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i d n i g h t w h i s p e r
内容 | 方知有
我很怕social,但不常说自己社恐。
社恐,全名社交恐惧症,是指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表现得很忧虑,紧张和害怕。
我不怕别人歧视我,但现在社恐也是有等级的,我算个轻度吧,不敢言重。
谁不想博关注呢,我也想。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里,无论是哪一个人无视了我,我都心怀感激。
真的。
△主播 / 罗慢慢
1.
前几天,和朋友散步聊天,我说我怕人多。她噗嗤笑了一声,问我为什么。
“因为觉得别人会看我。”
“谁会看你啊?不要自作多情了。”
我想,是我心里的鬼吧。他和我说,大家都觉得我很奇怪。
之前的我会很窘迫,及时把话题打住,然后故作欢快地说下一句废话。但是那天我没有。
“不是自作多情,我根本不想有这种想法。我觉得我有病吧,我也从没有否认过。”
“根本不用去在意啊,他们看不看你关你什么事。”我明白她是想安慰我。
“没用啊,我试过的,真的......没用啊。”妈呀,想哭了,我真脆弱。
其实我的困扰根本不止于此。
常常不想说话。
不愿结交新朋友。
害怕对视,更害怕和好看的人对视。
独处的时候,想的是:
没有人注视的感觉好好啊,宁愿闷死也不愿意被人盯着。
2.
周末去找另一个好朋友联络感情。她和我提起自己读研时的老师,也是一个社恐,比我严重得多。
在学校里碰见同学,都是看天看地看空气,装作看不见人,也听不见迎面而来的“Hello professor.”
但是有一次,她在一个小道上正好碰见这位老师,远远走来就是一种很抗拒的姿态。但没法子,实在躲不过去,她正准备打招呼时,老师刷地一下,把眼睛闭上了。
闭上眼,自欺欺人地走了过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笑了整整五分钟。
不过说真的,害怕打招呼真的是社恐的标配。我也会这样。
看到长辈的时候会绕道,实在躲不过,就在心里琢磨:这是谁,姓什么,该叫叔叔还是伯伯,没准他根本记不得我是谁了,那我还打不打招呼?
太没礼貌了,明明爸妈从小教育我要和长辈亲切地问好,可惜长到22岁还很难做到。
对不太熟的同学、同事更是如此。经常会很丧地想,他们肯定觉得我很冷漠无礼吧,或者对他们没什么好感。
其实我只是没勇气而已。好气。
3.
还有什么是我的社恐日常呢?
我不能够一个人吃饭。因为需要另一个人帮我分散注意力。我对人群的恐惧,和人群对我的注意力(我臆想中的)。
就算是在大学的自习室里,也不敢站起身,走过同学的身边,去上个厕所。因为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超在意别人带有恶意的玩笑话。曾经有个学长,望着我说,你为什么总在笑啊,笑起来又不好看。
因为这句玩笑话,我愈发觉得自己笑得丑。
现在我释怀多了,因为我不再care他。他还不如每天来帮我打扫卫生的阿姨对我好。
那些轻轻松松就能伤害别人的人啊,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不该被在意的存在。
在微信群聊时怕尴尬冷场。遇到想接的话题,兴致勃勃地打出一句话,在快发出去时又顿住,犹豫了三秒,一字一字全部删掉。
害怕打电话。比起接电话,最害怕的还是拨出。
其实内心说了一百遍,“千万别接啊!!!!!没看到就算了吧!!!!!
最后接通的那一瞬间,还是豁出去了。
不过,手机虽然令我尴尬,但大部分时间里,它仍然是我的救星。
在没话说的时候,在等餐的时候,在一个人走路的时候。玩手机不是无聊,是不敢看别人,祈祷别人也不要看到我。拜托拜托。
很多时候,排队站到最后会给我一种安全感。如果突然有人排到我后面,我会紧绷一下,浑身不自在,像有一万只镜头在身后,或是一把悬着的刀在心口。
很注意手机浏览的页面,会不会显得我这个人很奇怪。
其实根本没人在看你手机。
4.
说了这么多,好像我很自我厌弃,其实不是。
没人问过我累不累。只有一个舍友轻描淡写地说过,任何人际关系都要经营,你又没有三头六臂。
这句话狠狠扎进我心里,之后我不会再每一条信息都回,强行当个social queen。
我开始明白,自己只能维持核心的朋友关系,那就不要总为已失去的惋惜。和朋友疏远的原因很多,但最最重要的,可能是我们不同路。从一开始就不同路,又不愿放手,凭感情撑了好久。
那时候,我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觉得我内向吗?
不觉得。
完全没觉得啊。
你怎么会内向。
他们都这么说,我很得意。
但其实我的社交恐惧症根本没好过。原本的恐惧是不会变的,只是习惯了社交。
摸清了一些人的大致特点,渐渐掌握了快捷有效的交流方式,可以和他们愉快地沟通。
时至今日,我做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给自己打气的。最典型的是,和很多人说话之前,我都要给自己提个醒——“好了,要开口了。”
社恐或许是病,但是正如我的微博所说。
▼
这就够了。
从小回答问题就很小声的我,和现在很努力才能看着别人眼睛说话的我。
都是我。
我不嫌弃我。
我活泼
不代表我不社恐
☆
☆
深夜Whisper只说年轻人想听的据说点个赞可以遇到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