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纽约书店之旅 - 3
联合广场南边不远,有个华盛顿广场,更漂亮更理想。纽约大学是个没有校园的大学,各个学院围绕着华盛顿广场,散落在附近。以人文社科艺术专业见长的纽约大学,给曼哈顿的下东区带来了浓郁的人文氛围浓。整个纽约,绝大部分书店集中在曼哈顿,而在曼哈顿,最知名的书店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Strand Bookstore
齐名莎士比亚书店的Strand就在这里。始于1927年的二手书店,如今是纽约最大且知名度最高的书店,如果只能选一个书店作为城市文化地标,那在纽约无疑是Strand bookstore。当本·巴斯在书街创办Strand时,整条街有近五十间书店,最终只有Strand延续了下来,美国只是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而Strand已经接近一百岁了,是纽约历史最悠久的书店之一。如今由第三代经营,也就是他的孙女南希·巴斯。
三层的建筑,加上地下室,面积数千方,这样的规模体量,很难被超越。Strand不像国内的一些大型书店,通常采用复合式经营,将更多的面积拿出来做其它业态,这种避重就轻的手法,在Strand不会有,相反,它争取更多的图书陈列空间,为了更多的书容量,书架的高度,多达到三米以上,书店内到处都是梯子,供读者上天。
书量之多一直是Strand津津乐道的,最开始书店有个口号是“8 Miles of Books”,意思是将店内图书一字排开,会有八英里那么长,如今印在门面招牌上的那句话已经被改成十八英里。
在Strand虽有新书出售,但这不能否定他作为全球最大二手书店的身份。除了室内层层叠叠堆积的旧书,在书店户外,沿街随机摆放着推车,上面堆满价廉的二手书,一美元就可能找到自己寻觅很久的读物,这里成为很多人的淘宝圣地。
在旧书区,经常会出现老人的身影,他们慢悠悠的,花很多时间在书架间,并不是特意要具体找什么书,而是在享受淘的乐趣,这是另一个版本的钓胜于鱼。光顾Strand的不乏大龄读者,他们甚至是消费的主要群体。在书店受众群越来越年轻态的趋势下,这是一个蛮特别的存在。
散发旧的气质的不止是书,不修边幅的装修风格也在释放着旧的气息,很多书柜都非常具有年代感,且简陋。在装修设计上投入并不多。可以说这不是一间颜值高的书店,然而却让人趋之若鹜。这里验证了气质比颜值更重要。
这间书店将近200位员工,穿梭于书架间,很容易发现他们身影,他们有浑身肌肉腱子的壮男,有打着鼻环纹身满面红发女青年,也有头发斑白的老者,但每一位都会向顾客展示热情活力亲和的面容。
事实上,受欢迎的不止是人。这是一间不会拒绝携带宠物狗入内的书店,相反,狗在这里是非常被欢迎的。我见到每一条被带入店的狗狗都会被店员友好对待,他们甚至准备好了狗粮,作为给予狗狗们的见面礼。在我看来,对一间书店而言,狗和人一样被欢迎很重要。这点Strand做得很好。
如果你在纽约这个城市成名,那你便会被全世界知道,所以Strand成为了世界级景点。纽约虽然是一个物欲浮华的城市,但还是有足够的人文养分滋补它,不用担心轻易消失不见。其实,早在1996年,Strand就服下了一颗定心丸,他们买下了书店所在物业。
在纽约这个城市里,只是有钱或者有名,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用书来装点自己的生活,翻开后内页都是白纸的书往往会被视为垃圾,更不用说那些无法翻页只是用来装饰的假书。由于Strand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富商名人或者商业空间都首先会找其帮忙配书,于是这成了书店的一个重要业务。除此之外,还为电影搭配图书布景,好多电影场景里的书架都是由Strand配置,也顺便包办了斯皮尔伯格新家书房的陈列。
与Strand有交往的导演可不止斯皮尔伯格,书店内到处可以感受到约翰·沃特斯的存在,这位美国先锋导演早年就在纽约大学修读电影专业,他的一句话被Strand印在了帆布袋和黑色T恤上。
“要是你跟人回家,他家没书,别干他。”,妈的,听上去好有道理呀。
······ 待续 ······
我是二囍,广州不打烊书店1200bookshop创办人,前建筑师,业余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