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于博尔赫斯的唯美语录
日期:2018-02-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关于博尔赫斯的唯美语录

  ●我从不谈论什么背叛和原谅,遗忘是唯一的背叛和原谅。 ----博尔赫斯

  ●在《审判》与《美国》中,主人公K和卡尔视觉上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不是叙事上的视角限制,也不是人为的修辞学和方法论,而是一种被决定命运逻辑也就是说,无论是K,还是卡尔,他们所看到的只能是局部,局部的局部,……《城堡》中所蕴含的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抵消,而是它的提纯物。这种不确定性以K内心迷惘感以及在完成某种使命时遇到的难以逾越的障碍前提同时又构成了超越这种障碍的全部基础。这种自相矛盾的排斥性力量形成了卡夫卡喜剧中心情节。 ----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

  ●水
是我怀念你时留下的无用的泪 ----博尔赫斯《另一个,同一个》

  ●对环境问题关注,也是国内外很多时尚杂志或生活杂志的时髦话题。他们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大谈环境危机,一方面几乎是每隔一页就会有一幅巨大的汽车奢侈广告。它表面上是在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掩盖甚至在加深环境危机。严格地说,导致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即内化于我们的欲望之中。或者说,它正是文化的隐秘特性之一。 ----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

  ●致偶然读到这些诗作的人
如果这本诗集里面还有一句半句好诗,首先恳请读者原谅我贸然将之窃得。我们的无知没有多大分别,你成为这些习作的读者而我是其作者纯属不期而然的巧合。 ----博尔赫斯《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

  ●你的生命同死亡定了契约
只要活着,一切幸福都对你不利 ----博尔赫斯

  ●无用的的黎明发现我在一个荒凉的街角:我活过了黑夜
黑暗骄傲的波浪:暗蓝色的波浪高高落下,满载着深土的各种颜色,满载着靠不住而值得渴望事物。 ----博尔赫斯《两首英语诗》

  ●黄昏在暗地里破坏我们的别离。
冷酷且着魔,那庞然的黄昏似黑暗天使
黄昏时我们的嘴唇在赤裸亲昵的吻中活着。
时间无可避免的溢出,将我们无用的拥抱淹没。
我们一起挥霍掉自己的激情,不为我们自己而为迫近的孤独
光明拒绝了我们,黑夜匆匆降临。
金星照亮阴影中的沉重我们一直走到了门口。
离开你的怀抱,如同一位离开失落牧场的人。
我离开你的泪水,如同离开一位剑戟之城的人。
在其余的那些黄昏当中
今晚如梦般持久鲜明
然后我追上并超过的
仅为夜晚和白日。 ----博尔赫斯

  ●我曾经图书馆里读过一些书,那是很久以前,在百无聊赖时候。在那里,我吃进去大堆的尘土。一个因苍老糊涂管理员总是告诉你他怀念博尔赫斯,而没有人知道他说的那个人是谁。他说,在他这样老迈的年纪突然被时间抛弃是真正的酷刑,他原本一直等待着墓门为他而开。我不明白为什么任何地方都千方百计依据客人喜好经营,只有图书馆无人照看,像个被人遗忘的垃圾堆。我还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坐在明净的房间里,在柔和灯光底下,被高大的书架环绕在中间。我知道我在其间显得渺小,我感到一种压迫,但这种压迫近乎庄严,仿佛在这里头掩藏着宇宙真理。 ----张惠雯《一瞬的光线色彩和阴影》

  ●人类的一天,也就是时间里的
所有天,从那不可思议
创世日起,一位可怕上帝
已预先安排好所有的日子和忧烦,
在另外的日期,那永久的尘世之河
就在不停地返回它的源头
永恒,已经熄灭在现在,未来,过去,
正在经过——这就是我的此刻。
从黎明到黑夜,讲述的是整部
世界史。从这深奥的夜开始,我看到
我的脚下是犹太人的漫游,
迦太基的毁灭,地狱天堂的赐福。
主啊,请给我勇气和欢愉,
我要攀登这一天的顶峰。 ----博尔赫斯

  ●我像从迷乱的草地归来的那样,
从你的怀里脱身。
我想从刀光剑影的地方归来的人那样,
从你的眼泪里脱身。
如同往昔黄昏的梦境一般生动鲜明的
那之后,我便一直追赶和超越
夜晚和航行日。 ----博尔赫斯

  ●一切墓碑上的铭文
不要让鲁莽的大理石
喋喋不休,冒险地违背遗忘的全能。
没完没了回忆
名字,声誉,事件出生地
这么多玻璃珠宝最好由黑暗评判
人既沉默,大理石也无需开口。
逝去的生命的本质
——颤抖的希望
悲痛的无情奇迹和物欲的惊奇
将长存不灭。
专横的灵魂盲目追求永生
这时他在别的生命中得到了保证,
这时侯你自己就是那些不曾生活在
你的时代人们具体的延续
而别人将是(现在也是)你在尘世的不死。 ----博尔赫斯

  ●文学不能给你生气,但可以给你疗伤,文学让人内心更柔软有弹性,吃得起亏,容得下苦。因为所有文学作品都在讲一个故事人生是苦的” ----博尔赫斯

  ●在柄谷行人看来,整个现代文学之所以已日暮途穷,其重要表征不仅仅在于,这个现代文学已经丧失了其否定性的破坏力量,成了国家钦定教科书中选定的教材,成为文学的僵尸,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文学根植于资本主义模式民族—国家三位一体的固化圆环之中。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圆环,文学就不可能获得新的生机。 ----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

  ●青春——伍尔芙在我们作文里的二三语罢了
时光——洛伦兹在我们试卷上的繁复公式罢了
校园——夸克纽斯雕塑前的励志名言罢了
高考——洋洋洒洒的一溜儿卷子罢了
人生——......
博尔赫斯无力指导我们
如何去生活
周国平先生
愿为爱的人提供幸福
片语之言,何谈人生
人生应如钢笔,
墨耗尽了
而它存在痕迹还在

  ●梦是戏剧的演出人,在他架设于风的舞台上 ,他往往穿着美丽的黑影。 ----博尔赫斯《纳撒尼尔·霍桑》

  ●I offer you lean streets, desperate sunsets, the moon of the jagged suburbs.
I offer you the bitterness of a man who has looked long and long at the lonely moon. ----博尔赫斯《英文诗两首》

  ●在这里,写作意义被卡夫卡严格地限定在了记录范围之内:用一只手挡住耀眼的光线,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用卡尔维诺的话来说,检测黑暗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意味着检测光明和欢乐短缺到了什么程度,在普遍异化了的现实境况之中,个人只有通过充满警觉的洞察,复活心中被遮蔽的人的理想,获救才会成为可能。 ----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

  ●我有过一个下午和村落 ----博尔赫斯

  ●不惜一切手段达到没有可能实现目标,这就是卡夫卡为他的喜剧所设置的前所未有形式维度。 ----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

  ●一条大河是水的迷宫,丛林是树木的迷宫,城市街道的迷宫,图书馆是人类思想的迷宫。 ----博尔赫斯

  ●结束了多年的流亡
回到了儿时的地方
房子的外观我已淡忘,
唯有触摸那老树的枝干
能使我忆起旧时的梦魇。
我重新踏上过去的小径
突然产生了久违的诗兴
望着黄昏渐渐降临
羞涩的新月躲在棕榈树茂密的叶林
藏藏匿匿
恰似鸟儿埋进自己的窝里。
房子重新将我容纳。
庭院的围墙包揽过多少日月星辰
交又的小径承载过多少壮丽的晚霞?
还有那娇美的新月
曾经把多少温柔洒在路旁的花坛? ----博尔赫斯《回来》

  ●我们一起挥霍激情,不为我们自己,
而为已经来近的孤独。 ----博尔赫斯

  ●就在陆德推出他的奇谈怪论的时候,我已经在琢磨如何反驳他了。我提醒他注意,博尔赫斯读过施耐庵的书,还专门写过一篇关于施耐庵的文章。至于“《一千零一夜》第二百七十二夜的故事”,很可能是假托的,博尔赫斯当然干得出这类事。所以故事的起源也许本就是《水浒传》,博尔赫斯只是将其改头换面,而佩雷克则是在戏仿博尔赫斯。事情就这么简单。关于封印的想法,太玄乎其玄了,完全没有科学性。 ----朱岳《说部之乱》

  ●我们都是上帝,人这一生,是我们精神分裂时的一个浮想。 ----王朔《致女儿书》

  ●我梦见了那个做梦的女人。他说。
马蒂尔德让他讲讲那个梦。
我梦见他梦见了我。他说。
这是博尔赫斯的情节。我说。
失望地看着我。已经被写过了?
就算现在还没写,总有一天他会写的。我说,这将是他的迷宫之一。 ----加西亚·马尔克斯《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

  ●“我那时候喜欢的是黄昏、荒郊和忧伤,而如今却向往清晨、市区和宁静。” ----博尔赫斯《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

  ●早上起来在杂志上看到关于Leonard Cohen 刚认识他就早已离开这里 后来去听他的歌 顺便翻钟立风的书 断章对话小说凑在像艳遇一样忧伤这一本书里 讲到他热爱博尔赫斯 老人低沉浑厚的声音和着配乐一直静静地念着词 也可以说是诗 对应该是诗 相似的三个人凑齐在一个并无出奇的早晨 于是脑袋出现奇妙的意象组合,宽阔的冰岛上老人靠在深灰色的布制沙发中闭眼叹气 博尔赫斯的诗集躺在他突起的右膝上 绵延的极光在夜幕变幻莫测 我们站在冰块上发呆 风声不大

  ●夜晚是漫长而孤独的节日
我孤独的月亮原谅了我,
谁又敢将我谴责? ----博尔赫斯

  ●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于博尔赫斯的唯美语录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