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蝴蝶狮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19 03:04: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蝴蝶狮读后感10篇

  《蝴蝶狮》是一本由[英] 麦克·莫波格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蝴蝶狮》读后感(一):唯爱和友谊能抚慰孤独——读《蝴蝶狮》

  粗粝难咽的饭菜、坏小子的欺凌和老师无休止的拖堂,让厌学的小男孩决意翻越封闭的围墙,奔向校园外的自由。在彷徨中,他邂逅了一位老太太,听到一段有关白狮子的精彩故事。这段故事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麦克·莫波格《蝴蝶狮》一书的主要内容。这部作品曾获得世界儿童文学大奖“聪明书奖”,该奖评委会主席朱莉娅·艾克勒谢评价说:“《蝴蝶狮》以一种完全合乎年轻读者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孤独和爱的故事。”

  非洲大草原地域广袤,在这种阔大的空间之中,人更容易滋生孤独。由于担心被猛兽袭击,被拘束在栅栏内的小男孩贝迪,就是这样每天孤独地看着大草原上成群的大象、鬣狗和狮子而闷闷不乐。贝迪渴望陪伴。直到有一天他突破栅栏,勇敢地从鬣狗的围攻中救出一头小白狮。经过苦苦央求,贝迪获准收养了它,从此他的生活才充满活力和欢声笑语。他发誓绝不会把小白狮送进动物园关进铁笼,因为他自己尝过被拘囿的痛苦。然而生活的变故,让贝迪的誓言成空。小白狮被卖给法国马戏团,贝迪被送往英国寄读。对童年伙伴的惦念并不以相距遥远和年岁增长而减弱。多年以后,已经成为战斗英雄的贝迪,在偶然中又与受难的白狮子重逢。故友相见,再不分离,贝迪最终实现童年许下的诺言。直到他们年老辞世,葬在一起。

  周国平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在《蝴蝶狮》中,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孤独的,校园围墙里的小男孩、隔在栅栏内的贝迪、失去父母的米莉和成为孤儿的小白狮……但麦克·莫波格并不将这种孤独的情调渲染至灰冷,而是以温暖的笔触刻画纯洁的心灵、不变的誓约。书中不仅只有孤独,还有爱和友谊的抚慰。就像小白狮蹲坐在贝迪身边不停用头蹭他的脚,就像伍德山丘上贝迪和米莉的并肩热聊,就像英勇的贝迪在弹雨中救助伙伴,让敌人都为之感动的壮举……这些场景蕴含着打动人心的力量,让人觉得微凉的世界中还有温暖。因此,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蓝棣之也说“这是一本藏着大爱的书……可以让人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成长中的少年常常向往成年人的世界,有些人显得迫不及待,他们不愿再被当作小孩子来看,吸烟、化妆……举手投足之间对成年人极尽模仿。精神上的过分早熟,让他们视纯真为幼稚,视诚实为愚鲁,崇拜暴力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成长的路上将幼年的纯良不断抛弃。然而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意思是“伟大的人物往往童心未泯。”《蝴蝶狮》中的贝迪就是如此,年岁增长,不忘初心。他在战场上英勇救助同伴的壮举,一如他童年时在非洲草原上救了小白狮。《蝴蝶狮》的作者麦克·莫波格应该也是如此,周作人在《童话略论》中说:“著作童话,其事甚难,非熟通儿童心理者不能试,非自具儿童心理者不能善也。”作为莫波格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蝴蝶狮》中打动人心的纯真气韵,必然来自莫波格自具且未泯的一颗童心。

  发表于2016年第5期《大市场》杂志

  《蝴蝶狮》读后感(二):珍爱所有的生命。

  文|慕卿月。

  “它是一头狮子,又不是一个人。狮子根本不需要名字。”《蝴蝶狮》简介上的这句话,从一开始就误导了我。我原以为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喜欢动物,不肯给狮子取名字,认为动物不配拥有名字。读完才明白,男孩和白狮子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男孩不取名字的本意大概是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名字能和白狮子般配吧。

  一个逃学的小男孩,在一栋老房子前遇到了一位老婆婆,米莉。很多年前,老婆婆还是小女孩时,也遇到过一个男孩,贝迪。相似的情景,让人有种耐人寻味的感觉。老婆婆给讲起了贝迪和白狮子的故事。贝迪生长在非洲,每天都能看到各种动物,一天,他看见了一头小小的白狮子。可没人相信他说的话,贝迪第二次看到白狮子时,决定把它带回家。他们和白狮子相处得很好,关系也很密切。贝迪到了上学的年纪,他的父亲要送他去索尔兹伯里上学,白狮子只能送给一位马戏团的法国人。

  贝迪不愿意看着小白狮以后要被关在笼子里,被法国人驯养。他认为狮子应该是自由的,所以,贝迪偷偷的把白狮子放了。偏偏法国人来到的那一天,白狮子又出现在了贝迪在的门前,最后小白狮被法国人带走了。法国人承诺一定会把白狮子当成家人一样爱它。那天,贝迪许下了一个承诺,总有一天,他要找到白狮子。

  贝迪在年少许下的诺言,似乎随着成长就慢慢淡了。直到某天,他看到了墙上法国马戏团的海报,看到了白狮子。他才恍然记起,多年前,他许下的诺言。贝迪是幸运的,他还能再遇回白狮子,可多少人年少许下的诺言,都随风逝去了。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曾经许下的诺言呢?

  故事中,对于米莉和贝迪的爱情,倒是轻描淡写。但我特别佩服米莉的勇敢,她知道贝迪加入了部队中,每天都在前线上拼命。她焦虑不安,又思念远方的贝迪,最后她以一名护工的身份也加入了这场战役中。对于未来,能不能遇见都成问题,就能毫不犹豫的奔赴前线的米粒,她是勇敢的。还好上天是仁慈的,让他们再次遇见。还一起找到了白狮子。

  逃学的小男孩听完故事,回到了学校,他在历年来拿奖学金的学生名单中没有找到贝迪。他又想到贝迪小时候应该和他一样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我倒觉得这里暗示了很多小朋友,我们可以不爱学习,但一定要懂得学会珍爱生命,学会守护生命。贝迪和小白狮,还有他不顾生命,为了救战友这些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例子。

  结局,让人有些意外。有点像“不能说的秘密。”,老婆婆希望小男孩能让白狮像保持洁白。对贝迪和米莉来说,白狮像不仅仅是白狮像,更像是一种信念,一种曾经存在的承诺和温度。老婆婆说,不能让世人忘了白狮子。其实也在提醒我们,我们应该要珍爱所有生命,不应该肆意捕杀动物。传递爱,生命可贵的真谛,也许就是这本书的精华之处。

  《蝴蝶狮》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中英两版的一本书。你要是看完了中文,对英文版也感兴趣,不妨再读一遍英文版。也许,别有一番味道呢。

  :文章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或者ldian643@qq.com联系笔者。

  《蝴蝶狮》读后感(三):关于简单的美好,请温柔以待

  童话书通常有两种写法,一是完整的故事深刻的寓意,旨在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到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而是简单而美好的小故事,没有特别的深意,却让人觉得温暖而感动。《蝴蝶狮》,属于后一种童话。

  这本书讲了两段简单的故事。

  一段是米莉与贝迪。他们相识相知,因战争分离,又因贝迪立功而得以重逢,两人相爱相守,直到生命尽头。

  另一段是贝迪与小白狮。贝迪童年偶遇小白狮,悉心照顾,为救他而不得不将其赶走。小白狮被马戏团买走之后,贝迪并没有忘记它,却在偶然的机会下找到了当年的买主要回了小白狮,不离不弃地一直生活在一起。

  如此平静的生活与情感,细读起来,却让人觉得温暖无比。在字里行间,我看到了贝迪对生命的温柔,对诺言的信守。

  某天和好友一同下班回家,地铁上我们谈论着户口、房价、各种日益高涨的费用。随着谈话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虽说未来总会是光明的,但现在我们所经历的,却是巨大的压力和急切想要成功的欲望。朋友叹了一口气:“你说,现在这个社会,知足还能常乐吗?别人总说要有诗和远方,可我们眼前的苟且还没处理好呢,那些文绉绉的词也只能骗骗小孩子了!”

  其实,我很同意朋友的话。我们都处在奋斗的年纪,势必会给自己更多的压力。读《蝴蝶狮》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段谈话,也突然,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其实,简单的生活最快乐,虽然我们不能够过于慵懒不再奋斗,但我们可以多关注身边简单的美好,让自己更丰富起来。诗和远方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主要是我们的心会在哪里停留。

  书中的两段主线,不论是贝迪与米莉,还是贝迪与小白狮,都是那么普通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放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我们都不会认认真真去阅读去感受,反而更愿意听励志演讲、参加各种课程充斥自己的头脑,不管这些知识是否真正被记住被应用。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疲于赶路,却忘记了看看脚边的花,感受耳边的微风。

  你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了?

  你有好好照顾自己的小宠物吗?

  家里的绿植是不是依旧安好?

  上个星期买的小金鱼是不是该换水了?

  这些问题,你是不是一直在忽略?很多情感,并不能像成功学那样让我们充满斗志鸡血十足,却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格调有温度有色彩。当自己的伙伴们在朋友圈发几朵路边的小花、院中小狗的嬉戏,我们也会感受到那些画面传递的快乐。其实你不必去羡慕别人,因为你的周围,已经有很多很多的美好。

  愿所有简单的美好都能被温柔以待,愿您的生活从此充满温暖,愿我们的心中,都会有一只可爱的小白狮!

  《蝴蝶狮》读后感(四):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一本书总会给人不同的触动,我喜欢这种温暖真挚又清新的小说。

  面对孱弱可爱的动物,因为深切的爱护之情,我们信誓旦旦地跟它说:别担心,我会保护你的。

  然而当我们无法实践诺言时,那股觉得自己背叛友谊的自责总会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

  故事里小男孩与白狮子便有这样一段神秘而动人的故事。是的,这是一个故事中的故事,是贝迪和白王子的童话。当故事中出现那么多阿多尼斯蓝蝶附在白狮子雕塑上时,它们真正化成了蝴蝶狮,带着所有的童话,所有的美好,所有的故事,永远盘踞在山头。

  记得曾经也有一只这样的动物,一个狗狗跟着我和小伙伴的自行车跑了十几公里,但我们当时没有地方可以养它,所以最终“声东击西”地抛弃了它,让它误以为我们走了别的路。这件事一直留在我心里,那个狗狗的眼神也一直让我无法忘记,感觉像是心灵相通似的,它在用眼神让我们收留它,而我们却还是没有要它。

  事后很后悔,现在这件事也一直留在心中。

  很感谢书中的小男孩,他不光在小白狮被围攻时救下了它,而且一直悉心陪伴它,直到他们分离,各自成长,而且最终也还是找到了它,并用一生的爱守护它。这就像圆了一个我没有做的梦。

  书封设计很文艺范儿~

  书里那幅小男孩和小白狮一起在沙发上看书的画面多么美好!

  《蝴蝶狮》读后感(五):一个美妙的故事

  一本轻巧的书,蕴含悠久深厚的情感。

  一开始拿到书时,我都舍不得打开来看,中英译本,导致168页的页数,我只能看83页的故事。关掉电视,一个人待着客厅,捧着书本,喝着小茶,细细的阅读。即使在头疼的时候也依旧看得孜孜不倦,1个小时就看完了让我忍不住想多次重复翻阅。

  故事的开端是与作者同名的小男孩受不了学校的“虐待”,翻墙逃离学校时,误入私宅,偶遇米莉老婆婆。老婆婆邀请他入屋,与他分享了热乎乎的烧饼、芬芳的茶,以及一个关于爱与承诺的故事。

  原先,我以为贝迪是白狮子的名字,或许是先入为主导致我一开始看到描述贝迪在非洲出生,家有忙碌的父亲、身患疾病的母亲,外面世界的凶险,让他只能待在有围栏的家里渴望着外面的世界时,心里认为这是白狮子的拟人化形容。

  直到有一天,贝迪在围栏内看到母狮子带着罕见的小白狮到水坑饮水时,才恍然大悟。

  母狮子被击杀,贝迪要求领养小白狮,在他说出:“它是一头狮子,又不是一个人。狮子根本不需要名字。”时,更让我感到小孩子世界里的纯真与美好。好似歧视的一句话,就这样让贝迪给美化了。是的,狮子根本不需要名字,取名字是为了人们分辨他们、驯化他们,而对于贝迪来说,这就是他的小白狮,独一无二的小白狮,不需要给他冠加任何人类的标记。

  小白狮是他跨越种族的好伙伴,同样,他是独立的、自由的。当父亲要送贝迪到英国读书并打算把小狮子卖给马戏团时,贝迪选择放走小白狮,却发现它无法在野外生存,最终只能妥协交给法国人,并承诺将来一定会到马戏团找它。

  第二段爱,是米莉与贝迪,贝迪与小主人公一样,逃离学校时,与米莉相遇,那时他们年纪相当,生活遭遇的相似让他们成为好朋友。

  当然,无论多好的朋友也总有分离的时刻,教育的需要让他们分隔两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米莉失去了父亲,贝迪选择了参军。

  我很佩服米莉,她因为爱,选择护士的职业,在3年联系不到贝迪的时间里,她争取到了离前线不远的医院上班,并在机缘巧合下知道了贝迪的位置。

  或许因为是儿童文学,所以它很宽容。

  它让米莉与贝迪相遇相守,让他们在街上看到马勒先生马戏团的宣传单,并找到马勒先生。马勒坚守着自己诺言:“一定不会让它挨饿”,即使在落魄的时刻,也依旧照顾着已无力赚钱的白狮子。

  故事的结局并没有因为小白狮的逝世而戛然而止,贝迪和米莉花20年的时间用白垩雕成了一座白狮子,当下雨天时,会引来阿多尼斯蓝蝶停在上边喝水,形成了封面那美丽的图案。

  封面

  《蝴蝶狮》读后感(六):守护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一个非常非常平凡的人,写了一部让人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奇书,那就是《蝴蝶狮》。据我所知,这本由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麦克•莫波格(MichaelMorpurgo) 所著的书,被多个国家翻印过无数次,还曾被改编成舞台剧,可见喜欢此书的人之多。“生而自由”基金会创始人,亚洲动物基金赞助人——弗吉尼亚•麦坎纳对此书的评价是,“作为动物,蝴蝶狮是绝无仅有的;作为一本书,《蝴蝶狮》也是极为罕见的。《蝴蝶狮》触动了所有人的心--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麦克•莫波格的作品很多基于真实,他在《蝴蝶师》的书中就影射了自己在寄宿学校那段不愉快的经历。除了从自身经历取材外,他也善于从周遭发生的事情中汲取灵感。他的《岛王》就是以一次真实的船难为灵感写出的,这两部作品与《柑橘与柠檬啊》和《战马》一起,成为麦克•莫波格自己最满意的四部创作。

  贝迪,文章的主人公,一个生活在非洲南部农场里的小男孩,他从没走出过栅栏,但却渴望外界。随着他的渐渐长大,农舍的栅栏越来越像关着他的监狱。直到小白狮的出现打破贝迪平静的人生,他与自己拼命救下的一只失去母亲的幼狮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友,使贝迪孤单的童年收获到其他孩子难以想象的幸福,也使贝迪渐渐懂得什么叫做责任和承诺。

  这个故事的结构并不复杂,但这简单的故事却能渐渐唤起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童真,最纯洁的心灵。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越发恶劣,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匮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等的生态问题,不仅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形成了挑战,而且对国家的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每每听到某种生物濒临灭绝时,心中总是唏嘘不已,当有一天地球再也无法负荷人类的背叛,我们该何去何从。但如果我们能够多多地接触这种充满光明、给予人平静的书,或许我们的内心就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进而影响他人。只有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守护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个故事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小男孩与小白狮之间的守护与承诺,更延伸成为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大爱。或者说,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真正的爱。

  贝迪所生活的地方,他可以抓着栅栏看着外面大草原的惊奇世界:长颈鹿张开腿站在水坑旁喝水;黑斑羚一边吃草一边抖动尾巴,十分机警;疣猪在树荫下哼哼叫;还有狒狒、斑马和牛羚,以及在泥巴里洗澡的大象……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幅幅画面,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只有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挽回地球和人类的幸福,让地球母亲的伤痕消失,让明天的地球更加美丽、坚强、可爱!

  《蝴蝶狮》读后感(七):一首动人的生命之歌——读《蝴蝶狮》

  五年级的女儿已写过长长短短不少的故事,但是由于年龄智识尚浅,写作技巧欠缺的缘故,她的故事每每总给人思想稚嫩,设计平淡之感。如何帮助她突破目前的写作瓶颈?我想当还写不好的时候,就静下来多读读经典好书吧,深信通过阅读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她的思想和文字会慢慢成长起来。

  收到莫波格这本新书,依然是女儿先睹为快。故事很短,她看得很快,看过后,她告诉我说,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我也看过若干本莫波格的儿童故事,总是被其中温暖、勇敢、坚强、友善......种种正能量所深深打动。这本《蝴蝶狮》在我眼中又将有何迷人的魅力呢?

  我觉得这故事虽简短,但是情节非常丰富曲折,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要一口气看完!故事的架构、情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它通过“我”回忆十岁时的一段经历,而这个“我”,到故事的最后才公布其姓名是“莫波格”,“莫波格”不正是作者本人的名字么,作者这样玄妙的安排,让文章充满了未知与神秘,增添了一种真实感。而它故事里又有故事,当你以为“我”就是故事的主角的时候,伟大的作者却又是由“我”引领着进入一个“偶然”的相遇里,“我”在逃学过程中遇见了一位老婆婆,在老婆婆家,“我”看见雨后天晴窗外山坡上出现了一头白狮子像,有阿多尼斯蓝蝶在狮子像的脸上喝水,这时白狮子变成了一只蝴蝶狮。这神奇的发现!“我”以及所有读者都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想揭开谜团。“我”的逃学,遇见老婆婆,都是故事的铺垫罢了,从老婆婆的讲述开始,才是故事真正的开始与发展。老婆婆讲述的故事里又充满了曲折的故事——引出两个孤单少年米莉(老婆婆自己)和贝迪一段青梅竹马、生死不渝的情感故事,一头白狮子与贝迪之间的深厚感情故事,马戏团长与白狮子之间的温情暖意故事。读罢此书,我深深叹服,着迷于作者对这个故事伟大的构建里!!

  米莉、贝迪、白狮子、马戏团长马勒,他们的故事诠释了爱、守信、勇敢。阅读的过程中,米莉对爱的一往情深,对爱的执著与坚守;贝迪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仁爱,勇敢,以及对白狮子,对米莉的爱,坚守承诺,始终不放弃的坚韧精神;马勒的良善与守信。他们的故事,是一首动人的生命之歌,久久地温暖、感动着故事中人和读故事的人......

  《蝴蝶狮》读后感(八):爱的誓约,美的孤独

  爱的誓约,美的孤独(备选标题)

  ——读麦克·莫波格《蝴蝶狮》随感

  尽管时光荏苒,美好不再,生命里许下的许多承诺却是一生的夙愿。一如英国作家麦克·莫伯格在《蝴蝶狮》(柳漾译,光明日报出版社)中所言,“所有云朵开出来的梦想,都值得风的不远千里;所有时间酝酿出来的希望,都值得未来在远方等待。”《蝴蝶狮》是莫伯格最得意的四部作品之一,“作为动物,蝴蝶狮是绝无仅有的;作为一本书,《蝴蝶狮》也是极为罕见的。《蝴蝶狮》触动了所有人的心——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弗吉尼亚·麦坎纳)——“《蝴蝶狮》以一种完全合乎年轻读者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孤独和爱的故事”(朱莉娅·艾克勒谢)——“莫伯格将纯净、深刻与丰富情感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故事情节感人至深”(《星期日泰晤士报》),堪称“英国文学永恒的人文经典”!

  “它是一头狮子,又是一个人。狮子根本不需要名字。”《蝴蝶狮》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贝迪(又译“波堤”)在寄宿学校受到种种委屈,一个雨天,想要逃学的想法终于付诸行动。逃学途中,小男孩为避雨躲到一位老婆婆家,老婆婆用故事把他带到非洲大草原去,一个数十年前和他念同一间学校,同样逃学的男孩的故乡去……两件本来不可能交错的事,却不可思议地重叠在一起,像是“不能说的秘密”,成就了《蝴蝶狮》最耐人寻味的结局。纯洁的心灵,宝贵的童真、深切的情谊、不变的誓约——这里蕴藏着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如同生活中的一次偶遇,《蝴蝶狮》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令人惊叹的转折,而结尾处更有“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绝妙回味,使人在不经意间受到了心灵的洗礼——遵守承诺,坚守信念和直面危机的勇气。

  人是一种需要和万事万物关联的动物,“万物之灵”之所以为“灵”,在于他肯跨出自己的藩篱去理解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世界。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蓝棣之先生所言,《蝴蝶狮》是一本藏着大爱的书,是一本“可以让人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的“净化器”。透过一个小男孩和一只白狮子之间的故事,感受着一个生命守护和拥抱另一个生命的温暖,任由一种神秘的、不可思议的魔力滋润着人的心灵深处的善意。又如沈桢桢在《一个“光”“影”并存的儿童故事——浅析麦克·莫伯格的<蝴蝶狮>》一文所评价的,“美丽神秘的蓝色蝴蝶将原本的白垩狮子变成了亮蓝色的蝴蝶狮,蝴蝶形成的狮子既代表着白狮的一种新生或者重生,更是波堤历经时间考验的爱的表达,是波堤对白狮爱的延续和实体化。”

  《蝴蝶狮》所“传达出的灵魂和感受在每个国家都引起了共鸣”(斯皮尔伯格),让我们再听一听老婆婆的声音和请求——“要坚信自己的梦想,哪怕它卑微。相信你所相信的,一直一直相信,你相信的就会变成真的!”莫伯格的《蝴蝶狮》蕴藏着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爱的誓约,不但在孤独中感动着每一个“人”,还重启了对“人”、对爱和死亡的深层次思考,“这个美得像童话一样的故事让人看到了内心的洁白”,“麦克·莫伯格的《蝴蝶狮》让人重新回想起纯真简单却美好的童年,回想在困境中接受的爱心,人类应该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处,并将这些思想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孩子……”(王泉根《论外国儿童文学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让爱和守信的美德在人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发表于11约20日《羊城晚报》第十版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6-11/20/content_188783.htm

  ---------------------------------------------------------------------------------------------------------

  原创稿件,反对任何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号以及自媒体未经允许以任何形式不署名的转载,

  新浪微博,欢迎互粉:http://weibo.com/1391089223/ .

  《蝴蝶狮》读后感(九):发现爱,守护爱

  《蝴蝶狮》的故事就像是这部小说的名字,神奇、美好,又带有一丝困惑。究竟是狮子变成了蝴蝶,还是狮子生活在有蝴蝶的地方?在没有看完整个故事之前我们谁都猜不到谜底。

  作者麦克·莫波格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也是英国最畅销小说家之一。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融入自己真实的经历,《蝴蝶师》中就影射了他自己在寄宿学校那段不愉快的经历。除了从自身经历取材外,他也十分善于从周遭发生的事情中汲取灵感。

  《蝴蝶狮》的故事由一个想要逃学的小男孩的经历,一本有关白狮子的书,作者巧遇保护狮子和其他动物的“生而自由”基金会的创办人,一名曾参加过一战的士兵的真实故事,还有作者偶然看到的雕在白垩山坡上的白马像,这几个真实又神奇的片段发展而来。经过麦克·莫波格的创意加工,便诞生了一个小男孩因为逃学而巧遇一位老婆婆,从而听到了关于另一个逃学的小男孩贝迪和他的白狮子的故事。

  其实,从创意写作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可以将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看过的书,听来的故事,打乱重组,编织出一个全新的故事。但作家们往往更善于利用这些素材,使他们焕发出打动人心的精神与力量。《蝴蝶狮》首先抓住了儿童的好奇心与对蝴蝶、狮子等动物的喜爱心理,再用米莉这个人物来引出贝迪与白王子的故事,娓娓道来,简洁优美,既像是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又不乏令人信服的真实感与潜移默化的教化意义。

  当读完整本书的时候,那个生在非洲的小男孩贝迪,那只名叫白王子的白狮子,贝迪和米莉的友谊,还有他们对白王子的爱,感动了所有读者。因为我们就像那个逃学的小男孩一样,渴望逃离黑暗压抑的生活,渴望追回自由与童真,渴望有终身不变的承诺,渴望遇到令人不再孤独的朋友、爱人、伙伴。

  世上有无数历经辛苦之后彼此重逢的故事,他们的内核始终没有变,但却每一次都能令人感到如获新生。正如贝迪与米莉的相知相守,他们两人和马勒先生对白王子不离不弃的爱护与陪伴,还有老婆婆米莉对“我”的悉心规劝。《蝴蝶狮》的故事告诉我们,成长的路上,只有爱能让人不孤单。而爱的表现千变万化,需要我们用心发掘,长久守护。

  《蝴蝶狮》读后感(十):纯洁的心灵幻化出来的童话

  《蝴蝶狮》是一本儿童读本,如果时光倒退20年,我看这本书,可能看到更多是贝迪与白狮子,人与动物之间的承诺和感情;如果时光倒退10年,我看这本书,可能看到更多是里面贝迪和米莉的至臻的爱情;此刻读完这本书,我看到的是孩童的那纯真的心灵、宝贵的童真、深切的友谊和不变的誓约,反过来看看长大的我们,被这个社会大染缸染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把这些最值得留存下来的全部丢光了。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厌倦了学校的孩子,在逃学回家的路上误入了一座老宅,碰到了这里的女主人,并听她讲述了一段一个逃学孩子贝迪和白狮子的故事。贝迪是生长在非洲大草原一个农庄上的小男孩。他被父母整日圈养在院子里,生活寂寞而又孤独。直到有一天,他的父亲杀死了一只成年母狮,而他则救下了它的小狮子——这是一只罕见的白狮子。他和母亲将小狮子抚养了差不多一年,然后,他被送到英格兰一所寄宿学校去,而长大了的小狮子被一位法国马戏团老板买走。在寄宿学校,受不了虐待的贝迪出逃(跟听故事的逃学小男孩有着一样的经历),在途中遇到了小女孩米莉,然后因为米莉也和贝迪有着相似的被家长圈养的经历,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直到他们分开,各自去上教会学校,还是不断在通信。但是好景不长,一战爆发,男孩子去了战场,一去三年,杳无音信。女孩只好跑去法国,当了一名战地护士。之后很快,她在报纸上读到贝迪负伤并荣获“维多利亚勋章”的消息,她赶紧去找她的贝迪,然后他们彼此都陷入了甜蜜的爱情中了。后来不经意发现了白狮子,并信守承诺将白狮子带回了英国的草原。

  故事简单的仿佛是妈妈在跟我讲着睡前故事哄我入睡。但是却让我很难感动,在白狮子被抓送去马戏团;在贝迪离开米莉去当兵;当米莉重遇贝迪时;当白狮子再次被发现,我的心弦被深深的拨动着,感动长久不息。这是一本特别好的书,对于各个年龄段都能体会出不一样的感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蝴蝶狮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