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制度恶化,总要激发出人性的恶来,是前者借后者洗清自己,还是后者埋葬前者,抑或两者互济,涉及到太多的因素,谁也没办法预先分析吧。有道德感的人,面对明末的痛史,往往为难,便是想象自己为当时的人,而上知三千年,下知三百年,怕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旧山河》
2、“随便说说”的阀门一旦被关,真正的恶意反而要在心里酝酿。 ----《中国好人》
3、心中藏于中,而人所不见;迹者示于外,而天下共瞻。 ----《中国好人》
4、道德确实是激情的发动机。 ----《中国好人》
5、完美的控制,需要完美的、被权利彻底腐化的人民。 ----《旧山河》
6、自居为弱者的人,堕落最快。起初只是愤激不平,下一步就允许自己做各样的坏事,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是收了委屈的一方,做什么都情有可原。 ----《旧山河》
7、没有罪恶的社会一旦出现,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恶的能力被统治者独占了。 ----《中国好人》
8、合理的社会,标准之一,是容得下出格的生活方式,毕竟,合理之理,不是用来扼杀任何形式的狂热,所建立的尺度,也应是事后的总结,而非事先的规定。 ----《七日谈》
9、恶的力量逼着你只能站在它的阴影里来反对它,你不得不接近它,好研究它的弱点,你不得不像它那样思考,好有机会打败它,到最后,胜利成了你的不幸,因为你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四顾空虚,更糟的是,你发现它影响,深入你的性格,再也洗不掉了。 ----《七日谈》
10、历史上所有事件中,都有这些人的身影,作用丝毫不比大人物小。我们姑且认为,他们事迹之不传,是因无人做传吧。那好,如今教育普及,网络发达,人人皆可为作者,唯盼自今以后,无数为王前驱的好汉,把自己的事迹说将开来,令四邻皆知,天下皆知,庶可免于不得不做无名英雄! ----《旧山河》
11、中国式的道德观是一张价值表,排在高处的,可以压过低处的,如果最高的一条不是“不得以杀人为手段”,那么,有太多的名义信手拈来,便可用来杀人。 ----《中国好人》
12、一位朋友有个好职业,工程师,有个坏兴趣,读旧史。他读得比每个人都认真,每月总有几天,要兴叹九原,属怀千载,弄得自己没办法快活。近日读明末史事,又不高兴起来,因为他是心软的人,读到那些杀戮、破坏,各种野蛮残忍的事情,便修正自己以前的看法,转而认为,暴民难成大事,造反不是出路。我劝他说,读书的人,喜欢站得高,看得远,把自己想象为社会的计划者,若放下这身段,也许会少些麻烦,对自己或对他人。是否支持或反对某一种事,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出于自己原本的道德立场,甚至出于情绪或利益,也比出于某种高远的目的,要可靠些。 ----《旧山河》
13、我只管讲故事,至于意思,我自己也不十分清楚,要是完全清楚,讲起来也就无趣了。 ----《七日谈》
14、一种合理的生活,一点自我欺骗是必要的。 ----《七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