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鼓励我厚着脸皮在美国继续混下去的是中国式思维:我发现,每当我的农民本性一流露,我便会向下攀比,比如,就我目前的英语水平,已强于一大半以上的中国作家了,著名的我就更不放在眼里,他们来到美国书店,那绝对比我还两眼一摸黑,像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学人类学啥的,他们这辈子就更没戏。 ----石康
2、人们讨论与争执的结果是,双方往往都更坚持自己了,结果是分手。在一般性的恋爱中,人们只能学到自我伪装。两个人恋爱成功了,多半意味着,他们学会了适应彼此。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的恋爱关系,比建立与一种平等竞争的恋爱关系容易得多,若要得到平等,那么在两人的竞争中,必须互有胜负。 ----石康
3、我的学习方法是:不管懂不懂,先看五六页,边看边把书中的生词划下来,第二遍看时猜划下的生词,第三遍看时把完全猜不出的查一遍字典,边查边把把查出的中文标到到生词上,第四遍看只是顺一遍,为的是把生词多的句子抄在微博上。第二天一上来就先把上一天抄在微博上的句子看三遍,再开始学新的。 ----石康
4、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从掌握高技能开始的,高技能本身就是一种高效资源,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人类多年累积的诚实有效的劳动成果,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的生产性资源,得到高技能需持续的努力,而持续的努力本身便是一种令人的变好的道路,如果你没有走上这条路,那么你多半可能是走在别的路上。 ----石康
5、我认为,他们陷入一种悖论,他们不肯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把自己的失败投向到外在的事物当中,他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失败,他们从未想到,当他们成功了,人生便会展现出另外一种面貌。 ----石康
6、学英语之初,我每天都要追看那些职业翻译写的文章,发现很多人都在感叹别人不理解翻译的困难之处,简单地来讲,就是翻译涉及的很多专业,高薪职业翻译必须提前多日 去学习他们将要翻译的东西的相关知识,比如材料力学,药理学等等,有时他们还要向听者解释一下某个原理,某个专业里的关键技术。 ----石康
7、我认为等候是合理选择,只要相信这世界会变得更好。你要为你的等候而工作,好身体是第一位的,适当的饮食、睡眠、运动、保持正面心态,因你受各种条件限制,只能用时间换空间,你的目标是比常人多活10年。你可以信个教让自己心情平静,总之,你最终也能体验到想要的东西,只是把时间推迟了而已。 ----石康
8、新年推荐一本书:《作家之旅》,作者美国人CHRISTOPHER VOGLER。如果你想因写作而获利,那么应买这本书,它讲了一些畅销书或是剧本作者需要知道的东西,对于提升写作技术很有用,至少你可从中看出别人是如何为最广泛的大众工作并从中获利的。 ----石康
9、越来越清楚,人们相争相残,表面上看是历史文化民族制度信仰价值观之类的原因,细看则是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的,在不同的教育程度中,人们得到的信息不同,这使人们发生冲突,有些冲突是恶性的。我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一生中若有条件,最好去发达国家接受十至二十年左右的教育,用以认识世界及自我。 ----石康
10、极少名人能做到均衡生活,要么无能却装,要么一方面的努力及成功,必以数方面的全面放弃为基础,就连具有自我批评意识的人都找不到几个,叫我觉得那些人生真是歪邪而无聊。年轻时最有趣的是:人们真的不了解自己,对生活也无准确要求,若那时不挤压自己,令自己多尝试,那以后也无机会了解自己 ----石康
11、我看文学书看得较晚,无知到23岁时读完《追忆似水年华》后,很激动地推荐给我的一朋友,说写得远好过《红楼梦》,被他嘲笑,第二天便去书店,两个月后,我没日没夜地把买来的十来本各国文学史通读了一遍,这才算起步儿了。后来又读到《伟大的传统》一类文论书,才算对西方文学有了一点基本概念。 ----石康
12、不到美国,还真看不出中国人对待弱者有多么残酷,在美国,看着那些与白人抱在一起笑着的黑人,我就难过,他们以前就是棉花地里的奴隶啊,美国现代小说里谈起他们还在说“那些个猩猩——”,但他们现在也像人一样生活——中国的女人、孩子、农民,中国人对他们比美国人对黑人还狠,真是令人无语。 ----石康
13、学习过程令人最讨厌的是,它本质上是一个被不断质疑的过程,你认为你懂了,你对别人说你懂了,但考试成绩表明你没懂,这种长期的长达十几年的被质疑,真是令很多人无法忍受——真相是,人群中只有极少数人具有学习能力,是利益迫使大家去做根本无法达到的事情,当然很多人都做不好,最终只好蒙混与欺骗 ----石康
14、我认为英语中听是第一位的,当你能明白别人说出的意思,剩下的就是词汇量与思维方式了,我在美国听到过五花八门各种英语,丝毫不亚于中国的方言,但大家都能知道对方说什么,在说方面搞得自己特标准没必要,凑合能说就行,说得标准是一个可赚钱的专业,需单花大量时间学,你不是真想当播音员吧? ----石康
15、是的,你只能练习一点点或一小类专注,专注当然可以从禅定习得,只是那仍是禅定的专注,而不是解一道数学题的专注,事实上,不去想一件事情当然也需要一种专注,而世界上更多的专注却是要解决各种问题与达成各种目标的专注。这些专注之间是彼此平等的,是运气使某些专注者收获更多。 ----石康
16、天天学英语,有时候,就会像我现在一样,用起远为熟练的中文,忽然间,一读读上一百页,一写写上几小时,只是因为这读写令我感到习惯。但要为了学会英文,就要尽可能地使用英文。差别是,在英语世界里,我是一个文盲,那感受令我不适,但我应知道,通过长期持续的学习,我是完全可以了解更多英语世界的 ----石康
17、当笨蛋的体验有点意思:笨蛋总是很烦,无法理解稍稍复杂的问题,记不住东西,低效,笨蛋当然无法持续的想问题,所以你最好不要对笨蛋谈任何一种有体系的知识,比如笨蛋可以零星地理解上帝佛陀,但让他学一门微观经济学却完全是妄想,我总算明白了,信念对于笨蛋才是最重要的,相当于硬记几条生活原则。 ----石康
18、我认为那二亿人完全有要求春节按时回家的权利,他们要有投票权,可投票给能解决老百姓问题人,这件事儿欧洲国家做到了,美国做到了,是民主国家的优势,老百姓可以选择为他们着想的人,条件是,要把国家管理者分成相互竞争的两三拨儿,让他们分头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谁能解决,老百姓就让谁领导。 ----石康
19、农民总是认为自己是最能出力的,事实上,农民干的事情任何人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都能干,我说过多少次,任何体力劳动只要是被逼,任何人都是可以干到死的,因为体力劳动无法欺骗,但脑力劳动可以,农民会假装想问题实际上不想,你让一个农民专注一天在数学上,他可受不了那一种”想的痛苦“,宁可自杀。 ----石康
20、我一直对不相信不爱看或看不懂产品说明书的人,你可以不在意如何把衣服洗好、但你不得不在意如何服药,因为那直接关系到药效及副作用,当对方连如何使用一个新电器都弄不懂,比如电子蒸锅,你就不得不全部亲自动手,这一点在到美国之后更为明显,因为生活扩大了,全是你以前不知的,如开快车用的电子狗 ----石康
21、若你阴差阳错不幸沦为弱者,那么第一件事就要设法削减你的需求与消费,只是为了赢得时间,你可能要过几年清苦专注的生活,只是为了腾出时间来学习较有难度的生存技能,以便为自己创造一点生存余地,不然你只能与别人去赌运气,就像那些在淘宝网创业的人一样,总有几个发财的,更多的只是以没倒闭为荣。 ----石康
22、我不知有多少农村孩子曾经有过与我相似经历,我说的是,他们来到城里的书店,面对满眼的未知,深感羞愧,并且努力想知道城里人在说些什么——这时候我如果听到附近有纯农民在吵吵什么“中西医结合”之类的蠢话,我就想躲开他远点,我可不想跟这么蠢的人建立任何关系——还结合呢哥们儿,你懂西医吗你? ----石康
23、我相信,人会为他真想的超越环境——艰难本身就是一个试金石,越难越见真心。在我的经验里,再也没有比击败一个中国人更容易的事情了,因中国人普遍地对自己撒谎,一个中国人说他想什么,你最好就是那么一听,极少人为他们所想真的付出努力,不懂克制,一般都是随大流,凑个数,他们努力根本没质量。 ----石康
24、我发现中国人比较喜欢的二林(徽因与黛玉)都体弱多病,运动方面都是零,性格都比较傲,长得都比较瘦,性欲方面都比较差,学问方面都比男人差得不多,只是一点,以至于像男人私人想像出来的白日梦幻人物,两千年前的希腊女人倒是更像是她们自己,有时竟可认为真实的各种白种男人像是她们想像出来的。 ----石康
25、你若生病了若遇庸医你便活该倒霉,因中国社会没有信用体制社会服务质量无标准,所以你最好自己懂得一点基本医学知识,细节你无法控制,但大的方面你其实完全可把控的。但你不花时间学医学知识,到时只能听天由命,不是中国人想变强人,是因在这个少社会支持系统里,你不变强人便遇事毫无办法。 ----石康
27、以中国文化的眼光看,美国生活方式不值一过,因为太累了,一个人一生要会那么多技能,除了工作技能还要娱乐技能,还要遵守那么多规则,要那么努力才能不把事情搞砸,不如在中国,每天只是搞砸事情也无所谓——是的,这的确是一种根本的抉择,本质是:你要取得什么成就?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石康
28、更具体的,如果你可以不停地练习那些技巧,不停纠错,你当然可以做到那什么移民啦、买奔驰宝马啦,搞一个温馨小家啦、买个别墅啦,这些都并不是真的不困难,只是你想做不想做已,说到头了,它就是你本来就有的选择与自由,指的就是一点点教育程度,当你没条件从国家社会中得到,那么你就自我教育好了。 ----石康
29、这正是中国人不可能产生较高质量结果的原因,中国是人情社会,这样的社会无法避免老鼠屎入锅,可以说,中国没有什么高质量的组织,它当然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成果,说有,多半是欺诈。在生活中我也发现,听一句农民话,胜读十本烂书。不同水准的人在一起,最好的情况也是尴尬。 ----石康
30、以我的经历,我可以肯定地说,世界对你们,那四百多人,是平的,当你们诚实地努力之后,将有机会自如地在这两个差异极大的世界中穿行,它们是如此地不同,就像我目前看到的一样,这是我第一次只为那么少的人写作——若你松懈,请看看我的评论栏,听听那些混沌的声音,希望从中获得动力,不被那声音俘获 ----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