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来自Anna Parini
我有个同学是江西宜春的,昨天同学们都在笑他。因为宜春出了这么一个事。
宜春市老年大学的一个学员说:他建议鼓励市民主动申请放弃领取养老金,“2020年1月起,对仍旧不主动申请的个人采取直接划扣社保金的办法,列入黑名单,并移送公安机关严肃处理。”
“我市市民要多为国家想,现在养老金紧缺,大家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国家,对于这种只顾自己利益的行为,却不为国家考虑的个人,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资格,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建议没收财产,直接驱逐出境。”
哈哈哈哈,神经病吧。
这个老同志因为觉悟太高所以成了一个笑话,说明觉悟这个东西不是越高越好。
觉悟这个东西只能自己玩,作为一个社会,它所有的规则都是按人群普通的能力和道德标准来设立的,规则要是建立在人人都是这位老同志这样的高度,社会就乱套了,因为老同志骨骼清奇,不是常人。
而他的觉悟高的另一面其实是恶。
他要求所有人达到一个不合理也不合法的目标,把它美化成信念,如果有人不服从,就可以法办,开除国籍。这已经不是觉悟高了,这是砸毁法制的反社会恐怖主义。
要他这么说,岂止是养老金啊,我们应该为国家做更多贡献啊,油价也可以多涨涨,高速过路费应该也要翻一翻,房价也翻上一翻,看病应该更贵,教育不应该有义务9年,这样国家富强,我们才会有稳定安宁的好日子过。
别当笑话,这种觉悟之恶在生活中是常见的,虽然看上去并不那么极端。
比如很多公司领导都喜欢讲觉悟这个词,认为觉悟高的员工应该一切以公司出发。
有个小朋友说,他们公司基本上没有休息天,很多培训搞活动都安排在休息天,没有加班工资的。有一次,临时通知他参加周末的一个活动,他因为事先已经安排好了,就拒绝了,然后就被穿小鞋了,大会小会说他没觉悟。
还有个小朋友说,领导开会时常说:公司这么多产品和活动,有的人从来不在朋友圈转,好像公司和他无关一样。看看你们朋友圈转的什么东西!吃吃喝喝,晒娃,美照,谁要看啊!你是不是公司一员?
每天朋友圈全部都是一模一样的广告图,公司大事小事都要求发朋友圈,甚至直接下行政命令要求发,最搞笑的是,异地项目也要求发,天天刷屏,大家都限购呀!问题是我们工作交流软件是钉钉,微信是纯私人的社交软件,严重侵犯个人权利吧。还有,最喜欢下班和周末搞培训,甚至直言不讳“不要用工作时间搞培训,要用私人时间&我们公司从来没有加班一说”,拜托!培训不是工作的一部分吗?劳动法规定的时间之余既不肯给钱又不肯给调休凭什么要求我工作?
还有的公司今年开始,时不时有要求转发朋友圈或群,截屏上传按部门做统计,并计入绩效考核。
要求员工朋友圈转发都是轻的,有的公司要求微信头像都要按他要求的设置。
有个小朋友连续加了好几个星期的周末班,好不容易休了一天,就出去玩了,把玩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领导看到了把他玩的照片发给他的部门经理,说:你看,这么忙的时候他居然还出去玩!
有个人说:我老公公司所有的考试培训都安排在周末,我们又是周末夫妻,所以一旦有考试,孩子就两周看不见他爸。
这些都是要求员工觉悟高,员工觉悟高了,老板觉悟才可以低啊!可以任意占用员工休息时间不需要支付加班费,可以侵占员工私域,而不觉得抱歉。
好的公司也有:我们公司员工周末属于失联状态。劳动合同不是卖身契,员工在任何时候和公司都是平等的,超额占用时间要有超额的回报,任何一方的不对称付出对双方都有害。
虽然人类社会不是机械冷漠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遵守基本契约的基础上才能谈命运共同体。
百度对“觉悟”的解释是:
觉醒之义。就是对事物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一个人觉悟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动地参与自身及社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最终决定其社会活动效率和成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觉悟就是态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沉浸在什么对自己有利不觉醒,觉醒用杭州话来说是弄得拎清,尊重规则,了解人们信念的点在哪里。
就说这世界杯,阿根廷干掉了尼日利亚,惊险进16强。梅西进了球以后全世界都夸他,能够在这种决定性的比赛中挺身而出,在球队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拯救球队。
他当然有信念有觉悟,但这个信念如果没有职业联赛的规则来呵护,光跟他谈觉悟,为了阿根廷,所有联赛都是免费表演赛,会有今天的梅西吗?
你不尊重规则,光谈信念,那个不是信念,那个是骗术。
对了,我想起这我们这个在宜春的同学上一次被嘲笑是很多年前,那时他们市出了一句口号:宜春,一个叫春的城市。
相信有一部分读者已经看到改版后的微信订阅号页面啦,在茫茫文海之中如果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可以点击下图右上角三横,就回到原来的版面,置顶就更好啦!
?
前三天文章
不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会看不见我呀!
点击阅读原文BY /本文排版: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