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在文章中写,他喜欢买内裤,将洗得干干净净的柔软内裤像寿司一样卷起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抽屉里,内心会有一种满足感。
禅修中提倡“细行”,即在生活的细小行止之中,感受种种“妙不可言”。
文 | 胡小鹤
▲主播/夏忆 配乐/[.que] 柿本直-early morning 花粥-最美不过是朝晖
1
两年前,我暂停工作,赴法国留学进修。
之前没存下什么钱,我靠着每月少得可怜的奖学金,住在南法尼斯小小的学生公寓里。
交过房租,每月可支配的资金就所剩无几,还要预留买书的钱,每笔花销都必须精打细算,连去看场电影都成了莫大的奢侈。
这期间,我曾感到无比焦虑:大部头的外文书籍好似天书一般,教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的哲学思想晦涩难懂……尤其当我被多扣了奖学金、住房补助被误停、银行账户出了问题取不出钱来等麻烦缠身的时候,更是令人崩溃。
每日傍晚,被课业折磨得身心俱疲的我,喜欢一个人沿着海边跑步,呼吸着地中海静谧沁润的气息,感受轻抚过棕榈树的柔软微风。
跑完步,有时会花2欧元买个牛油果味道的冰激凌犒赏自己,坐在海滩上,一点一点慢慢吃完,望着海上的霞光万道,享受清甜的香气在舌尖慢慢融化的感觉。
每个星期五的早上,我六点钟起床,赶当地的早集,购买新鲜便宜的食材。
看着市场上码放得整整齐齐、带着新鲜泥土的土豆,晶莹透亮的番茄和青椒,大个头的南瓜,鲜亮的橙子,还有许多之前没见过的蔬菜,比如像观音莲花苞一样的洋蓟,爽脆多汁的芜菁甘蓝,清香扑鼻的罗勒和油光碧绿的欧芹,我的心情就会变得特别好。
逛完集市,花3欧元在路边买个鹰嘴豆粉制成的薄烤饼当早餐,站在街角,趁热吃完,唇齿留香,身心愉悦。
因为我知道,无论现实多么局促,只有保持豁然调达,才有可能守得云开。
多亏这一路的良好心境,我收获斐然:按时完成了所有课业,搜集整理了200多本文献资料,写出了六篇论文,还忙里偷闲翻译了一本法国小说即将出版。
2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了“快乐主义”这个概念。
终其一生,他都在思索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过好这一生。”
暮年时,他终于寻得了答案。
伊壁鸠鲁所提倡的快乐,并不是贪图感官享受和欲望宣泄,也不是任性地放浪形骸、自暴自弃。
伊壁鸠鲁与为数不多的几名挚友,在雅典的城郊寻得一处花园,居住其中,在园子里种满了鲜花、绿植和蔬菜,过着躬耕田园、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书中记载,比起奢华的乳香脂烤山鸡来说,伊壁鸠鲁更喜欢吃用清水煮的小扁豆。
因为小扁豆是他亲手栽种的,在品尝时,就有了某种特殊的情感,每一口都会全情投入其中,细心感受食物精致而清甜的滋味,感受泥土和阳光的赐予,以及大自然的一切美好。
伊壁鸠鲁曾经列出了一个快乐清单:品尝美食,聆听美妙的音乐,看见美丽的事物,还有哲学的思索。
这种快乐,只有在自律之中才能显现出来。
克制欲望和懒惰,认真规划时间,按时思考与劳作,自食其力,维持干净优雅的容貌举止,才是真正的快乐之源。
伊壁鸠鲁的基本信条是:人若是活得不开心,那么,愚蠢、苦难、不公正,就会如影随形。
3
“快乐主义”是一种信仰。
信奉“快乐主义”的人,生就一双慧眼,能够敏锐地发现微小的善与美,从中提取愉悦,滋养心灵。
夏日旅行,口渴喉干,看见一泓清泉,潺潺的流声令人觉得清凉快乐,于是脱去鞋袜,两脚浸在凉爽的清水里;
一顿盛餐之后,坐在安乐椅上,面前没有讨厌的人,大家海阔天空地谈笑着,觉得精神和肉体都与世无争……
汪曾祺也是个善于在生活中发现乐趣的人。
有一日,当他理发时,听着理发师剪子的奏刀騞然,感觉每一剪“都有说不出来的妙处”,又瞥见理发店窗台摆着一盆黄灿灿的蠖爪菊花,胸中溢出难以名状的喜悦。
然而,当他看到一间理发店外闪烁着的小小霓虹灯时,心中猛然生出一股欢喜,仿佛在大漠孤烟中获得了一丝生气。
张爱玲喜欢在气味中寻找快乐,她热爱雾的轻微霉气,雨打湿的灰尘、葱蒜和廉价香水的味道,尤其喜爱闻汽油的味道。在街上,她会故意走到即将发动的汽车旁闻味。
她也热爱烧糊的牛奶、燃黑的火柴的焦香味,每次闻到这些味道,内心都会充满了小小的私密乐趣。
这些本不起眼的蛛丝马迹,变成了将生活从庸常无聊中拯救出来的无价之宝。
所谓“小确幸”,就是“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在《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的一篇随笔。
村上在文章中写,他喜欢买内裤,将洗得干干净净的柔软内裤像寿司一样卷起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抽屉里,内心会有一种满足感。
这样的满足,虽然微如秋毫,却无比隽永、笃定。
禅修中提倡“细行”,即在生活的细小行止之中,感受种种“妙不可言”。
于涓埃之微处,心生欢喜。
4
诚然,这世上有许多令人焦虑和困扰的事情,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各种现实问题纠缠于心:升职加薪、买车买房、教育子女、实现财务自由……
在疲于应对的同时,如果内心无法消解一些情绪,负能量就会逐渐淤积,令人偏激厌世。
带着怨气而活,每天愁云惨雾,看什么都不顺眼,被灰暗情绪控制,生活很容易陷入泥潭。
我们需要成为“积极的快乐主义者”,如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的,拥有“清明宁静,而非常关切的灵魂”。
愉悦的心境要如何获得?
首先,用心塑造日常环境,住处可以不够豪华宽敞,但一定要整洁干净、悉心布置,将心爱之物摆在显眼处,适当点缀一些装饰品。
不要沉沦在虚无的人际关系里,有节制地享受与他人的亲密情感,拥有可以倾吐内心的朋友。
偶尔做一些看上去毫无意义、却能带来快乐的事。
比如,为了穿过一座花园或一条静谧别致的巷弄,故意绕远路去上班;
再或者,浪费半天的宝贵时间,只为了画一幅小画、读一本闲书、照顾几盆花草。
保持一颗好奇心,不间断地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以此来丰富头脑和生活。
可以准备一个本子,睡前详细地列举今天遇到的快乐的事,以及学到的新知识、了解的新事物。
所谓生活品质的高低,不在于多么昂贵的吃穿用度,而在于拥有怎样的眼界、见识与心境。
凡事践行“快乐主义”的理念,常常会帮助我们在并不容易的人生中,出乎意料地获得不可名状的妙境。
一个积极的快乐主义者,会看到自己内心繁茂葳蕤、苍翠如濯的样子,心无愧怍地享用生命赐予的每一个欢喜。
生活本不易。
我们日日勤奋努力,与焦虑和欲望对抗,跟命运和虚无缠斗,费尽心力寻找安身立命的位置。当夜幕降临,倦怠和迷茫常常会纠缠于心头。
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更加认真地宠爱自己。
践行“快乐主义”,好好守护心中那一方悠然静笃的天地,就是宠爱自己的最佳方式。
胡小鹤,法国文学博士,写作、翻译为生,喜欢阅读人,热衷于探索事物中蕴含的力量。微信公众号:胡小鹤的白魔法(ID: salutjoel)
-END-
推荐阅读:
她给你列了16张人生整理清单,*你“没有幸福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