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我皆凡人》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你我皆凡人》经典读后感10篇

  《你我皆凡人》是一本由六神磊磊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一):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

  和很多现在出的书一样,先是在网络某处连载,后集集成册出版的。

  以前看过书中第一篇关于王重阳和林朝英的故事,记住了最后的那句话:“你也很体面,我也很体面,但是我们的爱情,只收获了一个永远寂静的朋友圈。”觉得挺有意思作者六神磊磊,自己说自己的主业就是读金庸,看他的确把金庸大侠的书读了个天翻地覆倒背如流,连其中丁点儿的小人物都记得很清楚,着实不易。

  全书以武侠为载体,分析金庸书中芸芸众生,道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类武侠逻辑,观点有些邪性,但是想想貌似都挺在理,无法反驳。

  算是挺有趣的一本书,最喜欢其中第一部分“人间铁”——“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二):凡人之乐,乐不可支~

  你是不在是阅读金庸武侠时,幻想自己成为杨过等男主,携书弹剑纵横四海、“杀尽仇寇、败尽英雄”,然后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亦或是幻想成为赵敏等女主,臣服六大门派,视天下群雄如家奴,于她人婚堂抢走心上人,最后生死相依沧海余生?

  其实你我皆凡人,如果生活在那个丛林法则盛行的江湖,没有那么多的机缘巧合,没有爹或干爹可拼,不要说成为杨过、郭靖等人人艳羡的盖世大英雄,小龙女、赵敏等国色天香的绝世大美女,就是成为武功平庸的武修文、姿色平凡的郭芙也是可遇不可求。

  你我何幸只是个凡人,不是侠客,不必亲历江湖,不用刀头舐血,只是静静地搬个小板凳,看大师们书就的武林青史卷册,嘁嘁喳喳品评豪杰,这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三):聪明女孩都应该读金庸

  不知道多少姑娘是看着琼瑶、席娟、安妮宝贝还是郭敬明长大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男生为了心仪的女神,也会偷偷瞟一眼惹软妹纸哭了一夜的《步步惊心》是什么鬼。

  异性世界总是那么令人好奇,生理上难以逾越的鸿沟又构成了致命的吸引力。

  当然,我指的是直男直女界。

  小时候,和爸爸一起捧着西瓜追杨佩佩版的《倚天屠龙记》大概是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一。孙兴演绎的杨逍,霸道、深情,满足了少女时期的我对男人的所有想象。

  那也是最最弥足珍贵的一段亲子时光,在父亲异常忙碌缺席陪伴的大段成长岁月里,可以安然坐在他身旁,用64集的剧长时间默默了解他的审美观、人生观还有择偶观,对于一个小女生来说,真是一件比上学重要百倍的事情

  哦,好感谢那部冗长的电视剧,也好感谢金庸。

  让我知道,异性世界有一套很重要的法则——

  那就是江湖。

  不同于言情小说里悲悲戚戚,动不动要生要死,一句话说不地道就掀起千层大浪,鸡犬不宁的暗流四涌,无论是爽朗豁达的令狐冲,还是豪迈忠义的萧峰,抑或放荡不羁又帅气逼人的杨过,都是培养正确择偶观和恋爱观的重要对象,也让循规蹈矩的我在乖乖女的外衣下,毫发无损地过足了早恋瘾。

  男生们不要觉得我自作聪明,女生们也不要嘲笑我。 这是一个听话好学生朴素的生存之道。抽烟喝酒纹身坐在小混混的摩托车后座私奔,继而打胎被父母逐出家门的残酷青春真心玩不起。

  打心眼喜欢舒淇,又不想成为舒淇——这是每个心机婊最真实心境。能在同性群体中,一眼发掘出八婆和绿茶的,不也是我们么?

  你不读《笑傲江湖》,怎么分辨得出岳不群的虚伪、林平之的假爱;你不读《连城诀》,怎么懂得戚长发的阴险歹毒;你不读《天龙八部》,怎么看穿慕容复利用女性爱慕的无情无义;你不读《神雕侠侣》,又怎么知道爱上一个万人迷的痛苦……

  渣男的心思啊,也只有男人最懂。然而,这也是你身边最亲近的男人不会轻易告诉你的真相,或出于保护、或出于爱、又或者仅仅是出于自尊

  那时,我总爱问我爸最喜欢金庸小说里哪个女主角,他说他最喜欢陈德容扮演的娇弱小师妹,五官精致,楚楚可怜,但我妈明明是出身名门、具有大家风度的任盈盈啊。

  男人用武侠构建了一个江湖,安放他们的快意恩仇;女人用言情搭建了一个童话,安放她们的喜怒哀乐

  你我皆凡人,一个聪明的女孩是不会带有不拼颜值、不拼才华就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玛丽苏幻想的,“霸气总裁爱上我”,千颂伊的都教授不过是满足女性需求的易碎品,消费就好,当真就输了。

  这世界从来不只属于男人,也不仅有女人。要想赢得对方真正的尊重,进入他们的江湖,遵循他们的现实法则,也许是个更为明智的选择

  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其实只是个写育儿书的大妈,养了一儿一女,早已过了女孩的范畴。但我第一本书的书名曾经是:

  “有肚的地方,就有江湖”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四):六神磊磊,才不是一个仗剑天涯的小男生

  今年春节期间最火爆的节目莫过于中国诗词大会》了,才女武亦姝和董卿,用深厚的诗词功底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再次唤起了观众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捧。

  lt;图片1>

  但前几天偶然读到的一篇文章,让我看到了,诗词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在传播,有点——惊心动魄

  看这标题和配图,好一个大写的不正经。

  lt;图片2>

  lt;图片3>

  lt;图片4>

  △你有没有过因文字爱上一个人经历

  初看六神磊磊的名字,还以为是个心中只想着仗剑天涯的小男生。读完他的文章之后,才觉得真是有点“以貌取人”了。能用这种闲话戏说的文风纵横于纸上的,都是学贯古今、舞文弄墨的高手。

  翻看了他的之前的文章更发现,唐诗只是他的技能属性之一而已,他的必杀技能是读金庸。

  lt;图片5>

  他与金庸笔下的每个人物结交,常常借他们的故事,述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很有侠士的味道。不同的是,古代侠客以剑闯江湖,六神磊磊以笔征天下。

  lt;图片6>

  也许是因为他出自新华社,有着优质传统媒体人的职业嗅觉和敏锐度,借古喻今也掩盖不住他的锋芒。

  lt;图片7>

  有粉丝戏称:“读六神磊磊的文章,总是倍加珍惜感觉,因为下次点进来可能就被删除了。”

  不仅文章时而因投诉被删,仅去年一年公众号就有过两次被关小黑屋的经历。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他发声,将观点化于文字是一个表达者的宿命。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你就是江南】,继续读六神磊磊,拥有一场猝不及防的欢喜相遇。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五):不能仗剑天下,确可清茶浊酒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 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 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 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李宗盛1991年为电视剧《碧海情天》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好久好久了,就像小学初中时候读完了金庸的15部小说,除了被反复拍成电视剧的,现在已经想不起一些具体情节了,只记得那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所以最近读到这本金庸书评,又想起了那段读金庸的儿时岁月,也想不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有人能通过读金庸写书评,做成了微信大号,时代不同了,但侠义的精神还在,侠义的梦还在,什么事情做精了,总会体现出价值

  这本书评的特点就是贴近现实,那篇《哪个碧池吃了你的菜》,讲了剩女现象,就如同现代社会,神雕侠侣中正册”里大概会是小龙女、郭襄;“副册”里可能是郭芙、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又副册”里会是完颜萍、耶律燕、洪凌波……这些美丽女士之中,没嫁掉的至少占一半,而且是干脆一辈子都没嫁。江湖上还有一个规律:越是往基层走,男士就越容易被剩下,而女士反而越不愁嫁。在那些江湖二三流的门派中,姑娘很抢手,根本不用担心被剩下。比如田青文、马春花、戚芳们,这些二三流门派里的花朵儿哪一个不是扛着大备胎? 程英。她已经是黄药师的徒弟了,还能到哪里去找更优秀青年才俊?即便好不容易物色到一两个,却还必须要求自己爱得有尊严、有风范,面对各色女子们的汹汹竞争,她那一枚含蓄的粽子,一句委婉的毛诗,能有多大胜算?只有两种人会真有可能被剩下——过于现实的人和过于理想的人。

  还是写感情金庸江湖的情场上有一条规则:逆取者胜,顺守者败。所以温青青胜,阿九败;赵敏胜,周芷若败;杨逍胜,殷梨亭败;韦小宝胜,郑克爽败……王重阳和林朝英的真正问题,在于不会谈恋爱。 恋爱和轻功、暗器一样,也是一门需要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技术活。张翠山不会谈恋爱,但是幸亏殷素素会,所以做成了夫妻;而王重阳、林朝英两人都不会,作为一派宗师,他们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桥板,所以问题就大了。

  再写职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进入江湖上那些顶尖的大公司,比如少林公司、武当公司、全真公司。事实上,能有幸进入“秦家寨”这样的区域性大企业,学上一门“五虎断门刀”之类的技能,都已值得同龄人艳羡。 但那又怎样?有一位叫包不同的先生,给这家公司的员工下了令人沮丧的断语:“再练三十年,也不配慕容公子去砍他一刀。再练一百二十年,慕容公子也不屑去砍他四刀。”

  最后足球那段倒是有些不知所云,有点生搬硬套,显然不如前些篇文字行云流水,还是用金庸的武侠谈谈情、说说爱吧!

  你我皆凡人,不能仗剑天下,确可清茶浊酒,笑看天下事,也不快哉!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六):再不自诩读金庸

  看书的时候总是自诩自己是读书人,微信时代的信息真是爆棚。最初看到六神的作品还是在没落的人人网上,忘记是谁贴的那篇令狐冲的文章。脑洞大开的故事,让我三观顿时碎成一个渣,一个渣,Word天,金庸的作品,还能这样写,高中的时候读孔庆东的时候,觉得他已经很厉害了,之前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金庸,但是看到了六神,让我觉得,这还是金庸么?是不是金庸,我不管,反正,从此就喜欢上了六神的文章。高中的时候,读武侠是一件被看成不学好的表现,很多人也看不起读武侠小说的人,当有人问我读什么书的时候,我每次说武侠小说的时候,别人哦,我也只能哦。孔庆东曾经说过武侠小说,不是武打小说。从看完孔庆东的百家讲坛,到高中的课外读物里竟然有天龙八部的选篇之后,自己就开始正大光明的读武侠小说啦,虽然到后来,自己的成绩一塌糊涂。可是喜欢就喜欢了,自己能力有限,又有什么办法啦。孔庆东的文章,像一条河流,指引我流向了六神的大海,真正在微信上看到六神的更新后,就像是沧海一粟,放佛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从此,再也不敢自诩自己是读金庸啦,原来,自己对于读金庸,只是凤毛麟角,沧海一粟。

  关注了这么久,终于买了一本书,算是这些日子欠的稿费吧。一个上午,走马观花的看完了这本凡人,想起来,当年自己看金庸小说的一段话,曾经我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金庸,只是自己未曾留意,原来我们都是凡人。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七):慕容复篇

  1.“众筹”和“要饭”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是一个是站着,一个是跪着。但其实要玩好众筹,偏偏不能太在乎是站着还是跪着。告诉你一个事实,现在那些骄傲地站着的大佬们,当初挣钱时都大多曾跪着过的。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你还想站着把钱挣了?

  2.慕容复有个最大的问题,在于交朋友时“只能下交,不能平交”,很难和高层次的人士结成友谊。每当遇见和自己地位相若、能力相近的人时,他便本能的犯轴起来,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失去了双方关系的主导权,继而劣根性发作,再也无法保持良好的心态。这种慕容复型人格,在个人生活中,都常有体现。比如:有的人只喜欢和比自己能力弱的人混,沉湎于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遇上能力强的人就处不好。老话中,人们似乎常要面临一种选择——做“鸡头”还是“凤尾”?其实做鸡头不难,凤尾亦不难,最考验人的,是能不能与人做平平常常的好朋友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八):一篇狗尾续貂

  看到六神的这本书,完全是偶然。中亚最近一堆2.99的书在促销,无意中就看到了这本。曾经自诩是铁杆金庸迷的我,两个晚上看完这本书,以后只敢自称“木杆”书迷了。

  看得出来,作者的阅读量很大,点评金大侠的小说脑洞也开得特别大,关键是分析得叫人无力反驳。有个别的地方感觉分析有些偏颇,但是碍于我自己对小说原著的理解也还不够,讲不出来,就总体来说,对于六神的观点十分认同。金大侠的小说不同于现在的快餐小说,虽然都是通俗类,但是作为一个新闻学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金老爷子的国学底子深厚,在作品中融入了特别多儒释道的东西,是值得读者去深究的。

  恬不知耻的狗尾续貂两点。

  1、令狐冲。

  冲哥算得上是金庸小说里边我最喜爱的男主角了。受得了冤枉,吃得了苦。开得了玩笑,还戴得了绿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那一身洒脱的气质。这个人物身上有很重的老庄哲学味道,无为而治,凡事似乎都不放在心上,但是其实重情重义,颇有道义。身为华山派大弟子,他交友圈子特别广,桃谷六仙、黄河老祖、五毒教主蓝凤凰、采花大盗田伯光,什么三教九流都是朋友,因此也特别受所谓“正道人士”的冷眼。

  这样的人总有几分风流倜傥,和杨过颇有几分相似。但是与神雕大侠不同的是,冲哥对于仇恨没有那么“轴”,总是很心慈手软的感觉。心爱的小师妹被跟林师弟跑了,林师弟让小师妹守了活寡也就算了,最终还亲手杀了自己的小师妹。冲哥没有那么爱憎分明,小师妹临终前求他要照顾小林子,他便真的留了姓林的一条命。对自己那个伪君子师父也是,终究舍不得下杀招,若不是仪琳小尼姑,自己恐怕也没得机会和任大小姐笑傲江湖了。

  但这样的冲哥确实是我心中最喜爱的人物。做人,没必要像郭大侠那样一板一眼,也不能像张无忌似的优柔寡断。耍得了流氓犯得了二,差不多就可以了,完美!

  2、狗杂种。

  《侠客行》讲述了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基本和六神的观点吻合,这就是说了一个傻人有傻福的故事。这个最终成长为了媲美少林寺扫地僧的超一流高手,其实是没有名字的,小说最后也只是留下了个百分之八十可能性的答案。狗杂种一出场就遇到了一堆的大恶人,可他不知道啊!

  摩天崖的老伯伯谢烟客其实一直是想要他的命,可他不知道啊!还一口一个老伯伯的挂念着。

  长乐帮的贝海石不过是找他过去当替死鬼,可他不知道啊!还一口一个贝先生的尊敬着。

  张三李四躲不过他,轮番毒药伺候他,可他还是不知道啊!还一口一个大哥二哥的拜起把子!

  金庸的另一部“寓言体”《连城诀》里边的狄云,如六神点评的,就是和狗杂种相反的案例。他不傻,只是有点单纯,所以一直知道别人在害他,也一直在试图反抗。可是你单纯被骗就是活该,上哪儿说理去。师妹把你当成流氓了,跟别的男人跑了,自己还莫名其妙被关了大牢,穿了琵琶骨。亏得遇上了同样苦命的丁典,不然就是一嘬儿炮灰的命啊。

  狗杂种一直没闹明白身边发生着什么事,最后稀里糊涂练成了旷古烁今的内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装傻了,别人迟早会看出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真傻子。

  最后,祝金庸老爷子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九):一个金庸迷的理想与现实

  我是多看阅读APP的忠实用户,从2013年11月起看了大量的电子书,多看的排版是最好的!强烈推荐。以下是我以前发表在多看的书评,现转载过来:

  这本金庸著作杂谈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相当不错,常常能令我大笑开怀。讨论的话题范围很广,既有爱情,也有政治,有个人爱好,也有趣味类比。读下来的总体感觉是畅快的,有时也是有点小忧伤的。

  不像作者,我小时候并没有读过金庸原著,只看过一点港台武侠剧。在高三时语文老师曾经给大家读过一段《射雕英雄传》的“渔樵耕读”情节,当时非常惊讶和喜爱。到大学才开始读原著,先读的就是《射雕英雄传》,并且看了好几遍,射雕三部曲也是我反复读的重点。另外比较喜欢的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有名的著作,并且随着电视剧翻拍而一遍遍重温。大概在大学毕业前,我终于读完所有金庸武侠小说,心中颇为自得。然而现在读这本《你我皆凡人》,才发现我读金庸只获得了阅读快感,崇拜的只是侠义精神,没能像作者一样洞悉人性,反观金庸本人,或者联系现实生活。

  作者六神从小爱金庸,瞒着老师偷着看金庸,青葱岁月回忆起来也充满意义。后记里特别提到,小时候的梦想和爱好都是有用的,顽固僵化的教育才会使学生“毕业就失业”。而改变了初心,忘记了小时候理想的人占了大多数。想想我自己,小时候被人问及理想,我回答的是当一名生物学家,因为那时候我对动植物都特别感兴趣。后来我真的坚持下来了,读了生物学的博士,可是接触的却不再是动植物,而是基因、细胞、老鼠和冷冰冰的实验数据。几年博士读完,身心俱疲,还搞得一身病痛,于是对梦想也不再那么执着。当下确实该好好思考未来的路怎么走了。理想,毕竟还在道路前方闪闪发光呢。

  再写几个作者有趣的观点吧。第一章“人间铁”是讲爱情的,王重阳和林朝英不懂谈恋爱这一节一下子就把我唬住了,也暴露了我不懂恋爱的缺陷。恋爱技能还是要好好学习的嘛!书中也列举了金庸本人的一些不足,也许是潜意识的,也许是为了迎合广大读者做的妥协。比如小说里的女子一旦不贞结局必须死,不可能快乐活下去,这与现实生活是完全不符合的。而很多女侠的弱点都是男人,不管自己多强,如果男人废了自己也要跟着完蛋,比如华山女侠宁中则。而对武功境界的理解,作者的提炼相当搞笑:武功最高的要么是老处男,要么是死太监。金庸大侠这么写,很多人包括我竟然都从来没有异议,真是奇哉怪也。作者对三次华山论剑的分析、对慕容复人格的分析、对很多龙套配角的分析、对大同美女的分析、对江湖大会的分析、对中日围棋的分析都挺精彩,推荐阅读。

  意外的是,在最后竟然有一篇《新白娘子传奇》的解读,习惯了六神的分析套路,于是又一部纯洁的经典被毁了。

  《你我皆凡人》读后感(十):读金庸的书多了,为什么磊磊不一样

  金庸的武侠世界,洋洋洒洒十几部,连同反复翻拍的电视剧、电影,早已成为全民精神组成的一部分了,说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毫不为过,虽然同时代的武侠小说作家辈出,但是相比较起来,跟金大侠还是相差不少。

  所以在梳理读过的书的时候,不提一笔武侠小说确实不合适,正好最近读了六神磊磊的《你我皆凡人》,磊磊评金庸新奇有趣,角度大异于其他的作者,主要有三:

  1、细致:磊磊阅读量不小,比之张公子不一定能胜出,但是其读书之细致却让人佩服,对男女一号,二号,三号非常了解是自然,但是细致到男女十七十八号乃至到一百多号,就令人发指了,这银行叫号也赶不上你这齐全,曲灵风从大内偷出来的名画的名字,殷素素死后那些人曾经提到过她,林朝英和王重阳的恋爱故事,这都是哪儿到哪儿啊?还有一些都没有听说过的名字(这个要怪我,部分金书没有二刷三刷)

  2、透彻:如果说读的细致,在写文章的时候随手拈来,那也不算特别难的事情,毕竟有金庸四六级考试卷,有无数的分析文章,有金庸题材的游戏,有金庸茶馆金庸论坛有王朔骂金庸的世纪末文坛大论战,都可以深入学习。你肆意发挥,但是说到想象力之天马星空,才气逼人,磊磊常有神来之笔:前面几个关于感情的短篇,写的细腻感人;《从伟大武功到伟大公公》,横穿儒释道阉,纵横开阖,数百年的顶尖武功的线,被攒成一根线,用来抽打没有攻击性的雄性动物;《射雕英雄传:一个关于收藏的故事》,让人看了会心一笑,完全是看透全集,举重若轻的范儿。

  3、贴近现实:由于以上两者的加持,配合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解,磊磊开启了“讽刺杂文评金庸”模式,对当下的真实的世界倾注了自己热情和心血,为“读金庸的意义”目录中添加了精彩的一行,这恐怕也是公众赞赏的最大原因吧

  你读《刘元鹤们的逆袭史》,这里面哪有刘元鹤什么事儿,都是朝廷收割在野精英人士;《当余沧海攻入群玉院》,这里面哪有余沧海什么事儿,分明是东什么扫什么为背景的;你读……其他的就不剧透了,只怕要读得你拍案笑骂:“磊磊你太坏了”。

  当然最新的微信文章(15年12月),全真教搞创新、拔刺头的成本,天龙八部里的一段有趣的阴谋论等等,也都是对应于时事有感而发。有人愿意持续不断的为时事发声,有人愿意赞赏打赏这样的人,也是让人心中一暖,毕竟批评不可怕,不能批评不愿批评不敢批评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当然也不是没有缺点,部分文章立意和表达有些生硬,表意略微轻浮,也是有的

  感谢磊磊的文字,让我个人回想起那些读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黄易,陈青云,诸葛青云,卧龙生,李凉的日子,读过武侠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除了现实,还曾经有一个可以做梦的武侠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大家都能理解什么是“神仙美眷、仗剑江湖”,什么是“豪气云天、一诺千金”,什么是“行侠仗义、为国为民”, 什么是“强者自助、圣者渡人”。喜欢阅读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甚至可以同时拥有无数多的世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我皆凡人》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