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亿90后在半夜两点糟蹋自己
日期:2018-03-20 13:00:31 作者:谈心社 来源:谈心社 阅读:

一亿90后在半夜两点糟蹋自己

  躺在床上不睡觉,羽化登仙不用药。

  现在90后的睡眠状况,到底有多糟?

  一份针对全国20多个省的《2018年中国的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显示,满分100分,90后的睡眠均值只有66.26分。

  调查中,有六成人存在睡眠问题苦涩睡眠”占29.6%,“烦躁睡眠”占33.3%,“不眠”占12.2%,理想的“甜美睡眠”仅占5.1%。

  据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有约1.74亿90后,按照这个比例有约一亿90后,都睡不好觉。

  有人开玩笑,“熬夜对身体不好,所以我建议通宵。”

  很多时候不是不困,只是觉得如果就这么睡了,好像是种浪费

  熬夜是健康的不定时炸弹

  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可不等到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刻,很多人仍心存侥幸地沉迷深夜时光

  海口一个女孩,总是感觉眼睛热热的,爱流眼泪,滴了眼药水也没用。

  她经常熬夜玩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经医生诊断,她得了干眼症。这种病可能发展成眼睑缘炎,严重者甚至失明

  长期熬夜伤的,却不只是盯着屏幕的眼睛。

  武汉一男子为了追剧,两天三夜不睡觉。几天之后恶心、头晕,一头栽倒在地。

  他发现自己听不到声音了。到医院检查之后,被诊断为左耳突发性耳聋。

  医生说,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内耳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听力,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大多都经常熬夜。

  就像是在身体里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平时可能并不觉得健康受到了多大的威胁,但熬夜多了,它说不准哪一天就会爆发,毁了你的生活

  过年前夕,广东省一家医院还收治了一个仅有24岁的脑出血病人。

  他经常熬夜,感觉头昏脑涨,一天下班回到宿舍感觉要丧失意识之前,用尽力气给表弟发了条短信求救。

  当表弟和救护车赶到其番禺家中时,陈立已完全昏迷———经诊断为致命的脑干出血,伴有轻度梗阻性脑积水。医生后来只能为其进行脑干血肿清除术保命。

  医生在为其进行手术 / 南方都市报

  美国《睡眠》杂志的研究显示,剥夺睡眠时间大脑会产生类似于脑部受到撞击时的化学物质所以晚上没睡好觉而头疼不是没道理的。

  TED演讲《一定要睡个好觉,有一个重要原因》中详细讲解了睡眠对于身体和大脑的意义

  在大脑紧张工作时,细胞空隙积累废物就会一直堆积,只有在睡眠时间,这些废物才能被清除。

  就像是做家务,我们会把收拾房间放在没有工作任务的周末,如果一个月不打扫,家里就会不适合居住。

  而若是长时间不清理大脑的废物,后果会严重的多。

  不仅仅是头脑清醒,各种精神疾病都可能找上门来。

  英国萨里大学的科林·史密斯教授曾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里描述了一项实验:26名参试者被分为两组,一组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另一组超过10小时,持续一周。

  一周之后,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睡眠缺乏组的受试者体内有七百多种基因功能发生改变,严重的还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

  这项研究认为,如果人的正常睡眠模式遭到持续的破坏,将会对身体各项机能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晚睡打卡修仙?

  熬夜只会让你堕入“魔道”,成不了仙。

  “舍不得睡”是种心病

  与失眠不同,很多人睡眠不足,是因为他们主动选择熬夜。

  白天的工作学习压力很大,心很累,大多数时候,又不会满意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所以总想着能在半夜偷点时间,找补回来

  好像只有熬夜的时候,才有自己的空间,才能感觉到一种满足感。

  但这种让自己内心满足的心理仪式是无用的

  2015年3月20日,安徽安庆,摄影师拍摄熬夜的年轻人 / 视觉中国

  首先,明明知道该睡了却迟迟不肯放下手机,是一种拖延的表现

  简.诺克在《拖延心理学》中 认为,拖延从根本上来说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复杂的心理问题

  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气急败坏小孩子一样“耍赖皮”:我就是要刷手机到困得不行才去睡。

  这样的做法会大大削弱一个人的自制力。

  更重要的是,它非但不能让人得到安慰,反而会加重焦虑

  第二天总有既定的工作日程,而前一晚的休息欠佳,精力势必会受到影响。

  惧怕第二天的到来,到了晚上接着用推迟睡眠时间来掩盖焦虑。力不从心的是,第二天如约而至时,自己早已没了力气承担晚睡的种种后果。

  “晚睡强迫症”纪实:2014年03月20日,四川省,小王和女友晚睡时习惯电脑看手机 / 视觉中国

  心理学中有种疾病叫DSPD——睡眠相位后移综合。这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强迫性晚睡,与失眠患者不同,DSPD患者入眠后,照样会进入深度睡眠。

  但对于需要按时工作生活的人,它就如绝症一般。

  这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病症。患者常常在工作日的晚上让自己少睡,但要在周末补回来。这样的“补觉”,却更加强化了睡眠相位后移。

  后果就是总比想象中更晚睡、也更晚起,早晨起床越来越难;长期缺觉,心脏供血不足、耳鸣、脸色蜡黄……整个人都不在状态

  并且在有记载的DSPS病例中,近半数患者还有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

  想“抛弃整个世界”的你,久久不睡,只能承认自己是世界的弃儿。

  多数年轻人的缺觉,还是得从调整心态开始

  如何应对晚睡强迫

  王小波有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于对自己无能愤怒

  道理都懂,但就是永远做不到。

  真正杀死人的不是心脏病或是高血压,而是不健康的心态引导的生活方式

  睡眠,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1、制止恶性循环,从早起开始

  调整时期,就算睡得晚,也要求自己七点起。因为白天精力不够自然能制止当天继续熬夜。连续几次固定了起床时间,就会让人把生物钟调到健康的状态。

  但这只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做法,正常的作息,不是困了就睡,而是要养成到点习惯性觉得困、想睡觉,从而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为了刺激自己,可以选择把一些有意义活动安排到第二天早上

  2、强制转移注意力

  睡前逼着自己关上手机、电脑,给自己五分钟,闭上眼睛,让脑袋处于空白状态。

  你可能会觉得百般无聊。但进入浅眠状态后,放心去睡就没那么难了。

  3、运动或者放松

  运动过后一段时间内会比较兴奋,但经过适量的运动后会产生需要休息的信号,对助眠有很大帮助

  4、学会取舍

  熬夜其实是一种用健康赊债的赌博行为。心里应该有一杆秤,可以衡量哪边的价值更高。

  晚上就是用来休息的,不要觉得“偷不到”的时间就是被浪费掉了。

  村上春树有篇超短篇小说《眠》。

  书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位连续失眠17天的全职家庭主妇

  “失眠起源于一个梦,梦里一个身着紧身黑衣的老人举着水壶往‘我’脚下不停倒水,而‘我’却不能动弹。”

  她看了一本有关睡眠的书,:“人这东西不知不觉之间形成自己行动思想倾向,而一旦形成便很难消失,除非发生非同一般情况

  换言之,人是活在此种倾向的囚笼里的,而睡眠恰是对这种倾向的偏颇加以中和,调整和治疗

  “我一个人闷在这小箱里,哪里也去不得”。

  那些晚上不肯睡觉,似乎要紧紧抓住什么东西的人,又何尝不是呢?困不困,是生理机制问题,而熬不熬夜是情绪机制问题。

  现实中的我们被心里的焦虑所控制肉体和意识分离,却并没有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就像被闷在盒子里,日复一日,恶性循环

  早点睡吧,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或者你可以来给文章点个赞,让我看看,到底有多少渴望早睡的不安灵魂

  进入公众回复睡觉”,查看TED演讲链接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亿90后在半夜两点糟蹋自己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