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搡着就冲了上来,
人本来不是很多,我还是被她无情插了队。
因为当时没有回一个字,
我已经憋屈了好几天。
直到昨天看到一个视频,
瞬间所有的郁结,
都得到了释然。
当你正常地走在路上,
迎面若是遇到一片垃圾,
没有人不对其避而远之;
可当迎面而来的垃圾,变成了一个垃圾人时,
不料他只是朝正破口骂自己的人,
微笑,
挥挥手。
然后,
许多人就像一辆“垃圾车”。
他们带着垃圾到处跑来跑去,
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当他们的垃圾袋堆满了,
这就是,
经历越多,
可并不是所有人的目标,
都想要和你一致。
工作租房第一年,
有多奇葩呢?
还是第二天,
回来的时候,
屋里那个昨天坏了。
等烧水壶底部都烧出了茶垢,
对于价格,
她也只字未提过。
每次下班我都会买一笼带上去,
她每次都吃的津津有味,
可自己从未买回来过一次。
我亲眼看见她一次次,
把吃剩的饭菜直接往里倒,
水下不去的时候,
却只会张嘴:
你快来看看,这怎么又堵了?
从小到大,
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忍耐力特强的人,
三个月后,
我还是待不下去了。
被一个自私自利,
我怕自己不是被逼疯,
就是也成了她那样的人。
垃圾人定律里,
永远有这样一群人。
却认为全世界的人,
都应该理所当然地对自己好;
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俯瞰一切,
他不一定会听,
但他一定会说:
如果,
你正被这样的“垃圾”围堵,
就赶紧跳圈吧。
上周《拜托了冰箱》上,
从不招
如果你不可能世界第一,
那我情愿不要一个搞事儿的。
因为搞事儿的人招进来,
他不是搞一个人,
他是搞一群人,
那就要命了。
可事实上,
回想一下:
她却比谁都积极。
每到加班,
他不是在旁边不停吐槽,
就是在抱怨:
我朋友他们公司钱多还从来不晚点。
否则,
明天你就会在领导那里,
听到了自己的所谓“黑料”。
爱挑事,爱告状,
一边抱怨,一边比较,
垃圾人的世界里,
见不得别人好,还唯恐天下不乱。
更可怕的是,
他还游走在更大的“舞台”。
6年前的范冰冰,
其实都已经输给了垃圾人。
2013年5月,
的长微博在网上疯传。
范冰冰及其工作室,
无需介意,远离他们,
此料真假,
以及范冰冰的人品,
我们暂且不论。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对“垃圾人定律”这个词的来源,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
这个定律,也无比适用。
究竟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他们的世界,
就像是一个肮脏的粪坑,
所有的负能量,
如果现实世界是一辆垃圾车,
那么,
它可以被称之为一个垃圾场。
在那里没有道理可讲,
还是普通素人,
只要哪里有一点点不合他意,
都能成为他们倾倒垃圾的对象。
他听不进去别人的任何话,
只是肆意宣泄着自己的无知和狭隘,
直到自己骂爽了,
那是不可能的;
更不要去和这样的垃圾人对骂,
因为那样,
你就是让自己跳进了粪坑里。
前几年大热的《欢乐颂》里,
有一句至理名言:
古语也有云: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如果我前面提到的垃圾人,
只是带着自私和愚昧,
那么还有一种垃圾人,
他是裹挟了世间所有的恶呼啸而来的。
中午吃饭,饭馆里人很多。
有个人吃完饭,
就问服务员有没有果盘。
服务员说没有。
我消费这么多怎么连个果盘都没有?
还对着服务员骂骂咧咧个不停。
服务员一声没吭,
而是径直走向了后厨,
然后,抽出一把刀把那个人捅死了。
今天在微博上,
又看到了一个新闻:
河南一家麻辣烫店里,
大家都在吃饭。
和自己丈夫吵了起来。
没过一会儿,
端起一碗麻辣烫,就泼到了孩子身上,
然后甩门而去。
那个被泼的孩子,
才只有1岁。
暴风雨般的愤怒,
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钟,
即使过了这十几秒,
一切都能风平浪静,
在它爆发时,却能摧毁一切。
暴徒很可怕,
比暴徒更可怕的是,
你不知道你旁边那个看似风轻云淡的人,
心里藏着的恶魔,
会突然什么时间爆发。
有种你撞死我。
起因是什么呢?
电动车停在路上挡了汽车的道,
汽车司机鸣了一下笛。
还好,
她一句话都没有回,
直到前面的电动车离开。
可能你会觉得,
退一步越想越气。
可是你也要知道,
那不是怂,不是吃亏,
很可能是及时止损。
毕竟,
被狗咬了一口时,
是没有必要咬回去的。
我们无法辨别,
我们计较不起,
更赌不起。
到了晚年,
自己得势之时,
便开始拿苏轼开刀,
把他贬到了,
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让章惇更看不下去。
一气之下,
61岁的苏轼又被一脚踢到了,
当时还堪称荒芜的——海南岛。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后风云再变,
苏轼被召回京城,
章惇权势已落,
便给苏轼写了一封长信,替父求情。
在回复的信中,
有这样两句:
“但已往者,更说何益。”
过去的,
就永远过去了。
这世上垃圾太多,
君子永远坦荡荡。
写到这里,
我又想到了最前面视频里,
那个黑人大哥远离垃圾人的智慧。
与其上前招惹,
让他们的垃圾沾染一天的好心情。
倒不如微笑,
招手,
毕竟,
生命的10%,
在于创造了什么;
剩下的90%,
都在于我们怎么去接受。
就像,
结果只有两种:
要么,被路过的车,溅一身狼狈。
朋友圈里,
有人尖刻地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敬他; 有人毫无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 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蛮不讲理,你马上对他胡搅蛮缠;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
看,你讨厌的那些人, 轻易就把你变成了,
或许愤怒,或许伤心,
该躲就躲吧,
请一定不要让情绪的奴隶先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