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佛禅师答:意见不同是正常的事,无需大惊小怪。我们不要期待某某人在道场付出多少或多久,就像我们不能期待明天会怎样。真正可贵的,是大家都在现前为佛法及大众付出而努力。
在道场里大家是同修,大家互相合作,让彼此活得更好;法友在道场帮忙,应该同时也减少痛苦,让人生更充实、更有功德。
法友之间不应该是互相期待,或标榜自己的意见、看法、地位以及职务,或常抱怨别人没有尊重自己。这样一来,不但让别人烦恼,也为自己带来了烦恼。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变成别人的责任,因为,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我们在一起的原因,是为了要息苦,也同时帮助别人灭苦;人生在世不要妄执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些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事。
只要是有道理、有根据的意见,都是好办法,但没有绝对的方法,也不会有最好的方法,这就是因缘法的生活智慧!
大家应多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为别人带来痛苦;多尊重别人的意见,体谅别人的难处,自己再作适当的调整。
努力让与我们相处的人都能得到利益,这就是我们的荣耀;反之,若只想从别人身上得到利益,则是无异于乞丐的行为。
大家应该禀持不害怕被别人“利用”的处世态度,只要不是“不当的利用”,而是“妥善的运用”,肯定是多多益善。不要自己不用,又不肯给别人用,自己又不知怎么用,那真是不知道你到底有何用?
不要浪费生命在抱怨上,赶快修行,常保持正念,精进不放逸,让自己没有胡思乱想的时间。
一天有24个小时,每个人都一样拥有这24个小时,扪心自问:在这24个小时里,你多数时候是在做些什么?不要再浪费生命,而是应该过着不放逸的生活,让生命发光、发热!
分享 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欢迎转发朋友圈,利益更多人。
点击进入禅师简介
佛陀正觉后2450年(C.E.2018)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忏悔的两个盲区 ‖ 如何不活在仇恨中 ‖ 佛陀是靠打坐悟道吗? ‖ 阿育王如何变造佛教分裂僧团? ‖ 安居对僧团的意义 ‖ 对佛法极端错误的几种认识 ‖ 好好回应爱你的人 ‖ 选择让生命更成熟 ‖ 有两种人可以过得好 ‖ 活着就是做好这三件事 ‖ 痛苦来自于比较吗? ‖ 从哪里能学习到原始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