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丨誰最中國
頭圖|羅寒蕾繪畫作品
其餘圖片丨來自網絡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晨色清明之时,思绪尚未清明,朝阳映在床畔的山水屏风上,光影明灭,如云山雾罩
金色光影之中,美人从梦中醒来,鬓发如云,香腮如雪,云雪飘忽
罗寒蕾绘画作品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香远益清,如出水芙蓉
慵慵懒懒的春日,也变得静日生香
罗寒蕾绘画作品
这首温庭筠的菩萨蛮,历来被解释成各种版本小山,有人称是女子所画的小山眉,形如小山,眉含青翠;有人称其为枕前的山水屏风;还有人坚持小山为女子重叠如山的发髻
或许是因为,美,总是可以让人想入非非的
所以无论哪一派的说法,小山都还是一个美的意象蹙眉含烟,或是卧看山水,抑或是云鬓交缠,都是美的
罗寒蕾绘画作品
她们为悦己者容,也会为取悦自己而美
春日,尤甚
罗寒蕾绘画作品
黛眉
红楼梦中,宝玉为黛玉取字,见黛玉眉尖若蹙,便杜撰一句,西方有石为黛,可代画眉之墨,送与黛玉颦颦二字
石黛为青黑之色,磨墨可画眉,其色淡雅至极,也古典至极
每每看到此处,便总觉得黛眉当是世上最好看的眉色翠如青山,下面是明眸剪秋水,山水相宜,温柔款款
画眉石
而其实,在古代,女子所画之眉,意义远非黛眉二字女子画眉,好比男子做诗,轻重缓急,诗脚平仄都是极有讲究的深一点,浅一点,长一分,短一分,都是不一样的容颜,不一样的情意
描眉
若是遇着一个良人,闺阁之间,夫妻二人,描眉之乐,更是甚于其他汉代张敞,怜惜妻子眉角受伤,每日都要为妻子描眉,便是误了上朝也在所不惜传言向有人奏请皇帝此事,张敞的解释却是,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画眉事小,夫妻之情却是更深
多少女子曾心愿,能有一人,同照一面镜,同画一道眉,一生一双人,同心到白首
玉纤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一句镜中嗔共照便是照见了多少缠绵的情事
"画眉深浅入时无"
娇香淡梁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花月镜边情浅妆匀未成
佳期应有在试倚秋千待满地落英红万条杨柳风
晏几道菩萨蛮
胭脂用尽的时候,桃花就开了
胭脂带着桃花的色,带着桃花的气
胭脂,是色气的桃花
胭脂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有浓丽的颜色,有馥郁的香气眼可观色,鼻可闻香换过来也是成立的眼可看得到香气,鼻可以感知颜色于胭脂而言,美是通感
晏几道这首菩萨蛮,美人娇香淡染胭脂雪,白肌似雪,粉面如春胭脂艳艳,将镜中点染得亦是香气满满在女子如桃花的面庞之上,一层薄薄的胭脂,便是一页薄薄的春光
在女子对镜的妆容里,胭脂其实已经可算最后一步了
青丝已绾成最合宜的发髻,插上了簪钗,眉已成,鬓已裁,粉面妆容只欠一抹红晕
据妆台记云:美人妆面,既傅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前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魏晋女子妆容
胭脂的种类也日渐繁复,有了诸多颜色之分
石榴娇,大红唇,小红春,淡心红,圣檀心,露珠儿不难想象,这诸多胭脂一起罗列开来时候,应该与现代女子的口红收藏也无异了
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古今的女子们,她们都不过勾一抹薄薄的红,便可得整日的快乐,这便是女子她们实际是世间最容易满足的
悦人最终仍不过是为了悦己,都不过是为了在这个世间留下一抹美的痕迹
绾青丝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以簪结发,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男子二十岁弱冠,需要束发带冠,也可以谈论婚嫁之事了所以,绾青丝总是有不一样寓意的
罗寒蕾绘画作品
东周列国志中有这么几句,二八深闺不解羞,一桩情事锁眉头鸾凰不入青丝网,野鸟家鸡总是愁
青丝谐音情丝,喻指少女
天真少女不知愁未曾绾起青丝的时候,也是未曾入情网之时
待做人妇的时候,长辈往往会给年轻的新妇梳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堂梳发之时,她们怀着一份美好期望:愿二人结发为夫妻,此生便是恩爱永不疑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在古代,日常人们对待头发会有一种仪式感,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云鬓花颜之间,或是钗,或是笄,或是簪,或是步摇等,都有不一样的风情因发的独特之意,情人之间,多有以梳钗或是簪子为信物的
所以绾青丝,亦是挽情丝
贴花黄
读木兰辞时,看木兰代父从军时的果敢,看她军营十二年的坚毅,人们总是快忘记木兰是个女儿郎,直到她穿上旧时的裙裳,像一个平凡的女子,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才惊觉,原来木兰也还是个女子
贴花黄,如今已经不再盛行,但曾经却是极受追捧的
久负盛名的落梅妆,便也是一种花黄
相传寿阳公主在梅树下休憩,风吹梅花,一朵落于她的额上,久洗不去,成为梅花之印,反而为公主添了另一份美宫人见此,纷纷效仿,一直到唐五代时期都十分流行
电视剧武则天中的梅花妆
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也有记载,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连蜻蜓翅羽都可以被用来作为花钿果真为了美,自古女子都如是
罗寒蕾绘画作品
春风不及花月长,芙蓉不如美人面
春日里的美人,更胜六月芙蓉
美人,便该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