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我讲过一个悲惨的故事,故事中男主角翻遍暗恋姑娘的空间相册,然后暴走十座城市,寻找姑娘拍照的所在之地的素材。在姑娘生日那天,他上传了一个告白视频,风靡朋友圈。
这么浪漫的故事为何说悲惨,因为姑娘一刷朋友圈,恼羞成怒,在朋友圈发了一行字:赶!紧!删!掉!离!我!远!点!
八个感叹号吓得故事男主角阿菜心惊肉跳,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删了源视频后,又给姑娘拨过去电话。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
哦,忘了告诉大家,这位姑娘的名字叫小芳。开玩笑的,她叫娜娜。 ----《愿所有的坚持终不被辜负》
●他不看人,自顾自地说话,语气平稳淡定,只描述,不感慨,却缕缕听得我心惊肉跳。 ----大冰《乖,摸摸头》
●我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待着六点钟的来临。我在以后的岁月中所经历的节日不再具有这样的时刻,它像一只箭头,在白昼的心窝上颤颤悠悠。尽管天色已晚,我为了不把目光从天井对面的窗户转移开还是没有点灯,此时可以看到窗户已经点亮了第一批蜡烛。这是圣诞树所拥有的全部时刻中最让人心惊肉跳的,它把针叶和树杈奉献给了黑暗,为了完完全全使自己成为后院公寓朦胧的窗棂中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星座。这样的星座虽然不时对那些孤独的窗子中的一扇施与恩惠,但是很多窗子仍然保持着黑暗,另一些窗子更是令人伤心地在傍晚的煤气灯下枯萎。此景让我感到,圣诞节中这些凋敝的窗棂包含了孤独,衰老,贫困以及穷人们闭口不提的所有苦难。 ----瓦尔特·本雅明《驼背小人》
●你清醒的头脑和语言,把我从浪漫里面一把抓回到现实,对你不在心惊肉跳,对你已心静如水,对你已把前世你对我的好,还清。
●每次和你说话总是心惊肉跳!怕你会拒绝我,怕你会嫌我烦
●她已经到了中年。按理说,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对于智慧、财富、声名,她应该感到前所未有地踏实和实在。可如今,在人生的路上走了一半,她回首望,却只看到断壁残垣,如见鬼一样心惊肉跳,前所未有地轻和空虚,空调吹出的凉风如海潮,随时会把她卷走。 ----蒋方舟《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生活里最不需要的就是那场对自我的迷失,仔细打量一下,爱恨情仇,是非得失,也不过是电光石火般转瞬即逝,这世间的一切,也不过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那些缠绵的故事情节,不过因缘而起,又会因缘而灭,从来就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与其心惊肉跳地沉溺其中,不如活出那份心地的朗润洒脱。生命的价值,不过是一场自我的觉醒,是一份不被各种偏见所左右的自我肯定。 ----恒愚法师《生活是一场泰然自若》
●与新闻所暗示的恰恰相反,大多数企业实际上都是以失败告终,大多数剧本最后也没有被拍成电影,大多数职业都平淡无奇,大多数人的脸蛋和身材也谈不上完美,而几乎所有人都是在悲伤担忧中度过大量时光。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生活够不着某个毫无真实性的标杆,就开始顾影自怜;或只是因为无力挑战某些心惊肉跳的障碍,就开始自我埋怨。一旦彻底剖析了嫉妒情绪,对于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我们感到的是群体的焦虑,而非独自承受的困扰。 ----阿兰·德波顿《新闻的骚动》
●事实一直存在,而我在欲盖弥彰,告诉自己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糟,并且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在对比的折射下,才心惊肉跳的红了脸,却不肯服输的表现成满不在乎的样子,似乎我早已透彻,甩甩两袖的清风,洒脱的不得了。我变得更幽默,更高兴,每每逗得自己和别人发笑。昏暗的夜灯,凛冽的河风,远处住宅的灯火零星,你看,世界这么暗,这么安静,不会有人发现你的。你的慌张,自卑,不知所措,都掩饰的很好,不会有人发现,而世界更没时间发现你。安心的将自己裹在大衣下,将围巾重重缠绕,只留一双眼睛,这很好,别叹气,别悲伤。再等等,再等一等,等我回到房间,等我把灯熄了,等我把被子蒙过头,等我睡着。好了,哭吧。
●时间就是牙膏,挤挤总是能散发出各种味道。
花的芬芳默默无闻,却被有心人发现。
自嘲,只有那些能够直面人生的人才会知道其中的幽默。
遗忘,因为心里的疼和抵触才会遮蔽别人的回帖。
惊喜,狗撒娇的时候却换来了自己喜欢的食物。
梦,实现不了却又让你心惊肉跳。
知己,懂得你的人却总是魂牵梦绕。
喧闹,用心欺骗了耳朵。
欺骗,变态者玩耍的游戏。
泪水,用纯洁的事物诠释情怀的起伏。
回忆,晾晒自己的历史。
废话赖于寂寞,无语源自空乏。
●年少时,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许是走廊上的错身而过,也是不经意的回眸一瞥,都让人觉得偷了全世界的幸福。小心翼翼的守候着那份悸动,害怕被人发现————或许仅仅是怕被他发现。着实不想承认这份懦弱,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百炼钢亦可成绕指柔,更何况我早已喜欢的心惊肉跳呢?不愿打扰,亦不愿被扰,免得尴尬了彼此卑微了自己。就静静地喜欢你就好了,就像没人知道,昨夜月光揉碎了露水,跌落了花瓣。
●真正的暗恋是那种,哪怕心里想起她,都会觉得心惊肉跳
●我总是试图拾起别人的青春回忆来填充自己空白的心灵,但这实在太困难了。我无法找到给我青春带来鲜亮色彩的回忆。就像比我早生十年的家伙们一样,他们可以记得第一次翻阅《曼娜回忆录》时的心惊肉跳,再要么是罗大佑或崔健歌声,又或是弗洛伊德的书带来的震撼…
我无法回忆起什么,无论是美国60年代还是中国80年代,我幻想活在另一代人的记忆里,因为那是我的理想青春。
我无法知晓,若干年后,是否会有人记载我们这个年纪的故事,那会有趣吗?或许人的记忆永远只能活在一种假象的状态里,我所期盼的那些年代永远不会比我幻想的更美好,因为没有令人不失望的现实。
…
于是,我终于知道,我至少拥有了青春中一个关键的情感——迷惘。 ----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一个温润的声音忽然在所有人心惊肉跳的时刻响起来,柔和的语调,好像三月的风轻轻拂在心尖上,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 ----路非《凤舞江山》
●重庆《大公报》突出处理了蒋介石的献岁演讲,大标题是《蒋主席元旦昭告军民安危胜败枢纽今年》,副标题是《充实战力确立信心争取胜利 召开国民大会不待军事结束》。各节小标题透露出蒋介石正面临扭转军事和政治颓势的双重压力:《今年的努力方向军事第一》《提早实施宪政在抗战中完成建国》《对同胞的要求人人知耻人人负责》。文中还特别加了一个提要题:《军事着重整军建军,彻底动员人力物力地主富户更要输财输粟自效》。土财主们听到这话会心惊肉跳。 ----钱钢《旧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