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七月既望 | 耳朵听到便成了声音,眼睛看到就有了颜色
日期:2017-09-05 作者:小世界工作室 阅读:

七月既望 | 耳朵听到便成了声音,眼睛看到就有了颜色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过去的人们把每月的这天称“望”,而每月的十六日称“既望”。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两天的月亮总是蛮圆的。

1082年,大概是近一千年前的既望,苏轼在黄州,他和好友一起在赤壁下泛舟,喝酒看月亮,写下了《赤壁赋》。

后来,这几乎成了所有的画家都喜欢的题材,从宋代马和之、乔仲常,金代武元直,明代文徵明、文嘉……还有许许多多的佚名者,他们都希望能够在画里还原那一晚的诗意;而文章里对宇宙与世界的好奇追问,也一直被后来的人们重复着。

苏轼在文章里说,时间虽然流逝,但就像我们眼前的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世间的兴替生长就像这时圆时缺的月亮,终究也没有增减。

他觉得从事物容易变动的那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动,一眨眼的工夫都未曾停止过;但如果从事物不变的那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都是永恒的。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他说,在这天地间,万物都各自有主宰者,都不是我能拥有的,所以一分一毫也不求取。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我耳朵听到便成了声音,我眼睛看到就有了颜色,没有任何的他人能够阻止我去感受,这是大自然给予的,没有穷尽的宝藏,而今天我和你在一起,共同享受着

以下是历史上一些画家所画的赤壁图

就如同苏轼说的那样

虽然我们在历史不同的时间点上

但抬头看到的,始终是同一个月亮

分享给大家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七月既望 | 耳朵听到便成了声音,眼睛看到就有了颜色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