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显得有些仓促,立冬前夕,鲤鱼巷里的人们便已是初冬的打扮。有的换上了厚实的羽绒服;有的在里外
加上几件单衣;而有的似乎是在意风度,边走边哆嗦。
商贩行人喧嚷着,楼下面铺早早便开了门,“给我来两块钱的碱水面"一个年轻小伙指着摊板上的一堆面说。旁
边的水果店老板在专注着修剪成串的葡萄,对面是特殊孩子就读的启智小学,才是八九点的模样,大屏幕上放着“小
苹果”教学舞蹈,孩子们一个个手舞足蹈,附和着高潮部分。陡坡处的包子店冒着腾腾的蒸气,斜对面是自称为自家
种的蔬菜小贩,但其实是批发过来的,我认识他。往前的转拐处是这条街最出名的豆豉火锅,每天清晨,老板家的小
胖总爱端一碗面条,坐在门前的石凳唰唰的吸食。 www.WenZhangBa.com
在每天下晚时分,送快递的小伙子便会吆喝着那栋住楼上的年轻人,某些穿着睡衣裤下来签名领走包裹。往前就
到了街道的出口,卖玩具零食的,卖糯米饭的,卖油条的,幼儿小学生们。所以会碰见小孩子为了玩具和卖家讨价
还价的,我也经常会和他们一起挤在一起,严格的妈妈带来的孩子很听话,悄悄完成吃的任务;有的妈妈和孩子像朋
友,陪孩子一起用餐,一起自由欢笑;爷爷奶奶总是顺着孙儿,对早餐很是浪费。
夜晚的巷子,很是安静,楼下的居委会大妈谈话声响彻半条街,偶尔有汽车经过,和每晚播放的治安播报。这些
早已成为每天的习惯。
夜深外出归来,这样熟悉的地方才能成为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