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求生,我不得不匆匆又出山。临行之际,母亲异样地拉着我的手说,你在武汉安顿好后,就接我过去吧,家里太空了,一个人竟觉得害怕。我突然发现母亲已经衰老了,她一生的坚强无畏似乎荡然无存,竟至一下虚弱得像一个害怕孤独的孩子。 ----《尘世·挽歌》
2、即使在此过程中已经深知这一 结局的无法回避,但一个活生生的人真正在你手里呼出最后一口气时,你依然难以接受――你在那一刻 无法不痛感人的弱小和不堪一击。我们有谁能与死神相争呢? ----《尘世·挽歌》
3、我们似乎打小就反叛,我们却永远留在某个队伍中。 ----《尘世·挽歌》
4、他说,他在1957年之前,是这个乡镇小学的老师。因为平时喜欢书法,党号召知识分子给国家提意见的时候,多数老师写了意见,都来找他抄写成大字报,贴在学校的墙壁上。后来“反右”运动开始了,学校分了两个“右派”指标,大家都不承认提过意见,县教育局来鉴定笔迹,只好把他打成了“右派”。
他不愿再推诿其他同事,很快被开除了公职,下放农村监督改造,妻子改嫁他乡。等到平反重新落实政策安排工作时,他已经没有教书的能力了,只好安排到乡政府做饭。虽说是下人的劳务,身份却算事业编制,拿的是小学教师的工资。 ----《1980年代的爱情》
5、人在这个世界偶然地经过,因为五官六欲所能感受的短暂快乐,多数时候难免贪生。
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去与别的物种争夺生命的机会和空间,这种恶基于本能,我们常常无法去苛责。 ----《残忍教育》
6、世界上有许多人,你一辈子都在交往,也许你一辈子也没真正喜欢。但有些人,也许只有半面之缘,你却能够在心里默念一辈子。 ----《尘世·挽歌》
7、他像一个纯粹凭直觉而熟稔行路的盲人,总能巧妙地避开坑洼一样闪着那段凹陷的岁月。以至于让人误会他几乎像陨石一样来到这个星球,他的身后是一片巨大的星云;他来时的路缥缈无迹,只是仅供凝思而永远难以洞彻的沉沉星云。 ----《尘世·挽歌》
8、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我们生与死长于斯,默默地忍受着生活,平静地面对伤害,安详地等待着结局;在乱离的岁月中随处颠沛,时而戴着锁链,时而自我圈禁,但时而也在品味着挣脱逃亡的自由欢愉。 ----《身边的江湖》
9、老李的高,是一种我无法企及的高。他似乎早就打算,不在这个俗世留下任何痕迹。流云谭影,来去无踪,他是一个真正的过客,游龙一现,翩然又水逝云飞了。 ----《尘世·挽歌》
10、那些爱过你的人,只不过是在下一站等你,等你赶去时,还能和他们相聚一家,彼此再次开始生活;你在此间签下的情,正好在彼处补偿,那一切都能得到救赎,改善一个怎样美好的情景。即使还要重新经历贫穷、苦难、迫害和伤痛,但仍然有哪些至亲和你一起,生生世世,不弃不离,那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但死亡又确实如同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人真能告诉我彼岸的消息。 ----《乡关何处》
11、我其实从很小开始,就意识到我们成长的那个时代的粗野和怪诞。我在转学去县城之前,生活在另外一个小镇。整个"文革"年代,那个小镇充斥着无端死亡的气息。 我曾亲眼目睹,一会儿是造反派把当权派(基层政府官员)捆绑上台批斗毒打;过一阵子,又是保皇派把造反派捆绑吊上了房梁。每个人都在喊毛主席万岁,胜利者却总是诅咒对方是毛主席的敌人。人群被莫名奇妙地划分为敌我,仇恨和报复循环往复。 ----《1980年代的爱情》
12、迅翁尝云:人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于我,则常是中宵酒醒之后,无路可走而深陷回忆,牵出无数往事的余痛。 ----《尘世·挽歌》
13、人一辈子,原无所谓富贵贫贱,怎么样过,都是活法不同而已,但苦乐却是基本一样的。生老病死,人皆同苦。 我在这些自然的世界里,快乐并没有减少。尽管我在你这样的年龄时,曾经享受过一些荣华富贵。但是现在这样的日子却也别有滋味。 人生在世,许多变故是不由自主的,但若时时随遇而安,都能做到知足长乐。 ----《乡关何处》
14、死亡,在许多时候,真是一件近乎日常的琐事。你买菜的路上,邂逅车轮下的一摊血,你拎着一堆肉食回来,看见邻居的一张讣告——在你行经的地方,人们竞相奔赴道路的尽头。你才发现,生命竟然确实薄如蝉翼。 ----《尘世·挽歌》
15、和尚叹息说兵者,凶也。老夫从武备学堂开始从军,半生戎马,看见的都是国家久经战火,百姓迭遭兵燹,死者千万,流血飘橹。原以为自己可以匹夫报国,解民倒悬,最终却发现是犬奔豕突,虎去狼来。
那人还是不解地说,可是国家不能无兵啊。无兵则外侮凌辱,内乱横肆,前辈一生刚正不苟,原本军人楷模,怎能就此卸责呢?
和尚感慨,原来我留学东洋时,也曾迷信武力救国。从辛亥首义,南北战争,再造共和,几度北伐,再到国共合作,共襄抗日,几乎每一场大战我都是身先士卒。可是结果呢?外敌才去,内战又起。我身上的血腥太重了,打来杀去,死在我枪下的却多是自己的同胞兄弟,我们的罪孽太深了。 ----《虚拟的和尚》
16、生活不是话剧,可以彩排一次再正式登台。他们的悲剧一次性上演,就挥霍完了他们的一生。 ----《乡关何处》
17、王七婆一边行走江湖,一边在心底构思诗画,他终其一生似乎都想和谐地处置好自己。然而生活的荒谬,往往如其所说——当政权和我发生摩擦时,我选择了远离政权的心脏,最大限度地绕道而行;在一个绝对生存的高度怀惴一颗圣洁的心,把自己绕进了雪域的牢房。 ----《乡关何处》
18、正如米兰昆德拉小说中所说——他们相爱,但他们彼此置对方于地狱。这种因喜欢或爱而诞生的残忍确实难以思议,然而却遍布于我们生活周围,我姑且称之为“抒情式的残忍” ----《尘世·挽歌》
19、山中无年,时光缓慢得像是迷雾,飘忽着就是一段岁月。 ----《1980年代的爱情》
20、我对你一无所求,唯一的期望是——我要你答应我,从此给我永远的宁静,将我遗忘在出行的起点……从此从此,你好自为之! ----《1980年代的爱情》
21、好吧,我跟你回。就这样,我又把已经还乡的外婆接回了她实在不愿终老的深山,现在想来竟是万分惶恐――我这样违拗一个老人的夙愿,究竟是孝道还是残忍呢? ----《尘世·挽歌》
22、那些来来去去的雨啊,渗进土地,最终还会蒸腾为云为烟,为各自心头横抹的晚霞,于枯淡的人生里暗藏一道隐秘的奇观。 ----《尘世·挽歌》
23、雯的父亲几乎是唯一的外来人,他和此地的土家人形貌、言语都格格不入,但善意是唯一可以辨认和沟通的。山胞们不辨京都政治的颜色,只是凭借交往的礼数来认识好歹是非。对他这样知书达理的人,先就存了一分敬重。说起是监督改造,更多的时候,他却是山寨里的贵宾,但凡婚丧嫁娶,都要请他坐在首席。 一个知识分子,即便活在最极权的时代,只要他心性善良,处事平和,并不难在这个世界求个怡然自洽。 ----《1980年代的爱情》
24、辛波丝卡有一个非常好的诗句,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我为将新欢视为初恋向旧爱致歉。”沧桑感是时间给予有心人的馈赠品。 ----《1980年代的爱情》
25、世界上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为了“抓住”。抓住便是抵达,是爱情的盛宴;仿佛完成神赐的宿命,可以收获今生的美丽。 ----《1980年代的爱情》
26、许多人的简单热情,自命不凡的救世意识,弱不禁风的宏愿壮志, 幼稚的青春狂怒, 都烟消云散了。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永恒不变地支撑我们的谨慎窟窿呢?曾经赖以立身的史诗精神、英雄主义以及最后一点罗曼蒂克,都在一次挫折后成为绝唱。似乎从此媚俗、拜金以及广泛的物质主义正如海潮倒灌,几乎摧毁了五四运动以来几辈知识分子惨淡经营而又菲薄如纸的理性堤岸。 ----《1980年代的爱情》
27、家里太空了,一个人竟觉得害怕。我突然发现母亲已经衰老了,她一生的坚强无畏似乎荡然无存,竟至一下虚弱得像一个害怕孤独的孩子。 ----《尘世·挽歌》
28、他们身处乱世,命如飘萍,国家的兴亡犹未可知,儿女的聚散则多如云水的离合了。水逝云飞,鸿爪雪泥,浮生的悲欢不由自主,何处敢卜它年的归期和团圆? ----《尘世·挽歌》
29、在那个艰难勉强的时刻,她绝对会选择尊严而从容的赴死。她要用她的自沉来唤起我重新上路,来给我一个无牵无挂的未来。 ----《尘世·挽歌》
30、凡人处世,总难逃名缰利锁。雅人利欲易退,然则名心实难消磨无痕。就连世外之人,都还崇仰修成名僧高道,况乎七情六欲的俗辈儿女。但是名心尽退的人,并非心中爱恨全消;只是他不欲将这些腹海砚田的波澜,再拿去博尘世功名之冠带而已。 ----《乡关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