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刘若英《后来的我们》:十年前的你们,后来怎么样了?
日期:2022-04-21 03:32:54 作者:船长 来源:文艺 阅读:

刘若英《后来的我们》:十年前的你们,后来怎么样了?

  “ 愿有后来人,不负你真情。

  △刘若英

   

  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今日上映,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因《后来的我们》、《爱了很久的朋友》《我们》等几首扎心的电影歌曲刷爆了各大社交媒体。

  《后来的我们》讲述了一个包含了爱情、生活以及时光的故事。

  故事跨越了漫长又短暂的十年。

  ▲  电影《后来的我们》片段

  十年前,初到北京少年林见清,遇到了少女方晓小。此后相知相恋,在北京这个繁华也冰冷的城市中相互依偎着往前走。

  还没尝过人间冷暖的两个人住在逼仄的房间里,吃着没有营养的食物,工作上也毫无进展。

  那时候的日子真是艰苦啊,但他们不怕,怀着一股初生牛犊的气势,哪怕处处碰壁也咬牙坚持着。

  林见清的愿望是努力赚钱,许给方晓小一个温暖的家。

  方晓小虽然嘴上说着,一定要嫁给一个北京人,其实心中全是这个穷小子林见清。

  生活搓摩,沉浸在赚钱这个愿望中的林见清变得世故、圆滑。他与方晓小争吵的次数变多,沉默不语的次数也变多。

  最后,这两个相互扶持着度过最艰苦时光的人分道扬镳。

  十年之后,他们再度重逢,生命中的所有变化都如此明显,当初青涩的少年少女早已长成了另一种模样,这种变化是无奈的,也是无可抗拒的。

  这其中也没有谁对谁错,因为那变化就是生活和阅历,更是时光荏苒本身。

  后来的他们,最终也没能回到曾经。

  显然易见,这部电影的片名是映照了刘若英那首《后来》。

  整部片子也充斥着刘若英一贯的风格,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大的情节冲突,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平淡中带着深入骨髓的情感,轻而易举就能教我们流泪。

  刘若英自己也说:

  “在我的电影里面,没有第三者,也没有谁出车祸,谁怀孕或者癌症,我就是希望表达纯粹,两个人的关系,走到了某一个点会突然之间觉得不快乐。

  因为两个人不会永远都腻在这个房间里,还是要出去面对外面的世界、生活的压力、梦想的破碎,甚至年龄的增长。”

  是啊,最终的一切还是要归于时光,曾经那些热烈的、激情的,以为会永垂不朽的,总会随时光慢慢走远,再也追不回来。

  这部电影是刘若英的处女作,也是她对自己这48来年人生的一次总结,在快知天命的年纪里,她用这部电影为自己的半生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光交替,刘若英这些年来,就如她笔耕不辍,写下的那些文章一样,有变化的地方,也有没变的地方。

  △刘若英在演唱会上唱起《后来》崩溃大哭

  一世得体

  阿信曾经说过:

  “在刘若英的灵魂和为人处世里,有一个很强烈,很巨大的部分,你会非常认同,而且崇拜那个部分。”

  旁人问那个部分指什么,阿信回答:

  “得体。”

  而这份得体,源于经年累月的良好家教。

  刘若英的父母在她两岁那年就离了婚,所以她从小就与祖父母一起生活。

  祖父毕业于黄埔军校,与胡宗南、陈赓等人是同学。

  ▲刘若英全家福

  祖母是她口中:“她走路,还是要把腰杆挺得笔直。在重要场合,她绝对要穿旗袍,绝对要穿有跟的鞋,”这样一位从旧时光中走来的名门闺秀。

  ▲刘若英与祖父

  深受祖父母影响,甚至孩童时的梦想就是要成为“刘太太(祖母)”的刘若英,即使在成名之后也没丢失掉他们曾言传身教给她的这份教养。

  刘若英刚成名的时候,台湾的娱记很疯狂,最喜欢抓拍明星的丑态窘状。

  一天早上,刘若英刚起床就有人敲门,开了门才发现是两个娱记,他们没说一句话,举起相机就对着刘若英疯狂地拍照。

  可拍了几张他们就走了,因为即便刚起床,刘若英也是衣着干净,发型整洁,根本没有他们想要的“糗态”。

  不止是让自己的生活得体,对人对事她都将这一份得体展现的淋漓尽致:

  她会在每一场演唱会上无数次的向台下的观众九十度鞠躬;会仔细收着粉丝送给她的礼物;面对根本不认识她,可还是凑热闹来要签名的路人,她也会很耐心的边打趣边签名。

  她也有助理,可总还是会自己拉箱子,拎包,力所能及的事情绝对不会让助理来代替;她也会喝醉酒,不过醉到站都站不稳了仍会对帮忙的人认真道谢……

  这就是阿信口中的得体。这也是为什么,在娱乐圈中并不算漂亮,也不是最特别的刘若英能够一直得到许多人的喜爱。

  人们都说她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其实哪是什么舒服,只不过是她融入骨血的这份得体,是这份得体塑造出的风格气质使然。

  我的志愿

  出身于如此体面的家庭,刘若英自当是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享受最好的资源,家中长辈也早已给她规划好了一条“精英”路线。

  这种人生固然能够轻而易举的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定是去实现自我,在清楚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之后努力地为此奋斗。

  刘若英呢,十几岁时便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她渴望表达感情,通过音乐。

  但她的这个想法一开始并没有得到一直以来都很疼爱她的家人的支持。

  当得知她要去美国学习音乐时家人极力反对,可刘若英异常坚定,甚至只身一人去了美国。

  在美国求学的日子里,刘若英过的不再是“娇小姐”的生活,她会去餐馆洗盘子,也会在唐人街推销床垫,既要上学又要打工。

  从小根本没受过这么多苦的刘若英也曾想过“干脆回家算了”,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那时不满二十岁的少女因为生活艰难,在异国他乡的街头无数次留下过泪水。

  此后再提起那段日子,刘若英也会感叹,“不知道从哪来的那么大的勇气”。

  之后终于学成归家,并在机缘巧合之下签入滚石音乐,拜入陈升门下。

  ▲刘若英与陈升

  签入滚石之后,因为长的并不出色,公司没有安排她立即出道,而是让她学习,更多的时候还是让她充当助理的角色——端茶、倒水、应付陈升所有的怪脾气。

  唱歌发片这件事,是在她打扫了三年半厕所之后才实现的。

  从十几岁离家求学,到成功成名,刘若英的这条实现自我之路,走的漫长又艰难,但绝对踏实。

  所以后来,当她如初春的花朵般绽放之时,属于她的那阵清风也徐徐吹来。

  ▲《少女小渔》剧照

  1995年,毫无表演经验的刘若英凭借《少女小渔》这部电影获得了亚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

  此后,陈升的工作室中少了一个端茶倒水的助理小妹,多了一个年轻的亚太影后。

  随之便是唱歌发片,获奖无数,终于成为“天后”级人物。

  一个人在坚定的走在实现自我的道路上,成功必定是自然而然的。

  毕竟最初,也是最艰难的那一步她都能找到并且勇敢的迈出了,其余的小阻碍还算的了什么呢。

  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网上有很多关于刘若英与陈升的爱情故事,人们将故事讲的离奇又生动。

  许多不明就里的观众因此感动的流泪满面,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故事都是杜撰的。

  “外界说我和师父之间的感情确实是误会,陈升不是我的爱人。

  如果我来解释我跟陈升之间的情感,我认为侮辱了师徒的关系,那是对我师父不敬的事情。

  我爸爸曾感谢他,因为我爸爸觉得,他没有当好父亲,可是陈升做到了。

  刘若英与陈升的关系被过度解读,传的沸沸扬扬,一些媒体不经核实就添油加醋的宣传,本来秉承着清者自清原则的刘若英还是坐不住了。

  2010年,刘若英将最开始传播这个故事的人告上了法庭。

  “很多事,可以不在意外界的眼光,但有些误会,別人总等着你解释。解释了,还是有人选择相信他们以为的版本。

  真相是师徒情,除了徒弟敬爱师父,没有大家期待的浪漫情节。我必须行动。因为你们欠我一个师父。”

  刘若英的爱情故事绝对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精彩跌宕,可她从来都像个少女,永远将情字放在第一。

  就像曾经因为自己的一份热爱,便不顾家人反对去做艺人,去吃了很多苦一样,刘若英无论何时都对爱情有所期待。

  她一度成为朋友口中的“干物女”,世人眼中的“大龄剩女”,自己也曾说过:“我可能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但内心还是从不放弃爱情,即便在经历过几段感之后,在“恨嫁”过又觉得自己一辈子都结不了婚之后,还能露出如少女一般的笑容,大方的又娇羞的向众人宣布,“我结婚了。”

  ▲刘若英与钟石

  2011年,刘若英与圈外人钟石结婚。那一年她41岁,已经是世人口中的黄金剩女。

  婚后,她减少了工作量,人们说她是为了爱情放弃了工作,可却恰恰相反,结婚后的刘若英读书,写作,现在甚至拍起了电影,活的依旧精彩。

  她的家中有两个书房,平时在家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她与先生在各自的书房忙自己的事情。

  “幸福不可以依赖在另一个人身上,即便你结婚了,有一个伴侣,你也不能把你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人应该是,你很快乐,和另外一个人一起也很快乐;

  而不是说我很悲伤或者是孤独,你要他来解决你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问题。”

  刘若英最大的优点就是她拥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能接受世俗,也能享受孤独。

  这样一个人注定会遇见与她相同的灵魂。

  刘若英问过丈夫,娶了这样的自己会不会觉得很亏,先生回答,就是因为你如此丰富有趣,我才会娶你的。

  “我们窝在沙发里,我的头枕在他的腿上,他的胳膊接着我的肩膀。读到两个人都有触动的地方,我们就停下来,交流心里的感受,说说各自的往事……

  经常读着读着、说着说着,窗外的天空就黑了。看着窗外的灯一盏盏亮起来,我们真的有一种相依为命、地老天荒的感觉。”

  真正好的婚姻,必定是拥有独立的自我也接受另一个不同的你。

  后来的刘若英啊,有了很多变化,找到了安稳的家,变得更洒脱自如;当然也有没变的地方,她动情时依旧泣不成声,安静时仍然清清淡淡。

  人生早已过半,刘若英一直在勇敢向前走。

  影片的最后,林见清问方晓小,如果当初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就像林见清一样,许多人都会不止一次的想起当初,但是这世上最虚幻的就是这“如果”二字了。

  我们永远回不到当初了,有的是后来。

  但也不必惋惜,我们所有的经历都是时光的历练,所有的后来,也都是我们该得的后来。

  如同刘若英一样,时光荏苒,她的这些变化与不变化都让她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这部电影,是她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她在向你们提问,她想问问曾经那些听着她的歌流过泪的人们,后来的你们怎么样了?

  是不是依旧如初?

  是不是在这一路上丢掉了许多东西,丢掉了许多人?

  是不是伤过痛过后,又爬起来往前走了?

  是不是,仍然勇敢?

来源:淘漉音乐(taolumusic)

  联系QQ: 3067402679

  投稿须知: 注明为原创或选摘、摘录等(若不注明责任自负),并注明联系方式,本平台不设稿费,文责自负。

  底下有评论,你参与了吗?

  【文艺】杂货铺子

  三店又开张了

  扫以下微信进去逛逛吧

  注明“我爱铺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刘若英《后来的我们》:十年前的你们,后来怎么样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