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期,广东医科大学“萤火虫”三下乡服务队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略村开展下乡志愿服务,7月10日,“萤火虫”服务队于当地林略小学开设了一堂大型的趣味科普实验课。
“接到通知来上实验课的孩子们一大清早就在窗外喊我们起床给他们上课,很是意外,因为他们从家走到学校至少需要走上一段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以上的山路。”萤火虫队员感叹道。
据了解,此次实验课是通过游戏与在教室围圈而坐进行小实验的形式进行。
枯燥的实验理论在孩子们眼中都是那么地新奇。“我以前上实验理论课时都会犯困,而这群孩子却像是在听故事般地认真听我讲课。”讲课的“萤火虫”队员邓梓健感叹道。课堂上,孩子们一个个地正襟危坐,稚嫩的脸庞一动不动地面向黑板,天真的眼睛中散发出一道道期待与渴望的光芒。 (qq空间经典友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孩子们渴望地听着老师讲课
非牛顿液体的实验更是将原本活跃的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现在我在这个盛有水的盆子里倒入淀粉,然后你们过来用手用力地捶打液体表面,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搅拌着淀粉溶液。孩子们争前恐后地围过去动手实验,可无论怎样用力都无法打入液体内部,而当他们用手轻轻往下按时却能轻而易举进入液体。孩子们纷纷议论着这神奇的现象,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课室变得喧闹,校园里孩子们纯真的欢声笑语随山风飘荡过大山传向远方。
孩子们认真地盯着老师做实验
中午悄然来临,可孩子们却丝毫没有回家的念头。
“这群山区孩子学习实验时很认真,他们的眼神中更是充满了对新事物、新东西学习的渴望。”萤火虫队长讲道。
大山深处的孩子接触到外界新事物的条件非常有限,城市学校里的一堂普通实验课在这群山区孩子们的眼中都显得那么地新鲜、都是那么地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