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它十年代的同代人,夹在「世代论」掷界之年,哥儿们的事没份儿、弟妹的又嫌儿嬉;处身香港转变急剧、猛烈的时代、耳闻目睹,但没法理解、没能关联溯及。三十年来,其成长生活的各种层面,未出娘胎已按照某种粗略图例规之矩之。一直学步于平坦道上致使特别脆弱,容易惶恐,鬱鬱不乐,营营役役追求的只有一稚「愚昧的幸福」。 ----李智良《房间》
●“每个人拿着自己的一块拼图寻找与自己正好吻合的那块,在尝试过太多以后,不免心生倦意和怀疑,于是就大概找一个,反正用力挤一挤也能拼的起来。可是,多的地方可以挤下去,少的地方却永远也补不上,永远会漏出一道缝。粗略看看,还不明显,可是时间一长,就会麻烦不断,牙缝卡住的是菜叶和肉筋,这道缝卡住的则是快乐和热情。”
●然而虽然生活没有主干,也没有味道,虽然这些女孩们在面对外面世界的时候恨不得用棉被蒙住头,粗略妆容,听任自己变得枯萎和孤独,她们的内心却并非荒芜一片,她们所感受到的苍凉是被年轻稀释过的苍凉,她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经历着四季的变化,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在乎樱花,也不在乎夏天的到来。 ----和泉日实子
●身口意业恶习结果 因缘会遇时
百千报应今粗略说 果报还自受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大宝积经》
●我只能把祖辈童年的玩具和玩法做个粗略的分类和注释,使孩子们知道祖辈们的童年是原始的,是落后的,但也是自然的,自由的,或许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的。 ----沈博爱《蹉跎坡旧事》
●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建议千万不要粗略地去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交、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刘未鹏《暗时间》
●人们说到穷途兽,永远把他们和劳改犯、农民工、妓女联系在一起,作为粗略与下等的象征,关于他们的研究极少。 ----颜歌《异兽志》
●年轻人在没有跟人在一起生活之前,总是拍拍脑袋,想得很简单。不就是一起过日子么,跟谁过不是一样过。粗略那么一想,好像生活么,就那么回事。殊不知的是,不只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无爱的人在一起,一样百事哀。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大概过去的就真的已经过去了。像是粗略翻看过的快餐读物,就算曾经有过感慨可是看完以后什么也没在心上,偶尔想起还能发现几分怀念的残余气息可是怀念的主体都已被人忘却。
●我粗略的存在了七亿八千八百四十万秒
却不及邂逅你的那一秒
无上荣耀
●所有的人都会使用“实用”跟“理论”这两个字眼,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说得出到底是什么意思—像那种既现实又坚决的人,当然就更如此,他们最不信任的就是理论家,特别是政府里的理论家。对这样的人来说,“理论”意味着空想或不可思议,而“实用”代表着某种有效的东西,可以立即换成金钱回来。这里面确实有一些道理。实用是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不管是立即或长程的功效。而理论所关注的却是去明白或了解某件事。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里所提出来的粗略的道理,就会明白知识与行动之间的区别,正是作者心目中可能有的两种不同的概念。 ----莫提默·J· 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有一个作家梦。我曾为了它付之行动,但三分钟热度的我没有坚持下来,对作家这份职业却一直憧憬着,从未间断。
初中,一次放学时无意间看见咱班一位女同学在写着小说,当然,这是她原创的。拿过来粗略翻翻,每一页都被文字挤得满满当当。我不由得自嘲地笑笑,在心里感叹着她的坚持,对比下来,我就是个"空想家"。我极其讨厌我那三分钟热度的性格,有时候做着一件事,心里突然间就冒出来一句“你这样怎能成为一个作家啊!”但我就是脸皮厚,平时学业很繁重,又不想写作,明知写随笔最适合我这个懒人,灵感却往往没有入驻我的脑袋。在空间上常常能看见一些同学以QQ签名的方式写着自己的小感触,曾用过这种方法的我如今却不感冒,怎么看怎么矫情。然而最近看了一本励志杂志,咦爆格了,请点全文
●有人给他们递过来一个很短的片段,属于一部相当长的编年史,无名氏著《我是如何爱上人民的》………………瞧,递给我们这对恋人的都是这些东西,后面还有很多,多的足以让他们明白,这个下流的无名氏要把这东西写成一份夸大狂患者的总体规划,和全世界人民的每一个都要做爱——等最后奇迹般地写完每个人之后,就会归结为一个粗略的概念:“爱人民”。 ----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我是不大喜欢看小说的,更别说是网络小说了。还是觉得各国名著比较好,有思想,耐看。充分体现了时代的价值,书的价值。而不是紧跟流行的步伐,流行过了也就被遗忘了。至今就读过一部除了名著之外的言情小说,意料之中的落俗套。所以就再也没有读第二部的想法了。包括被拍成偶像剧的一些小说。名著看的也很少,认真看过的只有《红楼梦》,其他都是大略的看。就算是粗略的看,也觉得那些书很有价值。《聊斋志异》《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阿甘正传》《红字》,还有希区柯克式的《蝴蝶梦》。记得朋友曾讲过一本书叫《陪衬人》,虽然只是听说,但也觉得很值得一看。武侠小说比较喜欢金庸,古龙 ,梁羽生。“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言情还是比较喜欢张恨水 ,林语堂。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想了解到一个国家的人民或者一座城市最关键和最隐秘之处,绝不是通过书本,也绝不是通过整天四处游逛本身,而是始终只能通过和这个国家的最优秀人物之间的友谊。唯有和这个国家活着的人们在思想上建立友谊,方能从中了解到这个国家的人民和他们生活的土地之间的真正联系;从外部观察到的一切往往是一幅不真实的粗略图像。 ----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我做过一次演讲。”他突然开口道,前言不搭后语。“你很快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说起这个。那是因为我的脑子运行过于迅速了。粗略算来,我至少比你聪明三百亿倍。举个例子吧。想个数字,随便哪个。”
“嗯,五。”床垫说。
“错。”马文说,“明白了?”
床垫被深深地震撼了。它意识到,自己面前这位绝非寻常人等。它沩拉起整个身躯,使它所在的布满水藻的小池荡起兴奋的涟漪。 ----道格拉斯·亚当斯《生命、宇宙以及一切》
●检视阅读,又称粗略阅读,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清楚了解到一本书是否值得你花时间去看!
一般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第二,研究目录页。
第三,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第四,如果这本书是包着书衣的新书,不防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第五,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第六,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特别是最后几页。 ----《如何阅读一本书》
●人的通病是容易看清楚别人,不容易看清楚自己。在别人的问题上可以斟酌到锱铢必较,而在自己的问题上却可以粗略到走马观花。一颗自私的心,自然会豢养出一双自私的眼睛,一种计较的活法,以及,一腔热衷于背后说人是非的态度。一辈子看不上别人,换一种说法就是,从来没看清过自己。
●飘零而落的柏叶纷飞,眉间的折皱仿若昨天的悲伤,将记忆勾勒成粗略的线条,那淡蓝色波纹般的记忆鼓动着我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