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盅两件,三教九流
日期:2018-07-09 08:00:30
作者:有礼有节 礼节君
阅读:

好好吃早餐,早餐好好吃
——
常听人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对于“步入中年”,开始养生的8090后来说,
是时候听一听这逆耳的“老人言”了。
若再像杰伦唱的那样“不吃早餐”,
铁打的身子怕也会不听使唤吧!
上学的时候,为了省钱,买偶像的歌碟,
一两天不吃早餐,也没什么大碍。
偶尔,几个馒头加一碟酸榨菜,
也能勉强搪塞过去,顶饿一天。
可如今呢?保温杯常伴左右,
啤酒里也开始偷偷地泡上了枸杞。
不知不觉,我们对早餐越来越挑剔:
健康、营养成了首要考虑的,
味道好、色泽美观屈居第二、第三,
就近,顺路,精致,实惠等
都是影响我们挑选早餐的重要因素。
▲ 有荤有素
一盅两件,吃乐无穷
——
好好吃早餐,就是好好爱自己。
在朝九晚五的路上,一份好吃的早餐,
也就是一份阳光、欢乐的好心情。
现在,我们吃早点,不搪塞,不敷衍,
而要精挑细选,伺候好心和胃。
周一到周五,上班的队伍浩浩荡荡,
“过早”成了一项精彩的奥运竞技项目。
街道上,迷离恍惚的一张张面孔盯着早餐店,
行色匆匆的步容朝着散发热气的蒸笼逼近,
“老板,一份饺子,一杯豆浆,两个烧麦。”
话音未落,开胃早点就到手了。
▲ 陈小牡绘画。欢吃烧麦、豆腐花
粤式早茶,一个月不吃重样的
——
匆忙,快速、高效的早班队伍,
在全国各地轮番上演“抢早点大战”。
队伍走到武汉,就是风风火火的“过早”,
鲜美的热干面,爽口的豆皮,
甜柔的米酒,酥脆的面窝……
和武汉人一样,“过早”也有性格,
不吃个汗流浃背,酣畅淋漓,就不够味。
队伍走到深圳呢,就斯文了许多,
虽然同样匆忙,但这里的人
对步容和早点都十分看重。
吃有吃像,走有走像,有模有样,
相比武汉的粗犷酣畅,深圳要精致温和。
▲ 不厚此薄彼,也欣赏江湖气
拿早餐来说,
在广东这不叫过早,叫早茶。
平时“随随便便”应付的早餐,
一下子就“正襟危坐”起来了。
在广东,早茶的种类是特别丰富,
平时一个月吃下来,可以不会重样。
虽是早茶,吃起来也很讲究。
常常是三五好友,相约上茶楼,
就坐后,摊开报纸,刷下抖音,
一壶普洱,三两件点心,
一个闲适的上午就可以打满分了。
▲ 广东人比较养生
“得闲饮茶”,有空一起喝茶
——
广东人的一天从“叹早茶”开始,
叹,即享受,但也不限于享受,
更重要的是享受那悠闲、雅致的生活。
慢慢吃,慢慢喝,慢慢聊,
置身于热闹的茶楼而“心远地自偏”,
慵懒、悠闲、消磨着一个个上午,
用一顿早茶,消减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疲累。
有时,也全家老小齐聚茶楼,
长者先去“霸位”,晚辈尾随而至,
人齐了,就叫上一盅两件,
而后,烫洗餐具,相互斟茶,指尖叩谢。
▲ 茶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说到“指尖叩谢”,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记不得是乾隆第几次到江南吃喝玩乐了,
反正是在一个茶楼,乾隆在喝茶,
他一时兴起,竟屈尊给随从倒茶,
随从们吓得裤子都要掉了,但不敢行跪拜礼,
—— 担心暴露乾隆老头的身份。
就在随从们“无地自容”的时候,
其中一个随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
作屈膝状轻扣桌面,以示跪拜磕头。”
后来,这一手势就演化为饮茶时表示感谢的礼仪。
▲ “秀色可餐”
谁是你心中的“王牌早茶”
——
茶楼上,热闹非凡,大人们指点江山,
小孩则专心挑选喜欢的点心下口。
在茶楼一来二往,总是能碰见熟人,
所以也会热情地招呼过来,
坐一坐,喝一喝,聊一聊,
街坊邻里的,满满的亲切感。
然而“早茶”花样繁多,谁最具表性呢?
是蒸笼里美味可口的点心?
还是晶莹中透着微红的水晶虾饺?
是外皮内肉,头点蟹子的干蒸烧麦?
还是蓬松雪白的叉烧包?
抑或酥皮蛋挞、香芋卷、豉汁凤爪?
好吃的早茶的那么多,
怕也只有亲自品尝了,才能分出喜好来!
▲ 总有一月,要把粤式早茶吃个遍
闲适惬意的早茶时光
——
一盅两件,一份报纸,一个上午。
精致的蒸笼里的,点心小巧可爱,
闲谈对话里,有尊老爱幼的美德,
淡茶搭配甜点,饺子蘸花生酱,
悠悠然,又是美好的一天。
散漫而悠闲的时光在早茶里,
温馨而幸福的味道在早茶里。
惬意而舒适的生活在早茶里。
早茶就是这么一种令人留恋的味道!
甜美、酥软、爽口、脆滑……
早茶时光仿佛被裹进了食物,
又在透着香气的晨曦里,袅袅升腾!
在“除却巫山不是早茶”的味蕾里,缠绵不休!
▲ kinYip绘画,就爱着人间烟火
· 今日互动 ·
---
早茶(早餐)最喜欢吃什么?
(今早去吃点好的)
---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礼有节微杂志编辑
暂不支持转载,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