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20 03: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是一本由盒子动漫社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190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7-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读后感(一):每个人都是一个盒子

  张小盒语录42段

  1:大家好,我是张小盒,我擅长加班,不擅长追女孩,不擅长讨好老板。

  2:闹钟不响,马路不通,电梯不入,世界都不正常时,打卡机总是正常的。(张小盒)

  3;加薪引导人民。(张小盒)

  4:这是一个不用加班的周末,那就把生命浪费在无所事事上吧。(张小盒)

  5:马拉是被人刺死,而我是过劳死的。(张小盒)

  6:加班的虫子,天天一样被鸟吃。(张小盒)

  7:别惹女人。(张小盒)

  8:人是否幸福,在于网络是否不正常。(张小盒在MSN无法登录时深感幸福)

  9:如果不是小布什逼我加班,你们能天天看见我站在这吗!(张小盒扮成自由女神)

  10:警告你,我们打工仔可不是好欺负的!(张小盒)

  11:凡是资本家都是纸老虎。(张小盒的井阳岗)

  12:如果我们是超人,就打倒老板,再找一份工作。(张小盒)

  13:如果公司倒BI了,我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众人)

  14:员工和老板团结起来,会象葫芦兄弟一样神通广大。(张小盒)

  15:没钱是痛苦的,为了赚钱变成VC高,会不会更痛苦呢?(张小盒)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读后感(二):牢骚的“盒裂变”

  文/时敬国

  以前我的一个历史老师有句口头禅,她每讲课到紧急关头,会突然来一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就知道,农民又要起义了。如今写字楼里则正流行“有office的地方,就有张小盒”。听到这句话,你就应该知道,上班族又要发牢骚了——而不应该以为是某品牌打印机墨盒的广告。

  当牢骚得到共鸣,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这股力量涌动在大城市的写字楼里,并有大肆蔓延之势。而引爆这股力量的,是一本叫做《张小盒office异想记》的漫画书。几个被职场生活折磨得颇有心得的广告创意人才,在某天发牢骚的时候得到了创意,发现从地铁到写字楼,从办公室到办公桌到抽屉,小白领们都生活在充满盒子的世界,而这些人本身又都挤得面目相似,被压得迫气质雷同,于是他们便把小白领画成了盒子,演绎了发生在写字楼里的点点滴滴。其主人公就叫张小盒。

  其中,不乏一些小聪明,能够让人莞尔一笑。但真正让这本书火起来的,还是零距离地对上班族的“写真”,以至于多数读者看了都感叹:“我们都是盒子。”里边有对小气老板的恨,对加班的怨,对上网偷看《越狱》的窃喜,有对女同事的爱愤交加,对物价飞涨的无奈,生活单调的牢骚……总之,办公室里的蝇营狗苟都给抖出来了。

  一本漫画书能做到如此应者云集,应该说算是成功了。但是,其所谓的成功也只能止步于“共鸣”而已。更多的启示,则难见于字里行间和漫画里。太多的牢骚和抱怨,更让这本书成了一个“牢骚之盒”。牢骚在盒子里发生了裂变,引发了更多的牢骚——我们可以称之为“盒裂变”。

  是谁,带给了上班族这些牢骚呢?当年这群年轻人在应试教育的锻压下批量“成才”,赶上了一个房价物价飞涨、就业形势的时代,在伪装浪漫、冒充小资的疲惫之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青春正在莫名地消磨在写字楼里。于是他们开始了怀疑:我把青春献给谁?老板,还是所谓的事业?我得到了什么?

  当一个许三多,用一句“我要好好活,活着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儿”为2007年抹上“人生反思”的色彩,我们已经开始怀疑我们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有压力而没有信仰,有青春却没有个性,有技术而没有文化。我们这代年轻人,遭遇这个时代,究竟是一个幸运,还是一种悲哀?当我们读完这样一本充满牢骚与抱怨、不见希望与理想的漫画书,笑声里是带着黑色幽默,还是深深的无奈?

  如果,我们的青春是只盒子,里边至少应该有希望和理想。

  msn:shijingguo@hotmail.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jg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读后感(三):张小盒的诞生

  自从遛班达人弯弯发表了《可不可以不上班》这样充满了宏图伟略的绘本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大家一起想翘班”。白领绘家们此出彼没,雄纠纠、气昂昂地帮劳苦上班族表露心声。不爱上班成了一件挺光荣的事儿(事实上本豆也不爱上班。。。笑),大家不约而同地从书里的情节上对号入座,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平时的牢骚满腹有了发泄之地,都怨上班生涯太枯燥、老板太刻薄、薪水太低了呗。

  所以Here comes the 张小盒,他把偶们上班族及生活,设想成一个个盒子,以盒子的角色演绎盒子化的人生。本豆觉得这是这本书与众不同的亮点,最有创意的地方。

  看完全盒,不知道是否此类书籍看多了还是本豆笑点太高的缘故(笑),感觉故事平平,没有太多可以让人爆笑的同感。人物的性格塑造除了老板VC高外,其他人并没有像简介里那么丰满鲜明,有点不到位的遗憾。此外得罪地评论一下,不知道是纸质的关系还是别的原因,色彩搭配一般、画技一般。搞不清楚此盒是要凭借弯弯类搞笑情节领先,还是画功取胜?因为这两者,也实在太均衡了些。

  但是当然还是有其精彩的章节。(再不这样说的话,恐怕国内30多个热门网络社区会拍砖把本豆拍死。。。笑)比如:〈一起恶搞名剧名画盒〉和〈年末压轴巨献〈越狱〉漫画盒〉,的确挺搞笑的。最让本豆莞尔、印象最深的是把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用小盒人物角色替入,张小盒成了维纳斯、VC高竟然成了风神,哈哈。还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越狱》等,都聚集了小盒式的幽默。

  作为上班空档中的消遣小书的话,看看无妨。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读后感(四):盒子视界的连串反应

  初识这本书大约于一年前,当时见一杂志热推,附言为广受白领之好评,引发无数人同感。今天看这书时我已然成了工作一族,虽距白领还很远,竟心有嘁嘁焉。

  身边无一人,我抓着电脑笑翻了无数次,念叨了无数遍:对,对,就是这样的!

  --公司有名有排号也是不容易被找到的,面试前就很紧张,打了数个电话问经理,上楼前还打了个电话问开门的密码。

  --初到公司,一人也不认识,本来就内向,话极少。中午吃饭到点前必左顾右盼,见着成群的就跟上。

  --吃饭时由于速度赶不上前辈,必落单,饭剩很多,走在路上就已经饿了。

  --刚来公司什么都不会,对着电脑熟悉系统,一星期后才被分配工作,兴奋不已。

  --进公司小区的大门时总是低着头,突然一天保安说:你好,来上班啦?走了数步才反应过来,很想回头对他笑。

  --公司小区的环境好,从冬到夏也没一次观赏过,可惜了。

  --办公室里通常很安静,但时不时总有人起哄找话,这一说便可牵动一大房间的员工室外加小房间里的经理室。

  --经理的八卦新闻总是第一时间从他嘴里传出,余音不绝。

  --安排座位时,希望身边有个较亲和的同事,有问题能第一时间找他帮忙。

  --公司有皮笑肉不笑但无人怨恨疑是小时做过兔唇手术的同事,也有阴阳怪气半男不女喜欢唠叨的同事。

  --最无奈的是开部门会议时两项目经理的对话,唇枪舌剑,我们就像干扁鱼样站着。

  --公司有时过节也发钱,去年中秋有过一次,之后就没有了。

  --网管有时也闲着慌,封网封QQ封MSN是常事。

  --有时网管也会开窍,定个制度中午只能上网两小时。

  --有一种聊天工具叫飞鸽,我们都是跟着它的版本更新的,最新的版本是有表情、能分组,名为‘懒QQ’。

  --公司开年会,有吃有喝还有玩,只是网球场被老总占了,棋牌室聚满了别部门的人,K歌K的不好不敢唱,保龄球总是掉沟里,打游戏没币玩不了……这之后,只能大冬天的去室外网球场了。

  --国家新改劳动法时我们赶上了,也煞有介事的念了一遍,最后被经理的一句话打倒了:不能靠国家保障什么,自己有能力才行!

  --过年想回家,排了两天队,可愣是没票,家乡又小又远,飞机和汽车都到不了。好在吉人自有天相,铁道部下令:能让每个人都回家过好年。这句话没买到票的要相信!

  --刚好今年回家赶上大雪封路,被停了七八小时,回家时又停电。

  --公司的厕所总是要排号,进去时已经臭味烟味熏天了,好无奈。

  --北方天气干,碰什么都有静电,上厕所好可怕!

  --经理会时不时的出现在身后,在你看网页,聊天正欢的时候。

  --听说网管有一种工具,可以查你的聊天记录,这简直就是在坐牢。

  --开会时最怕被点到发言,好在地位很低。

  --电话铃总有想的时候,我们总是想不接。

  --安排工作的恶心之处在于:刚完成一件恶心的工作,接着就被分配了一件一模一样的工作,美其名曰:锻炼你。

  --办公室里禁止恋爱,无所谓啦。

  --有了豆瓣这个地方,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此了。

  --利用工作时间写了这篇,算是对自己尽心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张小盒OFFICE异想记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