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少炎凉。
2、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洪应明
3、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
4、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地之秽者多生物
水之清者常无鱼
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
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5、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洪应明
6、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做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洪应明
8、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洪应明
9、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10、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视,事去而心随空。
11、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愁顽金钝铁之不易稍落;我果为长江巨海,何患污渍横流之不能容纳。 ----洪应明
12、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13、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冷厌;黄粱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洪应明
14、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洪应明
15、疾风怒雨,禽鸟戚戚;
霁日风光,草木欣欣。
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洪应明
16、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17、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
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
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洪应明
18、拔开世上尘纷,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跟尽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事之事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跟。 ----洪应明
19、认清反复, 世路崎岖, 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执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20、鹰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洪应明
21、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 ----洪应明
22、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洪应明
23、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洪应明
25、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洪应明
26、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洪应明
27、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 ----洪应明
28、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洪应明
29、进步思退步,著手先放手。
30、《菜根谭》修省: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洪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