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张幼仪传》④ | 女人过了30,底气一定要自己给
日期:2018-10-15 07:32:13 作者:点击蓝字关注? 来源:十点读书会 阅读:

《张幼仪传》④ | 女人过了30,底气一定要自己给

  文 | 年方拾柒 · 主播 | 赏新晴

  回顾: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颜夕的作品《张幼仪传》。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看到了张幼仪和徐志摩婚姻里的种种不幸

  看到了徐志摩的冷漠、张幼仪的隐忍,也知道了这一段婚姻虽然不美好,但他们还是生了一个孩子

  那么,被称作“婚姻关系纽带”的孩子给这段婚姻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放飞

  婚后,张幼仪心疼丈夫没有办法读书,托二哥张君励介绍他去上海浸信会学校读书。1916年,徐志摩从张君励推荐的上海浸信会学校拷入天津北洋大学

  1917年秋,北洋大学并入燕京大学,他又辗转来到北平。同年,张君励为徐志摩引荐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期恩师梁启超,这个徐志摩偶像级的人物收了他做入门弟子

  这时起,徐志摩就有了去美国留学的想法,但每每和父亲徐申如提起,总是被毫不犹豫拒绝,直到1918年他和张幼仪的第一个儿子徐积锴出生。

  于是,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在梁启超的推荐下赴美国自费就读于克拉克大学历史系。

  1919年6月,徐志摩从克拉克大学毕业。同年9月,他考入久负盛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1920年9月24日,徐志摩打点行李到英国去。

  正是因为这次英国之行,徐志摩认识林徽因、爱上了林徽因。

  张幼仪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因为心疼丈夫,想尽办法让他去读书,却因为对丈夫的这份爱,葬送了自己的婚姻

  情痴

  也许徐志摩是情至深处,作为一个诗人,他的爱情是提纯的,所以他热烈追求林徽因,坚定厌恶张幼仪。

  但是又确如张幼仪晚年所讲:“如果丈夫是在告诉我,他想成为*第一个离婚男人之后便斩钉截铁地离了婚。

  而不是在藕断丝连中得陇望蜀,有了心仪的女主角后再义无反顾地离婚,那我会觉得他是一个纯粹追求浪漫诗意的人,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张幼仪一直清醒,她把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只是有她的话剧还没有谢幕,她不能退场

  徐志摩的一生写了很多诗歌,最负盛名的都与剑桥有关,因为这是他和林徽因邂逅地方

  但是后来林徽因最喜欢的却是《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异,也无须欢喜,在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1926年,徐志摩才从对林徽因热烈的爱恋中走出来,爱上了号称“北平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的陆小曼并与之成婚。

  可是短短两年后,徐志摩的理想爱情就遇到了现实残酷的滑铁卢,他不得不为陆小曼一个月五六百大洋开支而*。

  所以后来很多人说,徐志摩的死,是一种解脱,因为他已经在理想爱情与残酷现实之间进入进退两难的维谷。在他视为超乎生命的爱情上,他已经身心俱疲,没有希望,没有出路

  为人父母

  1918年4月的一天,张幼仪和徐志摩的孩子徐积锴出生了,乳名阿欢。

  同年7月,徐志摩从北平回家,第一次从妻子手中接过自己的亲骨肉狂喜激动震撼充实自豪湮没了他,那一刻,他心神动容过,他想着: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然而,这感动不过持续了短短几秒钟,转瞬间,他又回到了婚姻的牢笼,他仍旧坚定地想要出逃。

  儿子的出生,带给徐志摩的不只是初为人父的喜悦,更重要的是父亲对他去美国留学的应允。

  他这次回来,不是为了团聚,而是为了道别。

  张幼仪有一张18岁那年抱着儿子阿欢的照片,本来处于花样年华,但是她头发后面绾着发髻穿着黑色长袍胆怯佝偻后背,像个中年妇女老态尽显。

  张幼仪和丈夫其实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叫徐积锴,次子叫徐德生,名彼得,3岁就夭折了。

  1925年3月,徐志摩为躲避王庚与陆小曼的离婚风波而到了欧洲,张幼仪拿着唯一一张彼得的张片,对丈夫说:儿子喜欢音乐,每天要听着音乐才能睡着;认得徐志摩的照片,自己没有教过,但他就是认得。

  哭也没有用

  如果说在徐家“独守深闺”的日子“望夫欲穿”的话,那在英国陪读的日子,简直就是下了地狱

  因为在这里,他们生活拮据,每个月都巴巴得等着家里寄来的汇票。没有佣人,只有繁重家务,从小锦衣玉食的张幼仪不得不像个佣人一样,每天打扫卫生,操持一日三餐

  但张幼仪没有抱怨,因为丈夫至少每天都是回家的,虽然和丈夫的生活一直沉默死寂,但丈夫每天还是能按时回家吃饭,每天晚上无论多晚,她依然能够等到他和自己在一张床上安眠。

  可这样的日子,让徐志摩快要崩溃了,他坦白道:我们两个的婚姻真是滑稽

  做夫妻还得拿捏着做,我们在还不知道怎么拿捏的时候们就被推倒了这样一个进退维谷境地,上不来下不去,妻子憋屈,我难受,两人都窒息不自在,只因为我们没有感情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来不及认真和尽心地对待彼此,就仓促告别了。徐志摩对张幼仪如此,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是如此。

  多年以后,林徽因开始明白人沧桑人情冷暖,才明白徐志摩当年为自己做的事情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徐志摩是幸运的,因为虽然姗姗来迟,但是林徽因终归明白了她的心意,可是张幼仪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只能凭借着自己的一颗强大内心,才把悲剧人生过得风生水起。

  离婚后,徐志摩曾经医院看过一次彼得,他问张幼仪:“彼得为什么不爱哭啊?”张幼仪淡淡地说:“也许他知道哭也没什么用吧。”平静语气像是在说彼得,又像是在说自己。

  【结语】

  亲爱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读到了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儿子的出生,以及他们在海外的生活,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这段婚姻的错误根深蒂固的,其实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夫妻两个对彼此的态度也有了一些微妙变化——张幼仪没有以前那么以丈夫为全部了,徐志摩也有点理解张幼仪了。

  那么,有了这些微妙的变化之后这段婚姻又会怎样发展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今日话题

  张幼仪说:“也许他知道哭也没什么用吧”这句话的时候,颇有一种智者看破一切的淡然。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总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坎坷,但别人都不身在其中,也无法感同你的身受,还是要学会自我开解才行。

  那么,你身边是否有爱哭的人?你是如何看待爱的人的?是羡慕、佩服还是不屑?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共读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点赞、留言。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

简单3步,置顶我们

  近期微信改版,很多小伙伴想知道

  如何第一时间看到读书会的文章

  我们特意做了一个小教程

  简单3步,置顶读书会

  每晚9:30,准时不见不散!

  ▲简单3步,不再失联

  -领读-

  年方拾柒,爱生活爱音乐爱文字理工女,想和你分享每一份美好。

  -主播-

  赏新晴,十点人物志签约主播。夜色阑珊之时,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说一段心声。微信公众号:听晴声()。

  编辑:任之

  正在共读《张幼仪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张幼仪传》④ | 女人过了30,底气一定要自己给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