个旅游家、卡萨诺瓦是个演说家,卡萨诺瓦——欧洲最后的骑士、卡萨诺瓦——欧洲最早的间谍、作为小提琴手的卡萨诺瓦、彩票与卡萨诺瓦,以及本书《卡诺诺瓦是个书痴》。

  在阅读卡萨诺瓦的风流史中,人们一般更容易记住的是他与那些女人的过招史,很少有人注意到他曾经也和伏尔泰发生过激烈的争论,能和伏尔泰过几招,并且伏尔泰和他的对话不是只一句“请你滚开!”,卡萨诺瓦即使在人文领域,应该也不是等闲之辈,所以说卡萨诺瓦是个书痴应该不会太错,那么《卡萨诺瓦是个书痴》是在说卡萨诺瓦的阅读史吗?我希望是,但不是。

  卡萨诺瓦是谁

  提起卡萨诺瓦这个人,我想大多数中国人是陌生的,在此我只稍透露一下他的事迹,这么说吧,他就是那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进而成了没有吃禁果前的亚当的人,是那个狂欢了一生的人,是那个在世界末日不会受到审判的人。他如果生在当代的中国,卫慧和棉棉之流将永远也不会有出名的机会,木子美和竹影睛瞳的表演只能是露天中的独舞,无数色情网站和无数色情制品公司将关门大吉(也可能生意更加兴隆),贾平凹《废都》里的那些小方框将会成为幼儿园的读本,池莉的《有了快感你就喊》,你将会觉得喊得一点也不到位,至于那本被人一再提起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与他那洋洋十多卷的回忆录相比,简直当垃圾的机会都没有。

  “1725年卡萨诺瓦出生于威尼斯,年轻时因为行为不检被赶出神学院,由此开始了他的冒险生涯。自十八世纪以来,卡萨诺瓦就是浪子的代名词。作为出色的间谍,声名显赫的外交家,多才多艺的作家,精力过盛的冒险家,放荡不羁的情人,这个意大利人在自传中略带夸张地记叙了他传奇的一生。他人生的最后角色是冯•瓦尔茨坦伯爵的图书管理员,正是在这里他完成了他那洋洋十二卷的《我的一生》。”

  卡萨诺瓦如果看了以上的文字,他一定会气得发疯,因为他的一生远不止于这些。茨威格——这位细腻的小说家和传记作家,虽然在他的《描述自我的三作家》里略带气愤和嫉妒地叙述卡萨诺瓦的一生,但他所说出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费兰姆——一位卡萨诺瓦的崇拜者兼精神分析专家,在她的《卡萨诺瓦传奇》里几乎无一句不是在对卡萨诺瓦发出赞叹,但与卡萨诺瓦那传奇而又复杂的一生相比,也显得苍白无力。爱尔兰作家安德鲁•米勒在他虚构的小说《卡萨诺瓦》里,卡萨诺瓦又是一个略带几份无奈的中年男人,但这样的时光可能在卡萨诺瓦的一生中连千分之一的比例都占不到。

  我看过我能在市面上找到的所有有关他的书。据说,卡萨诺瓦的传奇曾被十多次搬上银幕。在新版的《卡萨诺瓦》里,苍老不堪的卡萨诺瓦在灰暗的灯光下写他的《我的一生》,他已经写了他和无数个女人的风流史,他写到一个叫弗兰西丝卡的女人,他的笔有些停顿,故事即从这里开始,背景是1753年的威尼斯,那一年卡萨诺瓦28岁,风华正茂。

  以上几段文字摘自我以前写的两篇关于卡萨诺瓦的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卡萨诺瓦其人:

  一千个卡萨诺瓦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

  本书借用了卡萨诺瓦的名字,以作者对写作历史和图书市场黑暗现实的了解,我认为作者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本书卖得好。在本书中,确实也提到了卡萨诺瓦,但相对于本书的厚宽,可以说少之又少,我留意了一下,如果我的眼睛没有骗我,应该是只有两处,总共应该不到几千字,为了表示对卡萨诺瓦的尊敬,我把本书中关于卡萨诺瓦的“书痴”部分摘录如下:

  “卡萨诺瓦把荷马的《伊利亚特》翻译成了意大利语。他编辑的《小品文杂录》每个月发表他自己写的评论文章,还有一份刊物写戏剧评论,宣传他自己创作的戏剧。他自己创作剧本,可能还曾经帮助罗伦佐•达•彭特修改他为莫扎特创作的歌剧《唐•乔万尼》。卡萨诺瓦的部分著述清单如下:《波兰动乱史》、《哲学家与神学家》、《道德批判随笔,科学与艺术》以乔治改革为标准的时间均值测量法的一些思考》,还有一总乌托帮小说《伊克萨梅隆,或名埃德沃德和伊丽莎白在洪荒巨细——我们这个地球上未开垦之地——的八十一年》。他晚年在波希米亚的杜克斯城堡作图书管理员的时候,写下了十二卷的《波希米亚的杜克斯堡的威尼斯人雅克•卡萨诺瓦•德•塞郭特回忆录》,里格内亲王评价卡萨诺瓦:“他的每一个词都是启示,每一个想法都是一本书。”

  关于写作、销售、和阅读的真知与奇谈

  这是本书的副标题,应该说,这个标题才与本书的内容真正相符,但还是不够贴切,我特意留意了一下本书标题和副标题的英文原文:

  “Casanova was a book lover: And other naked truths and provocative curiosities about the writing,selling and reading of books.”

  主标题没有问题,副标题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关于关于写作、销售、和阅读的另类赤裸真相与奇谈怪论。”,我译得也不准,但最少比原来的更贴切一些,欢迎英语好的同学译得更贴切一些。关于本书的主题,作者自己也这样说:

  “现在你手中的这本书并不打算象很多其他的书那样赞美写作或者作家,我想当然地认为读者们并不需要被告知书籍有多么重要。”

  到此为止,你已经差不多知道这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了,尽管本书作者的笔调机智、幽默,但这本书对于那些立志以文为生,并且如今还默默无闻的人,绝对是一本相当可恶的书,因为它会惊醒他们的美梦。这样好,如果美梦迟早要醒,还是早醒一些好。

  差不多二十年前的时候,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翻到了英国作家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这本书是他虚构一本回忆录,在这本虚构的回忆录里,一个穷困了一生的作家,很幸运地继承了一笔遗产,于是可以很悠然自得的欣赏四季美景,并且感悟人生。

  真实的情况是,吉辛可能到死还在穷困中挣扎,死了以后,也没有名声大振,我想即使是现在,知道他的人也并不多。他和王尔德差不多是一个时代,王尔德虽然很不幸,但他不幸的命运与王尔德生前、身后的荣耀相比,只能用悲惨来形容。

  所以,他在他的《四季随笔》里警告那些立志以文为生的年青人:

  “无数的男女为面包写作,他们简直没有机会在这样的工作上找到持久的生活。他们从事写作,因为他们不知道别的可做的事,不然就是因为文学职业的独立和令人目眩的奖励诱惑了他们,他们不放松这种职业,用乞求和借债补充入款的不足,一直到做其他的事情太迟了——以后呢?有了一生可怕的经验,我说:鼓励青年以指望以“文学”为生活的人,所犯的不亚于一种罪果,我的声音若是有任何权威的话,我要在人能听到的地方,高叫出这种真理来。各种形式的生活竞争虽然都讨厌,文学界的胡乱格斗,我看比其他一切都更为卑污和令人堕落。哦,你们的每个字的价钱,哦,你们的批评栏和访问记!哦,等待着格斗上被践踏下来的人们的那黑暗的绝望。”

  巧的是本书作者汉密尔顿以乔治•吉辛的一篇小说的摘要拉开了本书的序幕,虽然与上段文字上有差异,但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那就是千万别以文为生,如果你实在手痒,想写点什么,一定要最少找个水果店的小活干干,用汉密尔顿的话说,你最好用老板的时间为自己写作,当然,最彻底的办法是去犯点不至于判死型的罪行,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的食宿问题,然后,你就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

  就象本书副标题所指明的,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赤裸真相”,一部分是“奇谈译论”,前半部分让人想哭,后半部分让人想笑,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不把写作当回事的人,两者都可以让你发笑。

  赤裸真相

  提起写作的残酷,那些成了名的,没有成名的做过写作梦的人相信都有切身的体验,但残酷到何种程度,未必每个人都有清醒的认识,而汉密尔顿的这本书刚好可以弥补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不足,他用绝大部分文字来描述这种残酷,而那些奇谈,不过让人在沮丧之余可以轻松一下。

  所谓赤裸真相,其实不过是对上述乔治•吉辛那段文字的详细注解、案例分析、统计论证。比如,1980年在美国作家们写作一个的平均收入是4775美元,而当年各种来源的年平均收入是两万七千美元;1994年美国家庭花在阅读上的钱(每家165美元)不到他们花在个人护理用品(397美元)上的一半,作者到出的结论是如今的作家过得越来越悲惨了。

  就象乔治•吉辛所警告的,作家们的悲惨并非从今日始,所以,即使是那些能让我们闻熟能详的大牌作家,在他们成名之前,他们也不得不用别的方式糊口,以此来度过黎明前的漫漫长夜。他们所从事过的职业真可谓千奇百怪,有牧师、家庭教师、督学、除虫人、焊锅工、石油公司经理、银行职员、股票经济人、药剂师、码头工人和卡车司机、间谍、广告人、裁缝、保险经验人、内科大夫、牙医、商船船员、农夫,甚至打劫我们的人,最后我们死了以后给我们掘墓的人都可能是作家。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你真的想靠写作混口饭吃,你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你所不认识的在远方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你潜在的竞争者。为了使那些有“写作梦”的人有更为清醒的认识,汉密尔顿甚至总结出了几大定律:生产的书越多,作家就越能生存;书的减产不会导致好书的减少,有第二职业的作家写作的时间会变少,但是可能会有更多的话要说。

  有了这样黑暗而残酷的现实,作家、书评家,出版商(书作为商品把他们团结在了一起,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为了促销一本书,无不手段用尽就可以理解,比如惠特曼把自己的《草叶集》寄给出版商的同时,不惜冒充读者,对之发出由衷的赞美;马基亚维利为了给《君主论》找对一个合适的主人,不惜几易其主,如果你一直默默无名,甚至为了自己的书能够畅销,及时地死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促销手段。而作为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中间人,为什么书评家大多数时候无法做到客观、公正也变得可以理解。我看到国内的许多书评,觉得大多数是是而非,不知所云,读了汉密尔顿的书,我知道其实就是在美国,书评家也经常这样干,他们也是不得以而为之;作为商人的出版商,当然卖的永远是畅销的书,而不会是最好的书。

  抛开这些沉重的现实,汉密尔顿的书中当然也不乏轻松、愉快的话题,比如作家那些与从不同的癖好,文人间的相互吹捧,名人出书热、假惺惺而又貌似真诚的致谢辞,最容易被偷的书,包罗万象的图书馆,但我想这些并不是那些做着写作梦的人所关心的。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八):我只喜欢窃书一章

  我也曾经起过偷书的念头,也就是说把图书馆借来的绝版好书据为己有,但是从来没有实施过。

  红衣主教偷书。

  窃书也是如今那些富人和名人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曾因《全金属外壳》获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的古斯塔夫·哈斯福特就曾经被指控偷窃了几千册图书,很多来自海外图书馆。1960年代的一项研究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生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图书馆发生偷窃行为的概率,两倍于仅受过义务教育的穷人。

  1992年,日落大道购物中心的抢劫犯闯进了环城百货和特拉克电器行,却对皇冠书店秋毫未犯。这就证明了偷书的原动力与偷一台电视机的冲动来自大脑中的不同部分。图书管理员们在提到一本长久过期的图书时,尽量避免使用像“被盗”这样的词语,而是说“尚未归还”。他们显然不会对剐蹭了他们汽车的人这么仁慈。

  书籍与汽车的不同在于书籍是关乎思想的,而思想被认为是免费的。纽约城的法律就认可了这种差别。市参议员要求那些经常兜售赃物的街头小贩们必须申请许可证,但是书贩除外。书贩/贼通过纽约的言论自由法,得到了许可证豁免权。那个告发了百万图书大盗斯蒂芬·布隆伯格的人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是一个坏家伙。”

  但是那些以善本书经销商为名号的偷书贼还是很讨厌的,现在国内善本书复印网站千元起价,我们所藏有很多海内孤本的善本室也丢了很多书,我曾经要做的一项研究涉及的善本书就明明在目录上却没了踪影以致研究计划只能搁浅。美国也有这样的家伙,威廉·莫菲特博士就抓过这样的资深窃书贼,还以此主题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

  但是如果这种资深窃书贼只偷不卖,甚至他也不读这些书只是为了收藏,这种行为也已经被美国的法庭认为是一种正常的行为。1991年,得梅因的联邦法庭审判斯蒂芬·布隆伯格窃书案,证实他在美国的四十五个州、哥伦比亚特区,以及加拿大的两个省(说不定还有欧洲)的268家图书馆和博物馆偷了两万多本价值两千万美元的善本书。“我这个儿子是个你从来没见过的怪人。”布隆伯格富有的父亲说。除了整年穿长内裤和羊毛大衣之外,他还是个收集铜制门把手的爱好者。他在高中惹麻烦的时候,曾经被专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且还被送进了专门机构。他的律师在这场图书犯罪官司中没怎么犹豫就决定用精神不健全状态辩护,但是陪审团表示反对,从此建立了一条法律原则,即任何一个有偷书欲望的人,都一定是精神健全的。只有精神不健全的人才会不想去偷一本不属于他们的书。

  天!这也太夸张了点。不过带着去当地图书馆偷书的幻想旅游也许会是一个有趣而刺激的游戏。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九):原来,卡萨诺瓦还是个书痴

  读三联新书话系列的《卡萨诺瓦是个书痴——关于写作、销售和阅读的真知和奇谈》.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一个包括写作,市场,促销,评论,代笔以及收藏在内的图书业的概况;如果你还有兴趣知晓关于阅读,写作和出版的赤裸裸的真相;或者说,你压根儿只不过是想知道一些关于作家们的烦恼和怪癖的话,比如米尔顿是躺在床上进行创作的,纳博科夫在三寸长、五寸宽的卡片上写作,济慈要穿上他最好的衣服来写诗,萨克雷必须在自己家以外的地方才能写出东西之类的;如果你刚巧还是这个时代几个残存不多的读书人的话......那么,你算是找对书了,关键是,不要太把它当回事。作者也讲,他承认某些人或许愿意读这样一本书,不过他不愿意冒险以他的名义担保此事。毕竟赫胥黎讲:对人类最好的研究就是书籍。可惜赫胥黎不是生在我们这个时代,否则话应该这样讲:对人类最好的研究就是残存的书籍。

  为保证这本书在这样萧条的图书市场依然可以卖出去,作者,串通出版社、发行商,为它起了个非常花痴的名字《卡萨诺瓦是个书痴》。(毕竟我们生活在一种符号文化中,读书的人少的可怜,很多书籍都升级成有钱人的家具了,一水儿纯真高质皮革封面、铂金书口等)但这却刚巧为我们普及了一下西方文化,省得我们以为卡萨诺瓦也只是个18世纪的大众情人,事实上,他是个狂热的书痴,虽然他经常“以文人之名”招摇撞骗。他其实属于我们这个政治正确的时代里,嘈杂的书籍和文学世界中的一个代表。写作正如女人一样,在他丰富多彩的人生中无处不在。现在的人真应该学学卡萨诺瓦,不要只爱美人不爱书。

  在书的致辞中,作者将这本书献给所有的评论家,因为他相信:只有不领情的人才会在得到本书的题献之后还抨击它。作者也几乎不再确认还会有什么评论家对这本书有高超见解,如果有的话,那他们也一定是同时在对本书施予善意的嘲笑。事实上,关于书评家的是是非非也是作者故意写到的。作者认为: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批评态度刚好代表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包括一切的、但是没有批判的、政治正确的社会。所以当拿到一本书的时候,评论家最终需要作出的正面或负面的分析其实是个政治选择行为。诚如作者所言:“图书评论如此之差的原因是如此之多的因素迫使如此之少的评论家能够表现的如此的“好”。”于是受伤害的也只能是作者本人了,因为温和的评论会使公众错觉书评家本人的沉闷、荒谬和缺少诚意。

  至于何谓写作、销售和阅读的真知。一句话,如今的文学就是一种生意,市场是整个链条的起点和终点,其中每一道环节的终极瓶颈也只能是金钱。在确认了这句话之后,对于这本书的阅读就可以采取一种更加娱乐的方式了,而这种方式正好保证了阅读过程的有趣。至于是先有高水平的阅读还是先有高水平的写作;是想读的书更有价值还是应该读的书更有价值之类文绉绉的问题,在书中是很难找到什么答案的,而读者也有必要把这一切看得更加的现实化一点。

  比如书中讲:一个作家,或者一个看起来像个作家的人,是如何与他的编辑进行合作,从而完成那个被称之为小说的过程的,而他们又是如何将商业上的无赖行为和附庸风雅结合在一起的呢?

  又比如:既然一切都不过是一场商业行为,那靠图书自身的价值来出售,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十分荒谬的了。成功的文人正是手段高明的商业人,除了少数几个靠神力而成功的天才人物之外。甚至作家自己也都讲的很明白:“要不是为了钱,只有笨蛋才会去写作;也除非你发愿受穷,否则不要沉默寡言的写作。”

  而至于上面讲的少数几个靠神力而成功的天才人物,事实上是指那些非常有运气的作家,毕竟最好的天分就是运气。而有的时候,最坏的运气也可以突然间成为最好的运气,比如“死掉”。这样一来,那些废纸就可能变成一本畅销书,除了作者本人,大家都会很开心。

  正是有鉴于此,图书的策划和宣传就成了比写作本身更重要的一桩事情,其手段玲琅满目。比如在诸多书籍中,会出现这样的警告:“本书内容只代表作者观点。”这种声明与其看作我们这个爱打官司的社会和蹩脚的市场评估能力的结合所造成的恶果,更不如说是要把他们最重要的卖点广而告之。更有甚者,会提出这样的安全警告:“小心!戴上手套!纸张有可能会造成划伤哦!”

  书中还讲了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偷书”的欲望,作者就爆料他的所有藏书都是别人借给他的。

  在书中,作者还好心的对政客先生们提出警告,请他们不要写了。因为成为一本好书的作者,也不能被凿刻在总统山上。实在没有哪本书选举出了任何人。毕竟公众花钱雇总统可不是为了他们的写作才能,而且写一本书就像在自己的胸口上画一个巨大的靶子,也只能帮助政敌描的更准。

  附笔:我今后做编辑应该更加用心,因为通过阅读本书,我发现作者们经常抱怨:当那本最后的成书送到我门前的那一霎那,就是斗牛中的最后一剑,是幸福的巅峰时刻。但是这种幸福在发现第一个印刷错误之前最多只能持续5分钟。

  附附笔:感谢本书叫我们对西方文化进行了一次恶补,它里面至少引用了466本书呢!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十):关于图书业的八卦

  最近,以风趣的口吻讲述一段历史的书籍不断浮现,

  比如《先上讣告,再上天堂》,比如《十亿消费者》,

  比如这本《卡萨诺瓦是个书痴》。

  如果说卡萨诺瓦是个书痴,

  那么作者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可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忽悠。

  许多看过该书的人都对该书的题目表示愤怒。

  没错,天知道,这本书其实跟卡萨诺瓦半点关系都没有,

  至于书痴,作者成功地把握了读者都以为自己是个书痴的心理。

  其实,该书改为《一部关于图书业的趣味史》要更贴切。

  可是果真如此,恐怕没几个人有兴趣翻它。

  作者研究的就是图书写作、出版和发行、宣传整个流程的真相,

  自己当然深谙营销之道,起这么个名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这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它告诉读者写作其实是怎么回事、书评其实是怎么回事,

  它们并非你想像的那样高尚和纯洁,不掺杂任何利益和私心。

  对于一个职业作家来说,想要不为金钱写作,或许是一个理想,

  但却仅仅只是个梦想。

  我个人最喜欢“不体面的职业”一章。

  在这一章中,作者生动的揭示了大众传媒和图书出版业相互利用的真相。

  或者说,用黑幕来形容更合适。

  图书业,恐怕和你所熟知的任何一个行业没什么两样。

  它并非因为跟书籍这个自古以来神圣的字眼沾边就变得同样神圣。

  在作者笔下,它同样世俗、商业,充满了欺骗和谎言。

  该书本身就是一个注解。

  在该书关于作家出身的研究中,

  我们已经得知自古以来作家和记者就有天然的血缘。

  开头提到的三本书即是如此。

  即使是再枯涩的学术研究,记者因为职业使然,

  都可以把它们变得通俗有趣。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许多记者在多年的职业经验后,

  都乐于研究一些奇妙的领域,

  比如历史上最容易偷的10本书,

  比如讣告中都写了些什么,

  比如西方人眼里遥远而神秘的中国。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大概也与记者对事物的敏感有关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