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7
今年中伏一共有二十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中伏,暑邪和湿邪交替,
1、忌空调直吹夏天在外面回来,一身汗,切忌不要空调直吹。
不然很容易造成颈椎肌肉的慢性炎症。颈部痉挛,后背也会麻木酸痛。
【建议】
夏天吹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摄氏度,空调的挡风板最好朝上,让冷气自然下降。
中午午休的时候,不妨在肩颈上再搭一件衣服。
2、忌吃冷饮夏天吃冷饮,虽然短时间感觉不出不妥,但是一到冬天,手脚就开始怕冷。
冬天怕冷的亲,三伏天不吃冷饮,体内的寒气就能少一大半。
【建议】
如果一定要吃“冷饮”,不妨试试冰粥。
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
3、忌晨练三伏天不能晨练的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是夏天植物呼吸作用强烈,早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晨练有害无益。
另一方面,是夏天天气炎热,老人血压升高,在早上五点到十点,是一天之中血压最高的时刻。此时锻炼身体,很容易发生危险。
【建议】
对中老年人而言,傍晚时分,找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比如散步,锻炼到微微出汗即可。
4、忌洗冷水澡其实天气越热,才越不能用凉水洗澡。
身体被冷水一激,热汗散发不出来,憋在身体中,很容易生病。
【建议】
夏天吃冷饮、吹空调,体内寒气积聚。
洗热水澡、泡脚、吃姜都是祛除寒气的好方法。
5、忌熬夜纳凉很多老年人,不喜欢用空调,喜欢凉席、蒲扇,在外面纳凉到下半夜才回去睡觉。
在中医来讲,熬夜会造成脾虚。
【建议】
30~60 分钟都可以。但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6、忌不开窗通风三伏天,天气湿热,大家喜欢闭窗室内吹空调。
事实上,开空调超过三个小时,就要开窗通风。
夏天湿度大,空气中的灰尘容易寄生病菌,如果不开窗通风,很容易感染疾病。
【建议】
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同时定期更换空调过滤网,避免空气二次污染。
7、忌快喝水夏天出汗多,很多人喜欢大口喝水。
一次喝一大杯或者一大瓶。
心脏不好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
【建议】
最好的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一次100—200ml。
同时,切忌贪凉。
8、忌不防晒夏天烈日炎炎,紫外线的强度很高,皮肤很容易晒伤,但是除了皮肤之外,眼睛更需要保护。
眼睛很脆弱,如果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引起各类眼疾。
【建议】
夏天如果在中午外出,一定要带上太阳镜、遮阳伞。
9、忌大喜大悲【建议】
俗语讲:心静自然凉。
夏天可以通过早起、沉思、打坐,调摄精神,有意识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心神沉静,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失控、烦躁,心灵经常与清静为伴,这样健康就能获得保证,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10、忌只吃果蔬【建议】
除了果蔬之外,一定要吃正餐。
吃姜,姜可以祛湿,还能刺激人的食欲,可以切成姜末,凉拌食用。
· 儒 风 生 活 馆 推 荐 ·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精装本(全一册)欣赏与写作的经典入门书儒风专享价: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