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全的基思·斯坦诺维奇名言
日期:2019-06-05 19:05:01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最全的基思·斯坦诺维奇名言

  1、绝大多数人认为泛化的人格特征描述都是正确的,并把这些特征视为自己所独有的。 ----《与“众”不同心理学

  2、科学是用来解决可以解决的、具有明确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家所解决的问可能现有的实征技术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或是一个理论是目前没有技术可以来验证的,那科学家就不会去研究它了。例如,"在照顾3 岁以下的小孩子时,给予结构语言剌激的孩子,其日后的阅读学习水平是否会比不给剌激的孩子要好呢?",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现有的实征方法获得解答。而"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和"生命意义是什么?",则不是可实征的问,也就不属于科学的问题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3、在人类理性问题上的辩论,这是一个高风险争议,这个争议混杂着原始政治偏见心理偏见,两者是那种一触即燃的组合。 ----《机器人叛乱》

  4、个体没有必要反省维度上不断追求卓越,反省维度最大化的人会迷失在无穷尽的思考犹豫过程中,可能永远都无法做出决策。与之相类似,个体也没有必要追求思维灵活性的最大化,这样的人有可能会成为病理性不稳定人格。反省和灵活性都是“好”的认知风格(由于多数人欠缺这两者,因此会形成“越多越好”的错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追求这两种思维倾向的最大化。 ----《超越智商

  5、人类大脑通过进化发展出不断地搜寻各种既定模式的认知方式。我们不断寻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究其原因寻找其意义。这种思维特征无疑是极具适应性的,但是它带来的副作用会让人们给随机事件赋予意义。这种行为模式时常发生在股票投资者身上。股票大盘以及各只股票的走向不断受到一些不可预知事件的影响,但这些随机事件对于公司的分红(股票长期价值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并无影响。投资者试图对这些随机事件进行解读并做出反应,这种做法无疑是非错误的。有一些投资者对消息的反应阈限非常低,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让他们过度反应。这种为随机事件寻求解释的心理倾向导致投资者频繁交易,进而减少了长期收益。 ----《超越智商》

  6、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 ----《对伪心理学说不》

  7、有相关,并不意味着必然因果关系。 ----《对伪心理学说不》

  8、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 ----《对伪心理学说不》

  9、贝叶斯定理讲解很棒,重要的是贝叶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记住那个公式
后验概率=相似率×先验概率
贝叶斯与证伪的相关,意识基础概率的重要。——培养“贝叶斯直觉”。
条件概率倒置:出现某种症状的确诊概率与确诊后出现某种症状的概率混为一谈病人关注前者,医生知道后者。 ----《超越智商》

  10、和大多数学一样,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 ----《对伪心理学说不》

  11、可证伪性越高,预测具体,得到证实的理论就越受青睐。 ----《对伪心理学说不》

  12、大脑这部机器,不是为了理解它自己的,而是为了延续生命。这两个目的根本完全不同,如果没有从科学中所获得的事实知识帮助,大脑也只能看到世界的一些小碎片。为了要考虑明天如何能继续生存,它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它必须知道的世界的一角……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了解他们的汽车比了解他们的大脑还要多——以及为什么对于人类思维的基本理解还是停留在是一中##实征性的层次##,而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或宗教的层次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13、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对伪心理学说不》

  14、信仰的整个观念就是要解除载体武装,阻止自己栖身于其中的载体评估自己。对自己的模因建立信仰,意味着你不会经常反省他的来源和价值。基于信仰的模因的整个逻辑,就是禁止批判。 ----《机器人叛乱》

  15、如果信念一致性检测到,就可能是一个信号,信念形成过程不是最优操作,即在一个人的知识基础中存在了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此外,欲望一致性也是一个信号,行为决定过程将可能导致非最优化目标满足。 ----《机器人叛乱》

  16、同样,那些为人本性问题寻求本质主义答案的人若是诉诸心理学,注定将会失望。心理学不是宗教,它是一个试图对所有行为作出科学解释的广阔领域。因此,心理学现在的解释是对行为的暂时性的理论建构,就目前来说,这些建构在解释行为方面优于其他解释。这些建构在将来注定会被更好的、更接近事实的理论概念体系所取代。 ----《这才是心理学》

  17、1,如果经过反思,我们宁愿取消某个欲望而不是实现它,那么它就是非理性的欲望。
2,矛盾的欲望或者是建立在错误的信念上的欲望,也是非理性的。
3,如果目标的预期效用跟它们被实现时的效用不一致,追求这样的目标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标志。 ----《机器人叛乱》

  18、对于科学进步来说,真正地危险是人类有一种固有的倾向,即避免让其信仰暴露在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情境之中。 ----《对伪心理学说不》

  19、在认知科学领域,人们往往会对本质相同表面看起来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这种现象称为“框架效应”。框架效应违背理性的选择。人们的选择不应该因为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变化。无论你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怎样的公共服务,政府早晚需要筹集一定数额的钱去为这些公共服务买单。因此对特定群体减税,必定意味着那些不符合减税条件的人将缴纳更多的税。那些提出问题的人,也就是设置框架的人,才是实际控制你政治经济行为的一方。
人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视角思考同一个问题,学会习惯性地打破框架。并由自己来重设框架。许多政见的分歧实际上就是不同框架之间的抗衡。其实所有政党心知肚明,能够设置框架的一方,可谓不战而胜。 ----《超越智商》

  20、根据你有多少(物理的和心理的)资源可用,在这个世界上,以一种你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结果的方式行动。 ----《机器人叛乱》

  21、事实上,一个理论如果被置于“不可被证伪”的保护下,它便不再是科学。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22、在那漫长的演化历程中,你的主人——人类就是那个机器人,而基因则是人类的主人。 ----《机器人叛乱》

  23、其实只有两件事可以让心理学有成为是一门独立学科理由。那就是,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人或非人的所有行为,以及把这些研究成果在付诸应用时,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达成,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心理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24、人们总是认为,如果一个序列是随机的,那它就不应呈现重复的某种模式。 ----《对伪心理学说不》

  25、宁可犯太过挑剔的错误,也不要被相关数据欺骗,误认为两个变量有因果关系。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26、多数人的心智程序中并没有存储一些重要的概率理论规则,因为这些知识无法通过基础教育获得。简而言之缺乏概率理论知识是一种心智程序缺陷,也是很多非理性思维和行为的根源。 ----《超越智商》

  27、科学方法的原则:(1)科学采用系统证实主义的研究方法(2)它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它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检验的理论 ----《对伪心理学说不》

  28、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 ----《对伪心理学说不》

  29、人类价值观经常以批判我们一阶偏好形式发挥作用。因此,实现我们一阶偏好和高阶偏好之间一致性的努力,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独特的方面。它把我们跟其他动物分开。跟其他的心理特征包括意识现象相比,价值观都表现出了强大区分能力,而意识则可能是以连续等级的方式,分布在动物界具有不同复杂性的大脑中。 ----《机器人叛乱》

  30、有积极开放思维倾向的人,会倾向于依赖统计证据,而非证言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了智力水平的影响之后,这种相关性依然存在。 ----《超越智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全的基思·斯坦诺维奇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