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阳朵儿
送书又送钱啦
长按下图 扫码回复:打卡
1000 元读书奖学金等你提现
▼
文字版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试想一下,你家只有 14 平米,挤着一家四口。
突然,上天赐给你天才设计师,把小破房子改造成了 3 室 1 厅 2 卫,设计感实用性具备的套房。
通过回访发现,改造后的房子,从原来的优美画风,回到改造前的杂物堆砌,无序脏乱,好像改造从来没有发生过。
但这不是故意的,他们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被过去的生活习惯影响。
建立习惯,是个趋利避害的过程。但“有利”行为的重复,很容易被扭曲。
比如压抑的一天,吃点冰淇淋心情就变好了。于是下次情绪低落时,冰淇淋这个选项便“嗖”地一下浮现脑海。
快乐如此易得,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有时追求快乐带来的,并不一定都是好习惯。
最近看了日剧《我的家空无一物》,女主展示了房间从极度杂乱无章,到极度一尘不染的过程。
不是鼓励大家把房间一股脑腾空,因为什么都要丢,与什么都要留同样是问题。
重要的是,看看自己所居住的空间,与心理空间形成了有趣的对照:
舍不得腾空就像舍不得放下,空余的地方总有填满它的欲望,就像心里哪里少了一块急待满足。
我们整理房间,决定一件东西的去留时,无形中完成了无数次与自己的对话,能发觉悄悄影响我们的“负向习惯”。
它们是机械、自动重复、无意识的习惯。虽然能带来短暂的享乐,但长久却是无益的。消耗了我们的精力,对身体和情绪有损害,与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对抗。
比如囤积,它带来了短暂的平静和安全感,但日积月累后,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也让我们的居住空间和心理空间塞得透不过气。
负向习惯总是在事情发生的一瞬间,就自动浮现,只要花很少的努力就能建立,随之产生的强大动力常常让我们觉得难以阻抗。
但负向习惯绝不是因为“懒”,而是被无意识的动力推动。
有抽烟习惯的人,常常在焦虑、兴奋、紧张或者郁闷时,感觉必须抽一根烟才行。
拖延时压力巨大,却利用其它事物转移注意力,不用立刻面对问题。
无法忍受分手后的空窗期,必须快速找到下一个,才觉得心里踏实。哪怕明知这个人不适合,也会说服自己忍一忍。
那么,改变负向习惯是要与之作斗争吗?并不是。
与“无意识”的负向习惯相反,是一种有意识的觉知习惯:
这真是我想要的吗?
一开始,我们可能还是会妥协于负向习惯,毕竟惯性和惰性太强大。
扫码回复:打卡
免费领取 300 本《成长型思维》
1000 元读书奖学金等你提现
▼
7天知识解锁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感受 | 对的人 | 情绪 | 婚姻观 | 空房间 | 喜欢和爱 | 焦虑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