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铁矿石方面,澳大利亚经济全部靠中国,澳大利亚没有实体经济,靠的就是原材料经济。到后来,澳大利亚是大爷,而中国是灰孙子。全国的钢铁业平均销售利润是2.4%,利润基本被澳大利亚人拿走了。也就是说我们在2008年底不推4万亿人民币财政扩张的话,是什么结果!通货紧缩对于政府来说比较好,每个中国低收入家庭发1万元人民币,会把美国、澳大利亚痛苦死。但是没有办法,我们被货币主义控制了。弗里德曼、克鲁德曼,美国中央银行是不让他们进去,但给他们诺贝尔奖。因为他们改变中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的理念。这是美国人漂亮的一点:先把所有的人洗脑,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刘军洛
●他能听懂花草木石、过去未来、心脏跳动,还有遥远的星星发出的絮语。那星星或许早已度完自己的时光,化作巨大的钻石。
他对世界有着无比深刻的感受。在他三十年的记忆中,不仅有国家暴力传统造成的悲剧,有战争、劳改营、毫无权利的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死存亡,而且有弗里乔夫·南森弗里乔夫·南森(1861—1930),挪威北极考查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22),曾任国际联盟主管战俘事务的最高委员,参与伏尔加流域赈济饥民工作的组织工作。——译注或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埃内斯托·切·格瓦拉(1948—1967),拉丁美洲革命家,曾参与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领导波利维亚的游击运动中被俘,遭杀害。——译注这类人的大无畏精神,有他们的赫赫声誉和卓著勋业。 ----瓦尔拉姆·沙拉莫夫《科雷马故事》
●众所周知,在华国吃东西需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子曾经曰过:每一个智慧拔群的食品生产商都是隐匿民间的诺贝尔化学奖候选得主。因为送入口中食物会加入苏丹红、双氧水、福尔马林、发泡剂、瘦肉精等等完全将食物变废为宝的的特种添加剂,简称加特剂。 ----《执掌龙宫》
●生命,那是自然交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
●一个一个梦飞出了天窗
一次一次想穿梭旧时光
小小竹蜻蜓张开了翅膀
飞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
一个一个梦写在日记上
一点一点靠近诺贝尔奖
只要你敢想就算没到达理想
至少有回忆珍藏 ----TFBOYS
●“劳力辩证现象”的所谓认知不协调的一种特殊情况。谁了解了“劳力辩证现象”,便可以强迫自己更加清醒。你可以试一试:即使你在一件事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下了很多功夫,也要保持一定距离去看待其结果,它仅仅是一个结果。你用5年时间完成的小说没有引起出版社的兴趣:也许它并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拿到你认为必须获得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你觉得值得去推荐给别人吗?还有你已经苦苦追求多年的女人,她真的比缠着你不放的女人更好吗? ----罗尔夫·多贝里《明智行动的艺术》
●离开伊斯坦布尔仅仅四年之后,当我走遍波斯国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积雪覆盖的山脉、哀伤忧愁的城市,递送信件并收集税款时,我发现,我已渐渐淡忘了留在伊斯坦布尔的小恋人的面容。 ----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
●不是所有人都是莫言,小学文化可以拿诺贝尔奖。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学习吧。
●不过追求技法和形式主义很明显。其实主要是受了意识流小说,荒诞的东西影响吧。尤其是高中看过一本勒克莱齐奥的《战争》,对我影响颇大。现在想想那并不是一本好书,尽管书的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在当时也是冲着这个才买了这本书。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沈宴如小心的将唱片取下,收好,又将留声机重新放入盒子里,才道,“我没跟你说过我为什么会想要成为一个歌手吧?”
安知晓摇头。
这个问题,她的确好奇过。以沈宴如的出、见识、学问乃至性情来说,她都不应该是会走上这条路的人。
在安知晓看来,或许她更适合成为某个研究所里埋首于实验之中,将来没准哪天就能拿到诺贝尔奖;又或者做古文字、古诗词之类的学术研究的专家。
沈宴如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因为我啊……我想唱出这样的一首歌。”
“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清静》,写出这首歌,和唱这首歌的人名叫向清。很陌生对吧?因为他一生中,只创作并演唱了这样一首歌,未及发行便英年早逝了。”
●我们老师说,在科学界最浪漫的一件事就是陪你一起养养小白鼠,获获诺贝尔奖。
●在埃弗里发现和证明DNA 携带遗传密码之前,诺贝尔委员会因为他一生对免疫化学知识所做的贡献而慎重考虑过授予他诺贝尔奖。但没多久,他革命性的论文面世了。论文非但没能保他获得诺贝尔奖,反而令诺贝尔委员会认为论文太具革命性、太令人震惊而不愿涉险颁奖认可他的发现,除非等到其他人证实它们。 ----约翰·M·巴里《大流感》
●你的唇型很漂亮 适合吻我适合说爱我。我从不说情话,我对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肺腑之言屠呦呦和诺贝尔,人类和引力波,小李和奥斯卡,我和你。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 ----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记者: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秘诀吗?
回答:没有秘诀,只有勤奋和热情!
●还有什么书比让一个人安心本分的当一个人更导人向善的呢?所以李果甚至想让琥珀去买断诺贝尔奖,然后把文学奖和和平奖同时颁发给《X人修仙传》。 ----伴读小牧童《我家的剑仙大人》
●一个一个梦写在日记上,一点一点靠近诺贝尔奖 ----TFBOYS《大梦想家》
●人生有一点不幸的事就是回避有教养的社会,忽略与善于思考的人交流,最后失去了这种活动的能力,牺牲了自己获得和别人的尊严。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诺贝尔》
●一切从工作中感受到生命意义的人,勋章不能报偿他,亏待也不会使他失落。内在的富有找不到、也不需要世俗的对应物。像托尔斯泰、卡夫卡、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没有得诺贝尔奖于他们何损,得了又能增加什么?只有那些内心中没有欢乐源泉的人,才会斤斤计较外在的得失,孜孜追求教授的职称、部长的头衔和各种可笑的奖状。他们这样做很可理解,因为倘若没有这些,他们便一无所有。 ----周国平《内在的从容》
●我们总是喜欢用1%的人的故事来鼓励90%的人: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奋斗一生,爬到了金字塔的顶端。其实,很多类似这样的故事都是被包装的:你不知道比尔·盖茨的妈妈是IBM的董事,也不知道巴菲特的爸爸是交易所的老板,更不知道诺贝尔的妈妈是数学博士,爸爸是物理教授,家族里面出了10个博士……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用90%的人的故事来鼓励99%的人。
●"非暴力抵抗"不是从人的本能反应引出的。它是人类面对无数无辜牺牲者的生命,深思熟虑以后做出的一个理性反省。但是,实行"非暴力"是困难的,因为它的本质是提倡非暴力的一方,主动把自己置于战术上的一个不利地位,以这样的一个姿态,邀请对方回到有游戏规则的理性讨论中去。这一方显然是吃亏的,就像打架双方扭成一团的时候,第一个主动住手,提出谈判。难就难在这时对方再动手,他也下决心不还手了。问题在于,人们最终是要靠对话和理性的妥协解决问题,总要有一个先住手的。所以,在历史上,不论是民众一方,还是权势一方,在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最先醒悟过来而不再动手的一方,不论以前有过多大的罪过,就凭着这样一个转折点,都是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 ----林达《我也有一个梦想》
●前几天“诺贝尔奖”评委会秘书长在演讲时,也谈到他对中国“不是很了解”。不是很了解,怎么就这么轻率地做出了一个“诺贝尔奖”的政治决定呢?他也承认这是一个政治决定。所以,不要指望别人对我们非常了解,更何况,还把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想象成前苏联和现朝鲜的外国朋友也不在少数。 ----白岩松《白说》
●有生之年,希望我们的村上能拿到诺贝尔,也不望,我耿耿于怀那么久。
●本人中科院高级潜水院院士,诺贝尔长期掉线奖,奥斯卡终身隐身奖。
●叶芝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可没有了心爱的人的陪伴,成功,是不是会更加寂寞。
我成功了,你却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我成功了,我心里还爱着你,我却也娶了别的女人。
我成功了,很多人爱慕我,可心里的那个缺口,却只有你能填补。
我成功了,却永远地失去你了。
有朝一日,我成功了,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拿“写出好作品”当说话的前提我以为是太不妥了,因好作品的标准除了名著不可能还会指什么——说到名著嘛,我认为我们还是不要去谈没有可能的事。
其实对于普通人,叫他以名利为目标实是有点要求过高了,叫他做到基本正直、能自食其力、基本不作恶就可以了——说像我们要求中国的科学家,不必去得到诺贝尔,只要能看懂诺奖作者写的书就可以了,最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正确地使一下别人发现的知识,那已是极难的了。 ----石康
●我也就一老师,离那诺贝尔奖还差几万光年呢
●以下是我的个人经历:
1995年,就读于德国慕尼黑特种兵学校;
199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进修;
2000年,加入海豹突击队;
2003年,攻破日本情报系统,获取10份绝密文件,令其战争阴谋破产;
2005年,前往叙利亚执行任务,成功解救三千人质
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2008年,参加美国总统选举,以1票之差落选
2011年,被奥巴马跪请回到海豹突击队,同年击毙拉登
2015年,被提名为全球最有影响力人物;
2016年,放弃一生荣耀在贴吧水经验。 ----《百度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