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可以注销了,你舍得吗?
作者:躺糖(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转载请加fushunamei
富书主播:宇夕
主播荔枝号:夏宇夕(FM1816582)
大二时因为社团缘故,我接触到了一位知名企业家,聊了几句,深感投缘,便互相留了电话,我非常激动,以为自己挖掘到了很重要的人脉资源
后来,我想去这位企业家的企业实习,给他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没回
打去一个电话,结果只被回复了两个字:没空当时真的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自己是有多天真,一个穷学生,和人家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哪怕我给人家发了100条短信,听完他每一次演讲,他的资源也不会白白流到我这里
人脉也是等级森严的,所谓有效的社交,一定是势均力敌资源匹配眼光一致,能看到共同的利益前景,有来有往
然而,不少人却沉浸在无效社交中,整天流连于各大饭局,厚着脸皮和牛人加微信换名片,仿佛这就和牛人搭上关系,从此脱胎换骨
你没实力的时候,别人也不情愿在你身上花太多时间,好友要求根本不会被牛人们通过;递上名片,转身就会被认为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扔掉
桃李不语,下自成蹊,打造自己,就是打造人脉
01
很多人沉浸于无效社交中,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从心理学上说,社交的本质有两种:一种是共情社交,另一种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指的是为了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是有共同的兴趣等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譬如我和你都喜欢篮球,无论大家有钱没钱,即便你是百万富翁我是乞丐,能聊得来NBA就是好朋友
功利社交,则是以经营人脉资源为目标,这种社交,本质上只是某种意义上的 交换关系,所以基础必须是双方都有对等的价值关系
你想吃我的苹果,OK,请把你手上那只梨给我
然而,不少人总爱犯的错误,就是把这两种社交混为一谈
最常见的,就是不少人总要求共情社交的朋友,为自己去做功利社交朋友的事情
比如:
有朋友是学英语的,你找她帮忙翻译论文,哪怕别人熬了几个通宵,你也只说了一句谢谢;
朋友到国外旅游,你想让她帮你代购,有人提醒你要给点跑腿费,你一脸不解,我们是朋友还要算钱?
有朋友是设计师,你想让他帮你免费设计个名片,他拒绝了你,你还不太满意:不就是往一张图上加点文字吗?
因此,中国人最习惯做的,就是先和别人打造共情社交,和别人称兄道弟,自以为关系亲密,然后再向他提出功利需求,这样他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真把人家当成傻子吗?
作为共情类的朋友,你难过的时候,朋友可以开导你;你无聊的时候,朋友可以陪伴你;你开心的时候,朋友可以陪你一起疯
但是,当你提出功利需求,本质上是寻求资源交换,如果你的资源不够好不够多,那你就是索取方,最后只会成为对方的负担
没有谁能够容忍对方一味的索取,如果你不能提供相应的价值,那友谊也会无疾而终,所谓的社交,也会沦为无效社交
朋友阿来正在创业,有好几次手头紧张,都来找我借钱,每一次都认认真真地写下欠条,写明还款日期应还的本金和利息,还注明了身份证号码
我们认识十几年,我对他的人品也是非常信任,总觉得他这一套多此一举,但他每一次都是这样认真对待,最后钱也及时归还
后来他才和我说:你收不收利息,是你的事情,但我不能不给因为借钱给我,并不是你的义务,这份情,我不能不还
因为他始终铭记着社交中的边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分得很清楚:
对待共情朋友,只能提出共情类需求;当你们涉及功利性交往时,你必须以功利社交的方式和对方沟通
02
只有优秀的人,才谈得上人脉
人脉广,并不等同于有人脉你认识的人多,并不代表这些人会在危急关头伸出手来拉你一把
人脉的本质,在于互利互惠的共赢,基础在于你的被利用价值你可利用的价值越大,人家越愿意帮你
作家李小墨就明确指出能力是1,人脉是后面0,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零也没有意义
当你的能力地位资源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你所做的不过是无效社交
因此,只有优秀的人,才谈得上有人脉
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网易老总丁磊设宴邀请一大群大佬吃饭,京东刘强东腾讯马化腾小米雷军都是座上客,但唯独马云被排除在外,不被邀请
众所周知,阿里在各个领域都和这些大佬有着直接竞争,不被邀请也很正常,但这对马云来说有何关系?
不被邀请的马云,依然是那个首富马云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被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会见的第一位中国商人
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实力才是硬道理,只要你有实力,永远不会缺朋友
反面例子,无疑曾经名噪一时的央视记者芮成钢,他当年曾和不少世界名流称兄道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然而,他再怎么厉害,充其量只是一名英语流利很有才华的优秀记者,能和那些名人称兄道弟,只不过是他背后的央视在支撑
只是,芮成钢却错把平台带给他的声望当做了自己的个人实力,如同皇帝身边的看门护卫,王爷和大臣们对他们客气一下,给点银子让他们帮忙通传消息,就自以为高过王爷和大臣,甚至以为自己是皇帝
到了最后,一旦没有了平台的光环,也就是被踢出朋友圈的时候了
芮成钢锒铛入狱之后,他的那些名流朋友通通不见了踪影,曾经围在他身边的小伙伴也是一哄而散
毕竟,就像作家杨奇函说过的那样:50元的人民币设计得太好看,也不如100块更招人喜欢
03
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脉
由此看来,做一个穿梭于各种饭局中的交际花真的毫无意义,他们所辛苦经营的人脉其实一文不值
不少人,却痴迷于这样的无效社交之中:
流连于饭局酒桌KTV桑拿房,和别人喝得迷迷糊糊称兄道弟,后来有什么事想去找这个哥们帮忙,人家一脸疑惑:我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熬夜通宵在各个微信群里,大佬们一说什么就马上跟进回复,后来有事想和大佬详聊,加了好友申请却迟迟不被通过
挤地铁流连于各大讲座,见过了不少牛人,自以为和他关系密切,但上去想要签名,保安还是会拦着你
认识不等于认同,很多社交并没有什么用,看似有了对方的电话,要帮忙的时候还是不会帮你谁会愿意帮助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因此,与此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那些伤身体又没效率的应酬,还不如多看几本书用心提高自己
情感作家源靖曾经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大学时他还是默默无名,是一个放在人群中都不起眼的小男生
周围的同学,对他不冷不热;鼓起勇气向心仪的女生表白,结果被直接拒绝
毕业之后,他走上了写作这条道路,先是下苦功夫考到了心理咨询师,又笔耕不辍,最后终于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这时候,曾经对他不理不睬的同学们都围了上来,向他请教情感上的问题那个拒绝过他的女神也主动给他发信息:怎么当时我没发现你这么优秀?
对此,源靖感慨:你知道这些年来,我下了多少苦功看了多少书见了多少人,才把自己打造成这个样子吗?
就像那句流行语,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但想让别人高攀不起,从来不是靠嘴说说就行的,而是努力爬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才能让人高攀不起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独立优秀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打造自己,就是打造人脉
04
别让无效社交,毁了你的人生
记得大学刚毕业时,我也非常迷茫,总觉得初出社会,必须打造自己的人脉,因此像盲头苍蝇一般参加社交,但凡有什么线下活动,我都会尽量去参与
这样过了一年,我貌似积累了不少人脉,但无论现场聊得再怎么热烈,我们一离开会场,此生就不会再联系
后来我才慢慢懂得,我们自以为人脉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但是我们真正的救世主,还是我们自己
岭深常有蛟龙,梧高自有凤凰栖,只要自己不断进步,总能拓展出属于自己的圈子.
现在大家正年轻,充实自我才是正道,又何必急于一时,拓展所谓人脉?
其实不仅如此,我们还总爱把无效社交当有效
所谓的人脉,说到底还是彼此价值的互换,就像拿钱买东西那样天经地义,你没钱,凭什么人家要把东西给你?
真正的人脉,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可你怎么样才能被人认可?
最有效的办法,永远是好好经营自己
因此,在你还没有足够优秀时,先别花太多时间去社交,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自己的技能
只有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全心提升自己,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这么大
作者简介:躺糖,富书签约作者,90后情感老司机,千万阅读量爆文作者,写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情感职场商业文艺,爱以写稿佬自嘲,现居广州,对这个世界全程参与,冷眼旁观,微博@堂堂唐哥,知乎@躺糖,豆瓣@唐汤堂糖本文首发富书(ID:zhongchoudushu),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