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必然发乎于情,徐志摩的丰富感情历史对他的文学创作确实影响深远。
轻轻地来,
轻轻地走,
没带走一片云彩。
真正让他觉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
是陆小曼。
陆小曼天生聪慧,
6岁随母赴京依父度日,
9岁到14岁在北京女子中学读书。
15岁那年,
陆小曼转入北京圣心学堂,
十六七岁已通英、法两国语言,
还能弹钢琴,
长于绘油画。
学生时代的陆小曼,
初露魅力。
在学校里,
大家都称她为“皇后”。
或给她拎包,
或为她持外衣,
而她则高傲至极,
对那些人不屑一顾。
在这三年中,
因为当时翻译不仅仅把对方的话译出来就算了事,
还须随机应变,
1922年(20岁)陆小曼离开圣心学堂,
与王赓结婚。
丈夫王赓是父亲的得意之选,
是个典型的高材生。
陆小曼好动、爱玩,
结婚半年之后,
俩人不合就已经是个事实。
后来因为一场舞会,
陆小曼对王赓彻底失望,
王赓不仅不让她参加舞会,
还当着很多人的面说:
“你是不是人,说定了的话不算数。”
一气之下,
陆小曼回了娘家,
告诉父亲她想离婚,
父亲听了之后,
也同意了她的离婚。
其实,
早在离婚之前,
陆小曼就和徐志摩好上了。
小曼想去玩时,
他就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
他就说:“我今天很忙,叫小曼去陪你玩吧。”
就这样,
他们游长城,逛天桥,到来今雨轩喝茶,去西山上看红叶,忙得不亦乐乎!
小曼喜欢打牌,志摩就陪她打牌;
小曼喜欢听戏,志摩就陪她听戏;
这样你陪我,我陪你,
就在她准备离婚前夕,
考虑再三,
为了爱情和自由,
陆小曼选择了流产。
如此,她才有了嫁给徐志摩的机会。
大婚非常气派,
当时的社会名流几乎全部都到场了,
胡适当介绍人、梁启超当证婚人。
最让人惊讶的是梁启超的征婚词,
梁启超说:
“陆小曼,
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
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
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在结婚的喜庆背景下,
但梁启超不愧是大师,
正如他预料的一样,
陆小曼真的把徐志摩累死了。
徐志摩为了娶到陆小曼几乎得罪了所有人,
但他们仍然奋不顾身。
婚后他们有过一段短暂的恩爱,
徐志摩对她格外宠爱,
甚至睡觉都是徐志摩抱着她上楼,
这让徐志摩的母亲很不高兴。
但他们俩慢慢也有了很多矛盾,
1931年,
为了赚钱养家,
但陆小曼并不体谅,
还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
欲由南京搭乘飞机去往北平,
为11月19日林徽因在协和礼堂做的演讲捧场。
孰料当天大雾弥漫,
难辨航向,
机上人员全部罹难。
徐志摩穷尽一生追求的灵魂伴侣,
终于榨干了他的生命。
徐志摩死后,
陆小曼为了麻醉自己,
更难以摆脱鸦片的习好,
后来的三十多年里,
尽管陆小曼说她对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
但她对待感情,
决不三心二意。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纵观陆小曼的一生,
难怪胡适说:
“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女人一旦成为风景,
那便不见得是夸赞了。
人生是自己的,
难得的是活出个自己,
离了徐志摩,
陆小曼还是陆小曼。
貌美如花,多才多艺,
指指点点,于她又有何干?
—— END ——✎
石榴视界
用 文 字 温 暖 人 心 |
喜欢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