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会上,微醺的老板举着酒杯来到你面前,点名要滴酒不沾的你“干一杯”。身为员工的你,该怎么做?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冯小刚导演的酒局上。酒过三巡,冯小刚提议让《芳华》的女主角苗苗跳舞。大家一再起哄,迎合冯小刚的意见。
只有陈道明一个人提出了异议,说“作为演员,这种跳舞是不情愿的。第一呢,她穿着高跟鞋,不便跳,第二呢……”。没等说完,就被旁边一人打断“比划比划就行”时,陈道明站起来怼回去,“你TM没看过跳舞啊。”
主人提出跳舞助兴,如果客人愿意,本也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应该尊重客人的意见。
冯小刚向陈道明解释:“我都考虑到了,我也问了,但是我特别想让大家看看,我为什么选择苗苗演这个女主角。”
言下之意,苗苗本人并不愿意在这个场合跳,也许是大理石地砖不便于跳舞,也许是因为穿了高跟鞋、超短裤,而且从她焦虑地掰动着手机扣的小动作,也能看得出来她的犹豫和不情愿:“我可能现在跳不出来”,苗苗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顾虑。
ldquo;可以把鞋子脱了。”冯小刚一再要求。没有办法,苗苗只得再绑起头发,在一旁拉伸做准备。
看到苗苗穿着超短裤在冰冷的大理石上翻滚,不知道这众老男人是什么心情。反正我感到非常不适。试想如果苗苗是你的女儿,是你的姐妹,你还会让她在众人面前,这么大冬天的,光着脚在地上表演吗?
当你被要求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时,你有说“不”的勇气吗?
每个人说“不”的权利,都要被尊重
01. 每个人说“不”的权利,都要被尊重
有网友认为,冯小刚对苗苗像对自己家孩子一样,只是希望自家孩子在其他“大人”面前表演一个节目。以此向人炫耀:你看我家孩子多厉害。
但即使是一个孩子,说“不”的权利也应该被尊重。就像有一些大人总是喜欢让小孩在众人面前表演一样,却从来没有问过孩子的意见。
这无关乎男权或女权,而是关乎“人”的基本权利。一个人说“不”的权利在这里并没有受到尊重。
02. 真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吗?
有网友说,冯小刚和苗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是我们可以从视频上看出,苗苗并不愿意“挨”,只是迫不得已,不得不“挨”。
在心理咨询伦理中,咨询师不能和来访者发展咨访关系以外的关系,是为了避免咨询师利用身份的权力为自己谋利,对来访者实施情感或物质的剥削。
公司的上下级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导演和演员之间,都存在权力差异。
权力差异存在的地方,就可能存在着剥削。
前段时间被爆出的“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女学生”,以及众多教授利用职务之便骚扰学生的例子,其实质都是利用自身权力对他人进行了剥削。
冯小刚不也是利用了导演和演员的权力差异,对苗苗进行剥削吗?当权力不对等时,弱势的一方到底是自愿还是屈从?值得我们去思考。
01. “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演员苗苗是在练功房长大的。6岁时,被父母送去舞蹈学校。
从此开始了练功房、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舞蹈学校的生活很辛苦,起初几年,边练边哭。
她被认为天赋一般,却吃得了苦,动作做不好就加练。为了能站在舞台中央,苗苗每个周末都泡在练功房加练。一遍又一遍,终于成为了“站在舞台中央的小孩”。
周末,老师让她休息会儿别练了,周末出去玩,去逛街。她闷闷不乐地逛完街,回来问朋友:“老师不让我练了,让我逛街,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后来苗苗成为演员,拍电视剧,有一场戏是深夜拍咖啡馆被匪徒劫持。苗苗觉得故事发生在咖啡馆气氛不对,建议导演换到十字路口。那时已是凌晨两点,当天最后一场戏,工作人员都很疲累,不愿再为一个镜头折腾。只有苗苗坚持换场地。
她明显感觉到周围人不高兴了,回来后问经纪人:我是不是做错了?
我是不是做错了?Ta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我们多少人问过自己这样的话,我们习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们会担心别人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我们会避免别人不喜欢自己而讨好迎合别人。
但是,如果总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定自己的价值,通过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得别人的喜欢,最后只会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
02. 我们都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如果不陪,会惹得领导不高兴,可能以后还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
如果陪,又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你会怎么办?
不管是陪还是不陪,我们都应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即使你这一次陪领导喝酒了,但是你发现,那些不陪领导喝酒的人照样升职加薪,原来陪领导喝酒并不是必须的。那么你才知道,原来还可以选择不陪。
重要的不是行为本身,而是我们发现了另外的可能性,从“被迫”转为“主动选择”。
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讨好或迎合别人,而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往往会“被迫”。而选择,从来都是向内叩问的结果。
内心强大的人,可以选择说“不”
苗苗被迫在酒局上跳舞的场景,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放弃春晚主持机会的董卿。
刚从上海电视台独自到央视打拼的董卿,并没有很好的机会,在西部频道默默主持了两年。
董卿知道,当自己还不够强大时,可以慢慢积累能量,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当有机会主持青年歌手大赛时,她比所有人都努力,早三小时到直播间和选手聊天,为了寻找选手身上的亮点,每天直播,连续20天,回到家已经是凌晨3点,还要继续背第二天的台词。直到有机会上春晚,惊艳四座。之后,她一连陪大家度过了13年。
今年,在大家仍然在为上春晚的机会挤破头的时候,她选择放弃了这个舞台。
13年后,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不用再像往年一样,春晚主持结束后只有速冻饺子陪伴,她终于可以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了。
她选择放弃万众瞩目的春晚舞台,放弃亿万粉丝的期待,而选择陪家人过年,撕掉标签。
内心强大的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苗苗最后还是跳了舞。
也许,在那个老男人饭局说“不”,对苗苗来说需要承担一定的后果,因为她毕竟是个新人。也许在演艺圈,新人尤其需要忍耐。
但是,她有“选择”的权利。
任何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希望有一天,苗苗们都可以强大到,不用再去讨好别人来获得自我的认同,不用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不愿意的事。
希望有一天,当你不愿意时,可以坚持说“不”。
说“不”需要勇气,愿我们都能具备这样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