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口口声声说他热爱自由,与其说压迫性的力量让他受到伤害,不如说是他主动放弃自由和权力。 ----《少有人走的路》
2、人格失调者则多是不称职的父母,本人却不知不觉。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说,神经官能症患者把责任揽给自己,弄的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患者却嫁祸别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子女。 ----《少有人走的路》
3、那些沐浴着父母的爱的孩子,心灵却可以健全发展。他们也可能因父母一时的忽视表示不满,然而他们对父母的爱感激不尽。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选择进步而不是落后,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弃。他们将自尊爱爱作为人生的起点,这有着比黄金还要宝贵的价值。 ----《少有人走的路》
4、愤怒有存在的必要性,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它,愤怒本身并不是个坏东西。 ----《少有人走的路》
5、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是容易,正如谎言说得越多,就越是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在天地间,也可借此摆脱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少有人走的路》
6、一辈子真的很短,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永远真的没有多远,所以不妨对爱你的人好一点,也对自己好一点,今天是你的枕畔人,明天可能就是你的陌路人,如果这辈子来不及好好爱,就更不要指望下一辈子还能遇见。 ----《少有人走的路》
7、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
8、当我们艰难地行走在坎坷的、荆棘密布的人生旅途,与痛苦进行抗争时,或许能够从艾略特身上获得许多安慰。旅途中,我们需要安慰,而不是自欺欺人。 ----《少有人走的路》
9、人生错综复杂。
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没有自助手册,没有公式,没有现成的答案。
某个人的正确之路,对另一个人却可能是错误的。 ----《少有人走的路》
10、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到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事实上,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就会由此失去以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导致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而长期的,慢性的心理疾病,会使人的心灵停止生长。不及时治疗,心灵就会萎缩和退化 ----《少有人走的路》
11、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柏拉图说,爱是一种疯狂,一种神圣的疯狂。今天我们谈论爱情时,经常把它当做人际关系的一个方面,一种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 ----《少有人走的路》
12、我们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病态的,一个是健康的;一个走向生存,一个走向死亡。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足以代表整个人类。在每一个人的身体中,都拥有向往神性的本能,都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欲望;而在每个人的身体中,同样都有懒惰的原罪。无所不在的熵的力量,试图把我们推回到人类进化的初期——那里有我们的幼年,有母亲的子宫,还有荒凉的原始沼泽。 ----《少有人走的路》
13、世界上没有任何美好的事物是长久的。换句话说,幸福是短暂的,不幸才应该是常态。 “他很难去接受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值得信任的。他认为如果冒险去信任他们,无异是偏离了固有的地图。 ----《少有人走的路》
14、耶稣说:“不去评判别人,你自己就不会被批评。”但他没有说:“永远不要评判。”只不过每一次对别人品头论足时,也要准备接受别人的品头论足。耶稣还曾说过:“首先取出你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把眼中的木屑看得更清楚。”意思是,在评判他人之前,先评判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
15、毋庸置疑,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他们也可能在面临痛苦抉择时,与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也当然会逐渐意识到,父母甘心陪着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他们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却可以领悟到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他们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见得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少有人走的路》
16、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养成自律意识,对安全感产生信任,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这些心灵财富,来自父母表里如一 爱,来自父母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假如这些礼物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孩子也有可能从其他渠道得到,不过获得礼物的过程,必然是一场更为艰辛的奋斗,通常要经过一生的鏖战,而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少有人走的路》
17、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少有人走的路》
18、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 ----《少有人走的路》
19、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情感就想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所爱的人,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我们跟爱人结合在了一起! ----《少有人走的路》
20、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 ----《少有人走的路》
21、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
22、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个别问题可能消失,但终归是极少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多了解他们的问题,必然是有益的事情,问题拖得越久,就越是难以应付,甚至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然更加艰难了。 ----《少有人走的路》
23、人生不仅苦难重重,而且还错综复杂,没有公式可循,也没有简单的答案。
……
任何人面对痛苦的决定时,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一次次地追问自己,从中寻求答案。 ----《少有人走的路》
24、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患有人格失调的人却不愿承担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却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少有人走的路》
25、我不相信通过单一的治疗方式,单一的解决方案,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26、做出承诺,是真正的爱的基石之一。具体而深刻的承诺,即便不能保证情感关系一帆风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少有人走的路》
27、《爱·自我界限》 只要停留在青少年时代,拒绝成为成年人,就可以享受到超凡入圣的感觉。 在神秘主义者看来,宇宙原本浑然一体,我们通常说的恒星、行星、房屋、树、鸟、自我,其实不是独立个体,而是宇宙有机的组成部分。认为眼前事物是孤立个体,这只是一种幻觉,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将此现象称为“幻化”。和其他神秘主义者一样,他们相信放弃自我界限,才能认知真正的现实。 ----《少有人走的路》
28、他们都面临 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对付”或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大多数斌人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能够为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在于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他们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少有人走的路》
29、我是如何知道我本不知道的事情的?在所有可能的解释当中,一种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就是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而获得智慧,我们也可以继承祖先经历并获得的智慧。尽管对于科学思维而言,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乃至匪夷所思的认识。 ----《少有人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