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觉得,新的一年是从春节而非元旦开始的,所以每年制定计划都是以春节为起点。
今年也不例外,给自己制定了几个小计划,为2018年做一个好的开端。
总结20多年的失败教训,这几个小计划都是我已经坚持过一段时间并且确保有效、能长期坚持的,你们也一定能够轻松get 起来。
走出阅读甜区
阅读甜区这个词儿是从作家黎戈那里学来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也就是阅读甜区,在甜区里阅读精神会高度集中也可畅享读书的乐趣;
但是长期停留在甜区内,会造成知识结构狭隘、倾斜,所以要时不时走出来,读一些甜区外的书。
我的甜区就是小说类、传记类,读这类书可以做到废寝忘食挑灯夜战,一天干掉两本。但是,看到社科类的书就傻眼了,典型的文科脑袋。
所以今年我打算着重开拓下自己的阅读范围,多读一些职场、社科等方法论、理论派的书。
利用春节小长假,我啃完了《黑天鹅》,还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经常会在读到某一句的时候发出“哇,原来是这样”的惊叹,为自己的浅薄惭愧不已。
读这类书,注意力真的很难长期集中,我的经验是读书和做笔记同步进行,在输入和输出中来回切换,有利于保持注意力不说,还能促进知识吸收。
其次,可以在手头同时放本杂志或者小说,实在读不下去的时候,就翻两页阅读甜区里的书,换换脑子。
利用好拆书类APP
现在很多音频类APP都推出了“拆书类”节目,将大部头的书拆出核心内容讲给你听,一般40多分钟就能听完一本书,特别高效节省时间;
拆书听不过瘾就把实体书买来,细读一遍,比自己生啃吸收度要高很多。
听拆书类音频我一般会听两遍,第一遍泛听,在车上就可以听完;
第二遍则会抽出1-2个小时不被打扰的时间,一边听一边在电脑上做笔记,完成知识的储存。
笔记是一定要做的,这是输入——复盘——输出的过程,也是吸收一本书精华的第一步。
除了拆书类音频,“得到”的一些专栏、人物类采访节目、纪录片、公开课都可以让我们用零碎的时间汲取知识,也适合通勤路上听。
睡前2小时不插电
前段时间,读到董卿的一篇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董卿每晚阅读一小时”的习惯——
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每天睡觉之前雷打不动的习惯是一个小时的阅读。
今年我也要开启这个“不插电“计划,但我的不插电是为了跟家人更好的互动。
特别羞愧,我虽然一直倡导“全身心的陪伴”,“多和伴侣交流”,但我自己却并没有做到。
经常在陪宝宝玩的时候拿起手机处理些事情或跟人聊天;每晚睡前玩一会游戏也成了我的习惯,经常是我这边游戏还没结束,老公已经睡着了。
所以今年,我决定要把电子设备扔在卧室之外。
每天睡前2小时,关掉手机和电子设备,专心陪宝宝读一本睡前故事、陪他聊天、做游戏,跟老公聊一下一天的新鲜事儿,保证我们两人的思想是同频的。
家人才是我们最终的软肋和盔甲,多拿出一点时间陪他们,不吃亏。
每月一个主题运动
又是老生常谈的健身和运动,很多人看到运动两个词儿就忍不住要翻白眼,健身卡办了一大堆,但真正运动的次数却少之又少。
我也一样,2017年运动的flag立了不知多少个,但一次都没坚持下来,体重还涨了5斤。
产生主题运动这个想法,是因为去年年底给宝宝报了一个轮滑课程,陪他上课的同时我自己也跃跃欲试,于是办了张卡跟他一起上课。
虽然摔了挺多次的,但特别享受速度带来的快感,所以上课特别积极,每天练习一个多小时,很过瘾。
提到运动,我们总是刻板地定义为“跑步机”、“椭圆机”、“健身房”,但其实单车、轮滑、拳击、游泳、潜水,都是很好地运动方式,花样越多越容易坚持下来。
今年我就给自己设立了一个“主题运动”的小计划,每个月换一个主题,既能让生活更有趣,保持新鲜感,又能帮自己更好地坚持运动。
比如2月,是万物萌动的生发之季,我给自己安排的主题运动就是“经络瑜伽”,每天早上空腹练习半小时,让全身气脉顺畅起来。
还打算今年夏天要解锁游泳和拳击技能,翘首以盼夏天的到来。
◆ ◆ ◆ ◆ ◆
很多时候,我们埋怨没有时间、伴侣不理解自己、生活无趣,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妥善安排自己的时间,没有把它们当做重要的事情去做。
但自己的精进、和谐的家庭关系、永远旺盛的好奇心,才是我们对抗这个无聊、庸俗最有效的武器。
所以,2018年,我们好好善待自己,好好爱家人,好好经营生活吧。
也希望,夭夭分享的这四个小方法,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 / END / ————
公众号:27Ladys(id:duolafengshang),女性心理成长笔记
开奖:
2.14日《深到骨子里的自律,是坚持做这3件事情》情人节红包中奖的读者是:
@细语呢喃、@—stranger、@Natalia
三位宝宝记得后台联系夭夭,领取红包哦~
点蓝字,查看你错过的好文:
最高贵的教育,就是不让孩子为你的情绪买单
什么样的女孩,更容易被“泡学男”骗?
睡过400个姑娘并同时交往17个女生,油腻猪精男你快去死
呐,等你点赞都等出蜘蛛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