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新的《地藏占察经卷下》佳句摘抄
日期:2019-01-22 21:29:01 来源:地藏占察经卷下 阅读:

最新的《地藏占察经卷下》佳句摘抄

  1、22. 内心念念不住,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

  2、3. 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真实

  3、44. 从此修学,为善知识慈悲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

  4、4. 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

  5、28.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6、17. 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

  7、35. 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8、45. 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9、29.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

  10、13. 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

  11、5. 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

  12、48. 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识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著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著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

  13、2. 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心,一切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无净,真如相故。

  14、7. 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

  15、24. 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16、20. 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17、38. 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18、37.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瞋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19、6. 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

  20、32. 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

  21、23. 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

  22、15. 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

  23、10.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

  24、12. 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

  25、8. 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为有。

  26、34. 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27、1. 所言一实境界,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28、33. 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

  29、31. 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

  30、46.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新的《地藏占察经卷下》佳句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