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新的海涛法师经典语录
日期:2019-01-06 17:46:01 作者:海涛法师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最新的海涛法师经典语录

  1、要得到快乐、要照顾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行佛法。不修行佛法,便没有快乐。无论何时修行佛法,都是在累积善业。业是确定的,善业一定会带来快乐,不仅是现在乐,还有未来多生多世乐。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佛法,就是真正用最好的方式在照顾自己、真正爱自己

  2、援助苦难的人,其实正是「有形救灾难,无形救自己。」一念善破千灾。

念头」一转,「世界」就转。

佛说:「菩萨有一法,永断一切诸恶道苦—即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令毫分不善夹杂。」

「贪」是一切烦恼罪恶根源;「贪」再多一点就成「贫」!

生生世世独居,拥有贫穷

《经藏》云:「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似演戏。」

心安茅屋稳,体健菜根香。」最幸福的人,或许就是这种心安体健的人吧!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不要再去责备已经忏悔的人。

  3、常常在寻找别人过失反击的人,不仅容易发怒、苦恼越来越多,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4、在帮助众生时,不光是手做事,更要投入你的心。

  5、人不可能离开群体独立,既然生活在群体中,就必须顾及群体的利益,彼此守望相助

  6、多想想别人需要的是什么?我能给别人什么? 不要只想著我要什么?别人能给我什么?

  7、忍辱之道一

行菩萨道者,若瞋恚偏多,当行慈心。念东方众生,慈心清净,无怨无恚,广大无量,见诸众生悉在目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制心行慈,不令外念,外念异缘,摄之令还,持心目观一切众生,悉见了了皆在目前。

慈是心法,出生于心;先从所亲,所亲转增乃及怨家,如火烧薪,盛能然湿。

慈有善利,断瞋恚法,开名称门;施主良田,生梵天因;住离欲处,除却怨对及鬪诤根;诸佛称扬,智人爱敬。

出家猛力,消灭诸恶;骂辱不善,慈报能伏;结集悦乐,生精进法。

若多瞋恚忿乱心,是时不应观不净,瞋人观恶增恚心,如人热病服热药;若人瞋怒行慈心,行慈不舍瞋心灭,行法如是相应故, 如人热病服冷药。 ----《坐禅三昧经》

  8、困难是暂时的,所以既不要把一时的困难看得太重,
也不要把一时的助缘和条件看得太重,这都不算什么。
财富不是福,法福才是福;世间聪明不是智慧
能修持正法、能明白佛理才是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9、要对别人慈悲,先要对自己慈悲!让别人看到我们就感受到慈悲的感觉;就像看到美丽的花,会心欢喜

  10、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 绝不去恨人。

  11、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跟别人比,
因为你无法瞭解别人的经历
没人能主宰你的幸福,除了你自己!

  12、常存利益众生的心。各位皈依三宝,不代表从此以后不堕落,只是下辈子比较好命,这样的发心并不圆满,皈依三宝是为了利益有情,帮助众生。有利他的发心,叫作发菩提心皈依三宝。从此,我们一切的所作所为,将成为度化一切众生而累积功德的净因,也是成佛之因。所以各位,布施多少,重点在于发心是否正确? 不是用钱多少来衡量

  13、付出最多的人,也是收获最多的人。

事事计较,痛苦相伴;时时盘算,恶梦不断。

真正伟大的人,是由行动使他人见识其不凡之处,而不是因为金钱地位

学问是不求快,不求多,不间断。

好好把握身边的朋友,他们都是缔造你生命意义的人。

  14、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幸福不再看得那么重,而去关心那些没有比他幸福的人,他自然会快乐得多。

  15、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快乐因调伏自心而有;心不调伏,乐不可得。
生命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有坦然面对自己生命不足态度
犯罪畏罪的人,虽然逃得了一世,却永远住在心的牢狱,得不到平安和幸福。所以我们要承担自己的错误,勇于修正改过,救自己的
心,挣脱内在的牢狱,得到心灵自由,为自己换来平安和幸福。
微笑着听人说话,谦和地对人说话。
坚定意志处世,用柔软心情待人。
爱是一种关系,而爱如果没有他者来爱是不完全的。

  16、我们要拥有真正的快乐,就需要有平静的心,而心的平静只能从有悲心的态度生起。

  17、每个人都有机会修行,时间掌握在自己的安排,在工作之余,每天花点时间练习觉醒的念住功夫,寻求感官刺激以外的精神财富,这才是究竟释放压力解脱之道,如果只追求官能的享受,将会使人永远在轮回中。

  18、爱,使人走向人生情境界。

  19、宽恕是除了爱之外,我们另一个可贵的赋予。

  20、忍辱之道三

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十善业道经》

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今见有恶色人,皆从故世宿命喜瞋恚所致,面丑恶色,不如端正好色。如是分明,慎莫瞋恚!--忍辱之道三

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十善业道经》

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今见有恶色人,皆从故世宿命喜瞋恚所致,面丑恶色,不如端正好色。如是分明-

  21、人会因为念头而痛苦,
也能通过念头而快乐;
不要让心中装满过去的影子
要看到当下的拥有和未来的希望

  22、只要你打开自己的心,相信佛菩萨,不要有我相,想说"我可以吗?我如何如何?。"你愈是慈悲、愈是虔诚力量就愈大。完全把自己放下,把生命奉献给佛菩萨。

  23、痛苦时想起佛法,不算真实
幸福时想起佛法,那才是真实的。

  24、千万不要让心
像一颗炸弹,充满怨恨
因为心製造了我们的世界,
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25、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不是共享荣华富贵
重要的是一颗「将心比心」互相体谅的心。

  26、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辛苦
与人相处要牢记“默”字;与家相处要牢记“忍”字;与世相处要牢记“宽”字。
混乱生起的地方,也是宁静生起的地方。透过智能,哪里有混乱,哪里就有宁静。
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时候,我们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去说该说的话,去做该做的事。
岁月宽大恩宠,就是逝去的过往不再回头。
有一些话,只能存放在自己心中,做为智能的教育,说出来好象在训导对方,反而显出自己的愚痴。自己要做好,也要尊重别人。
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说话是一种责任,不是权利或享受,要尊重对方的自尊心

  27、当人生走到终点的那一刻,我们受到的评断,
不会根据我们一生赚了多少钱或获得多少文凭.....
而是你付出了多少爱及关怀

  28、要思维死亡的真相。死亡是必经之路,我们在场的哪一个不会死?只是何时要死还不知道,这叫无常,医生可能随时跟我们说:「某人,你现在已经第三期癌症。」你要说:「多谢,因为我早已体悟无常,所以什么都没关系!」你不能一听就昏倒了,一星期吃不下饭,狂瘦十公斤,或许医生又打电话来说:「不好意思,看错了。」结果你自己徒增烦恼而已。所以各位,无论真的、假的,都没关系,自己的心态要紧

  29、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30、如果不能改变风的方向,就要想办法调整风帆
如果不能改变事情的结果,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
微笑面对生活,即使一文不名也能睡得香甜
微笑着面对人生,即使在黑暗中你也能看到希望曙光
当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你就是优雅的;
当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时,你就是成功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新的海涛法师经典语录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