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式的道德观是一张价值表,排在高处的,可以压过低处的,如果最高的一条不是“不得以杀人为手段”,那么,有太多的名义信手拈来,便可用来杀人。 ----《中国好人》
2、在中国,传统的教义是用审美代替思辨,用玄想抵制实测,用善恶混淆是非。 ----《中国好人》
3、价值冲突的永恒,大概不会在爱情之下,至于黑白分明,那是官方文告和九流小说里才有的事情。 ----《中国好人》
4、沉醉在仇恨里比沉醉在爱恋里,还容易持久,因为爱需要维护,恨却容易找到营养。 ----《七日谈》
6、一位朋友有个好职业,工程师,有个坏兴趣,读旧史。他读得比每个人都认真,每月总有几天,要兴叹九原,属怀千载,弄得自己没办法快活。近日读明末史事,又不高兴起来,因为他是心软的人,读到那些杀戮、破坏,各种野蛮残忍的事情,便修正自己以前的看法,转而认为,暴民难成大事,造反不是出路。我劝他说,读书的人,喜欢站得高,看得远,把自己想象为社会的计划者,若放下这身段,也许会少些麻烦,对自己或对他人。是否支持或反对某一种事,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出于自己原本的道德立场,甚至出于情绪或利益,也比出于某种高远的目的,要可靠些。 ----《旧山河》
7、我只管讲故事,至于意思,我自己也不十分清楚,要是完全清楚,讲起来也就无趣了。 ----《七日谈》
8、自居为弱者的人,堕落最快。起初只是忿激不平,下一步就允许自己做各样的坏事,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是受了委屈的一方, 做什么都有情可原。 他自己纵容自己,便以为别人也 同情他,而不知外界的舆论,和他那个小天 地中的并不一样。 ----《旧山河》
9、儒家建立的两大评价体系,一曰忠信,一曰仁义,内在便是冲突的。 ----《中国好人》
10、完美的控制,需要完美的、被权利彻底腐化的人民。 ----《旧山河》
11、凡忠必愚。 ----《中国好人》
12、恶的力量逼着你只能站在它的阴影里来反对它,你不得不接近它,好研究它的弱点,你不得不像它那样思考,好有机会打败它,到最后,胜利成了你的不幸,因为你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四顾空虚,更糟的是,你发现它影响,深入你的性格,再也洗不掉了。 ----《七日谈》
13、本地流行整体论,整体决定部分,“本质”决定各种“非本质”的东西。 ----《中国好人》
14、最糟糕的情况,还属明末。那种国家权力,经历了一千多年,已把社会浸透了,改造了;当它堕落时,整个社会也一同堕落,它腐烂时,从天南到地北,社会生活的每个地方,一齐发出臭气来。那时的合格暴民,不仅反贪官,反皇帝,也反社会。在他们眼中,可恨的很多,可尊敬的几乎没有,不乱杀乱抢,还指望他们做什么呢? ----《旧山河》
15、心有所耻,行不能从。义利之辩,一直被人为地尖锐化,似不如此不能显出儒者以及他们的命题的重要。而又有多少人只顾搬起石头砸人痛快,全不管自己下面的脚。所耻的事那么多,又怎么遵从呢?后儒起而倡言行合一,又怎么可能完全做到呢?难不在行,难在言。 ----《中国好人》
16、事实上,统治者不但喜欢降低人民的智力,也喜欢降低人民的道德水准,尽管他们常标榜以德治天下。没有原则的人群最容易驱使为恶,用利益,用危险,用激情,用随便什么东西。 ----《旧山河》
17、古代的集权制中国,亡于乱,也兴于乱。这不仅让人赞叹国家这样一种组织,仿佛有人格,有智慧,它将自己的失败化为社会失败,将自己的死亡化为天下大乱,然后借此重生——它死亡时,将整个社会拖入极端的混乱,使人民欢迎任何一种秩序,哪怕是过度的秩序,然后,正如我们看到的,帝国又在人民感恩戴德的欢呼声中凤凰涅槃了。 ----《旧山河》
18、看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虽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但有比它更有道理,也更合实情的一句话,便是“得天下者得民心”。 ----《中国好人》
19、一个人,长久的恨一件东西,即使那东西确实是恶的,也会改变自己。 ----《恨的力量》
20、古代政治理论,一大核心是要与人类趋利的本性作斗争。斗争的结果可想而知,不是率天下为善,倒是率天下为伪。 ----《中国好人》
21、其实礼教自己是不杀人的,它只负责劝人甘愿被杀,以及将惨状叙述为妙事耳。 ----《中国好人》
22、地域的话题,有时是危险的,有时是有趣的,尽管任何时候都是无聊的。肆口批评其他地方的人,既排遣心中多余的恶意,又可取悦自己的族群,自古是人们喜欢的娱乐。 ----《旧山河》
23、越是荒唐的东西,就越有人相信,因为人的智力有穷而极,而人的愚蠢,据我的观察,实在是无止境啊。 ----《七日谈》
24、多数时候,人并不是按照事实改变自己的看法,而是相反,按照看法改变事实。 ----《旧山河》
25、如果意志不能导致行动,那根本算不上意志 ----《七日谈》
26、心中藏于中,而人所不见;迹者示于外,而天下共瞻。 ----《中国好人》
27、如果一个明代人带着全部知识,回到汉唐,他是什么也做不了的。假如一个当代人回到明末,面对那堕落和混乱,是否能做什么呢?在那种乱局中,他可以大声疾呼,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可以冷笑不语,以对得起自己的智力。不论哪样,那结果是我们已经知道的。或许,这个当代人能够又向前旅行一百年,游说正德、嘉靖时代的士大夫,携带着真正外部的知识,他能否来得及改变些什么呢。那就是我们不知道的了。 ----《旧山河》
28、“随便说说”的阀门一旦被关,真正的恶意反而要在心里酝酿。 ----《中国好人》
29、自居为弱者的人,堕落最快。起初只是愤激不平,下一步就允许自己做各样的坏事,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是收了委屈的一方,做什么都情有可原。 ----《旧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