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以忧心,忧心何故?回首时,故国却在夜夜夜的月明中。
我忧我思,以写我忧。当是《载驰》着多少忧心忡忡啊!一腔热血,儿女自古多情,怎能忘却家国曾经的美好,可如今,狼烟烽火四起,故园岌岌可危中,请许我,与祖国同在,肝胆相照,护卫江山,不容欺凌!
许穆夫人,春秋时期著名女诗人。 ----《才女集》
2、行)便诞生了。说是怨歌,说是苦闷,说是哀愁,其实,诗人这种情绪的挥发,情感的直抒,情意的表达,已是早已参透其间的心苦悲哀,参透了人世冷暖,参透了生命本真。一把团扇,以物咏心境,以物喻遭遇,以物承载凄苦。一把团扇,在千百年轻轻的翕动中,成就了无数诗人的诗情怀想。纳兰性德的《班婕妤怨歌》《拟古决命词》,李白的《怨歌行》,崔湜的《婕妤怨》,陆机的《婕妤怨》,阴铿的《班婕妤怨》,徐贤妃的《相和歌辞·长门怨》,江淹的《班婕妤》,王昌龄的五首《长信秋词》,这些诗词歌赋似乎意犹未尽,有着浓烈的悲怨哀伤。其实,细想来,班婕妤怨吗?她怨!怨君恩无情吗?或许她怨过。班婕妤她怨人生无常,怨落花流水终归去吗?其实,她不怨!命里有时终须有,淡淡的一抹,才是生命的常色 ----《才女集》
3、热爱是孤独的,热爱亦是隐忍的,热爱可以将生命化为绿色的清鲜,可以将理想化作优美的诗意,可以将生活化成芬芳的妍丽。 ----《静下来,找回初心》
4、这不得不说《金缕衣》有着不一般的意味,可谓老少皆宜,不择层次,不限范围,登大雅之堂,也唱小阁之风,群众基础厚实、广泛。 ----《才女集》
5、或许,百年的人生,百年的光阴,百年的体悟,风景看透后,那些燕归知春晓,荷举闻夏风,叶落晓秋浓,陇头踏遍正是梅香时的自然之美,伴随着先生朴实、简单、素净、热烈、优美的生命印象。 ----《静下来,找回初心》
6、春笋初发的季节,林间日光婆娑,叶儿沙沙摩挲,竹篁幽幽中一片澄明与清静,仿佛正响起当时少年的琅琅读书声。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7、心随梦飞,爱有担当。人生自古,男儿当自强,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真理。殊不知,纤柔女子,古今往来,也不乏硬朗清骨的“女汉子”。她们或深宫妃嫔,或青楼歌姬,也或平民女子。她们是中国出色的女诗人,将心入字,字字动人的情怀漫天。 ----《才女集》
8、如果遇见有一朵灿灿的花正绽放中,为何不去采摘?光阴不等人,生命不由人,等待花落去时,只剩下枯枝败叶在风中孑然而立,而又独留下谁在时光中微微地叹息,后悔当初错过了一段青青的故事任凭杜撰、走笔。 ----《才女集》
9、心若在,梦就在。古代女诗人,在梦中探索生命的价值,在梦中探寻爱情的渡口,在梦中抵达心中的彼岸。古代女诗人,有梦有爱,心爱相连。她们都有一份从容的美丽,爱的哀愁。她们左手沙漏,右手水月。她们在水未央娉婷而立。 ----《才女集》
10、想当时,汉成帝对班婕妤的宠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致。蕙质兰心的班婕妤除了娇美绝丽的容颜外,知诗书,懂进退,有分寸是她作为良人、臣妾、知己的最大魅力。男人的强大,对外坚挺、刚毅,是君子,是男子汉,汉成帝更是俯视天下的君主。而男人一旦在心爱女子的身旁,他就会放空所有,放下沉重,他就会变成一位懵懂少年,寻爱孩子,这是天下男子的真实内心,只是,其强烈程度因个体差异体现不同而已。于是,温婉美好、才气极高的班婕妤就成了汉成帝最贴心的伴侣,白日昼晚地黏糊着,相守不相离。品茗谈古今,掌灯诉衷肠,遥指星辰,拈花水月,好一个朝朝暮暮,时时刻刻的守候,他们玉露金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许,这是天下女子共同的心愿吧。 ----《才女集》
11、上官婉儿的奇遇和经历,实际上是一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苦练结果,人生从来没有那么多捷径可走,想要春暖花开,毕竟接受春夏秋冬的载载洗礼。
婉儿常伴君王,面对朝臣,她深知官海沉浮,玄机四伏,走错一步,说错一句,都可能成为被“砍头”的藉口。因此,她很懂帝王心,能知帝王意,办好帝王事。能周旋于众多的朝廷大臣之间。也能巧妙地协调好皇子皇孙和后宫嫔妃等的人事关系。这些本事让上官婉儿在各种应对游刃有余,很得武则天地宠爱和信任。 ----《才女集》
12、世人皆说布施好、为善好,好人好心皆有好报,因缘即可福泽子孙后代。于是,有善者怀悲悯心,容天地情。一念之慈,万物皆善。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13、班婕妤,西汉女辞赋家,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文人。
说她完美,不单是某个阶段某些人对她某件事的歌咏赞颂,也不是文人骚客的无端热炒和褒扬,更不是因她的美艳绝伦而千古流芳。关于对她美好的描摹,历史线索太多,给予的想象空间也广,或许,可从耳熟能详的的一些故事、一首诗词中去慢慢品读,一位鲜活、明朗的女子从诗意长河中走来,翻开了历史的一页篇章。 ----《才女集》
14、王安石变法犹如射出去的箭,不是谁说停就能停下的,即使是神宗皇帝心有动摇,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改革牵涉了每一位百姓、每一个地方,除非有不可能抗拒的因素突然出现,譬如战争爆发、天灾不断等,才有转圜的余地。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15、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鸘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才女集》
16、悲时愁歌怎解愁,八千里云和月,江南可水暖、旧曾谙?怎不忆江南。
伤时离歌何来怨,一目苍穹杳渺,故乡几时还、青山外,乘黄鹄归兮。
少小离家不得回,她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归兮,归兮!
刘细君,西汉和亲第一女诗人。 ----《才女集》
17、步步芳华,频顾首,咫尺已然天涯。恩爱难全,当时只道是枉然。
修一世寂静、清远。怎敌晚风来急,催醒昨日阑珊,梦中人惶惶兮,犹记当初亦步亦趋的相守相知相惜。却是人生境遇几多沉浮,几多深浅,几多愿与不愿的纠葛、缠绵,让她放或不放,都成为了烟消云散的一幕美好过往,在宫扇中默默轻抚昔日华光。 ----《才女集》
18、生命是父母赐予的,美貌是上天眷顾的,智慧与才情,是先天和后天融会贯通的。从会作诗的女子中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女诗人、词人除了有超出一般人的智商,其情商指数是极高的,她们的敏锐,敏感,犀利,棱角,许多的特别之处构成了她们天生的诗人范儿,心有灵犀一点通。 ----《才女集》
1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如这般的美好,如这般的婉莹,如这般灿若星子的闪烁。濯濯的银河,沙砾横亘的河床,苔癣喂养的月光,是否饱含着千年的青涩,一梦千年,那是谁的幽梦,在年年岁岁中轻叩着初心依旧。 ----《才女集》
20、她们是重楼中的云雀,低鸣、哀婉,娓娓地倾诉,或大胆地执笔,挥一次浓墨重彩,疾书有这么一群女子,她们曾经这样优秀而美丽着。尽管,已是深锁重楼,望尽天涯路,但是,历史烟云中,因为她们的存在,朝朝代代的后宫内、深院里,梧桐蓊郁,七彩纷呈,炫丽着华彩一幕。
她们是凤女,是“女汉子”,是文殊,也是华夏国度中最美的帝王花。
她们风姿各异,宿命殊同,却一样地文华光鲜,美不胜收。 ----《才女集》
2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她从烟雨濛濛的生气中走来,她从锦色层叠的花海中走来,她从后蜀的挽歌中走向大宋的初蕊,她是蜀都一枝独傲的芙蓉花开,她是粉琢的艳丽,她是翩舞的彩翼,她是月色下的凝脂,她集万千宠爱一身,只因她,值得让任何男子捧在手心上呵护生生世世。花蕊夫人,巴蜀四大女诗人之一,中国民间的送子娘娘。 ----《才女集》
22、再美的女子,不经年华的摧折,不经岁月的洗礼,不经生命的蹉跎,都不易让人怜惜和悲伤。 ----《才女集》
23、人生停停走走,走走又歇歇。哪儿黑哪儿歇下,一个缘字,不管深浅,都是刻骨的锥疼,无人替代的感触。只是,有些人薄情些,很快忘了。有些痴迷着,越陷越深。 ----《月若有情月长圆,最痴不过张爱玲》
24、以平视的眼光看待,以平静的心理对待,以平和的态度相待,每个人眼里的世界,少了高低、贵贱、大小、亲疏,也就少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天地之间的交流鸿沟。恭敬万物者,也使自己庄严。 ----《静下来,找回初心》
25、因为有王弗在,万事可商量;因为有王弗在,心中才亮堂;因为有王弗在,走路不会太绕弯儿。苏轼说王弗像明镜似的,照亮自己也照透他人,可以使自己结交到真正的朋友,警示自己说话、做事注意尺度。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26、王安石还认为,乡试取人时应以德行为主、文章为辅,考卷不用密封姓名。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27、她是贺双卿,才情无双的农家女诗人,她是一个最美丽的奇迹。她有一件梦的衣裳,梦锁生命的哀伤,左手簸箕,右手文华。她是为梦而生的女子,诗意入梦,诗情如梦,诗风似梦。 ----《才女集》
28、李纯曾让杜秋娘依《金缕衣》韵重填一词,淡定从容的杜秋娘信手拈来道:“秋风瑟瑟拂罗衣,长忆江南水暖时。花谢花开缘底事?新梅重绽最高枝。” ----《才女集》
29、是非成败转瞬空,爱恨缠绵怨无穷,他将一位宫廷女子的浮华人生写意得具象传神到位。中国古代宫廷女子,她们走过的人生路径,是一条铺满锦色,长满荆棘,溢满陷阱的道路啊!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如意时,有“万里悲秋长作客”的悲哀时,有“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幻想时,亦有“泪洒枕巾无人靠”的寂寞时,终归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时。 ----《才女集》
30、“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这是现代著名作家叶兆言对她最完美,最凄绝的人生写真。这是她骨子里散发的永恒的色泽,从生命初始到落幕收梢,许了人世间一个美丽的趔趄。 ----《月若有情月长圆,最痴不过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