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新的M·斯科特·派克名言大全
日期:2018-12-05 16:01:02 作者:M·斯科特·派克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最新的M·斯科特·派克名言大全

  1、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个别问题可能消失,但终归是极少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适当给予指导帮助,多了解他们的问题,必然有益事情,问题拖得越久,就越是难以应付,甚至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然更加艰难了。 ----《少有人走的路》

  2、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 ----《少有人走的路》

  3、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谓自律,是以积极主动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少有人走的路》

  4、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不然他们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这种心态更为可怕,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 ----《少有人走的路》

  5、人生错综复杂
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没有自助手册,没有公式,没有现成的答案
某个人的正确之路,对另一个人却可能是错误的。 ----《少有人走的路》

  6、虽然我们常常置之不理,但潜意识时刻渴望与我们对话,我们的言行足以暴露一切。我指的是我们经常说错话,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说漏嘴”。我们在个人行为上出现的可笑的“错误”,也会揭示出潜意识与我们沟通的渴望。 ----《少有人走的路》

  7、每当你想去寻找正确答案时,你都要首先向自己发问。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就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是你也将不得不忍受不知所措的痛苦。 ----《少有人走的路》

  8、不少孩子也都患有神经官能症。他们理解能力有限,就会把承受苦楚看成是罪有应得。缺少关心的孩子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缺点大于优点,他们从来不会想到,这是根源父母缺乏爱和照顾。他们无法得到异性青睐,或在运动方面差强人意,也都一概怀疑自己有严重的能力缺陷。他们难以意识到,即便发育迟缓智力平平,他们仍是正常人。人人都需要多年经验,让心智不断成熟,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少有人走的路》

  9、更糟糕的是,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贝父母的处世方式,将它视为人生的标准榜样。 ----《少有人走的路》

  10、最有活力、最适合我们的宗教,理应从我们对现实的经验和认识中产生。我想要真正的活着,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语言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怀疑和挑战的意识。 ----《少有人走的路》

  11、爱与不爱最显著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我们为他人着想而自我完善,这与自我约束不会产生对立。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终归会意识到,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灭。 ----《少有人走的路》

  12、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养成自律意识,对安全感产生信任,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这些心灵财富,来自父母表里如一 爱,来自父母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假如这些礼物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孩子也有可能从其他渠道得到,不过获得礼物的过程,必然是一场更为艰辛奋斗,通常要经过一生的鏖战,而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少有人走的路》

  13、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少有人走的路》

  14、批评他人很容易,不仅父母和配偶,人人都可能把批评当成家常便饭,可是,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愤怒,不但没有启发教育意义,反而使局面更加混乱。真正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印象。动辄与所爱的人发生冲突,多半是以为自己在见识道德高人一等真心爱别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个体。 ----《少有人走的路》

  15、他们都面临 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对付”或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大多数斌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能够为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在于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他们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少有人走的路》

  16、《爱·自我界限》 只要停留在青少年时代拒绝成为成年人,就可以享受超凡入圣的感觉。 在神秘主义者看来,宇宙原本浑然一体,我们通常说的恒星行星房屋、树、鸟、自我,其实不是独立个体,而是宇宙有机的组成部分。认为眼前事物孤立个体,这只是一种幻觉,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将此现象称为“幻化”。和其他神秘主义一样,他们相信放弃自我界限,才能认知真正的现实。 ----《少有人走的路》

  17、父母付出努力越大,孩子感受到的重视程度,就越是强烈。 ----《少有人走的路》

  18、世界上没有任何美好的事物是长久的。换句话说,幸福短暂的,不幸才应该是常态。 “他很难去接受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值得信任的。他认为如果冒险去信任他们,无异是偏离了固有的地图。 ----《少有人走的路》

  19、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少有人走的路》

  20、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

  21、好逸恶劳显然是人类的天性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都会本能地逃避责罚。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来,他们会忙不迭地推卸责任。 ----《少有人走的路》

  22、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发现错误并反躬自省,我们通常就会找出问题所在,并作出相应的自我调整。我把那些不会自我调整的人称为“说谎的人”,因为他们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自欺欺人,对自己的错误和陋习茫然无知。他们发习惯性思维就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无论何时何地。即使错误有迹可循,他们也不会做出自我调整,反而去抹杀这些错误痕迹,并为此消耗他们大量的精力不仅如此,他们还盛气凌人,经常责备他人,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以保护他们自己的病态。这种抹杀和责备,恰恰就是他们的罪恶之源。 ----《少有人走的路》

  23、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着与被爱着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

  24、爱的感觉,也许是无限的,爱的火苗,随时可能在心头燃起,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有限,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重大决定。 ----《少有人走的路》

  25、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少有人走的路》

  26、人生是一场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 ----《少有人走的路》

  27、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在所有心理失调现象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只是苦死如何获得他人的爱,甚至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如同饥肠辘辘者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不能拿出食物帮助别人。他们寂寞孤独,永远无法体验到满足感。尤为可怕的是,他们甚至不知自己患上了"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他们不能够突破自我界限,其人生价值依赖于同别人的情感关系。 ----《少有人走的路》

  28、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力,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少有人走的路》

  29、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讲依赖性当成真正的爱,心理医生天天都会碰到此类问题。这种情形,多出现在因情感失意而极度沮丧病人身上。他们无法忍受孤独,甚至产生轻生之念或以自杀相威胁。他们痛苦地说:“我不想再活下去了!我没有了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我是多么爱他(她)啊!”我不得不告诉他们:“你描述的不是爱,而是过分的依赖感。确切地说,那是寄生心理。 ----《少有人走的路》

  30、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 ----《少有人走的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新的M·斯科特·派克名言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