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酷爱所有人造的美,不可或缺。我的生活像一只精雕细琢的雕花小碗,至少我怀着这种愿望。我并不觉得自己比那些质朴的人高明多少,只不过觉得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稍纵即逝的生命。我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流连忘返。每日从各色各样精彩纷呈的花朵中采集那一点点精华,认真品味,不知餍足。生命不息,采蜜不止,直到老的再也飞不动了,才躺在花丛中静静地死去。 ----《人间采蜜记》
2、一个合理的社会应当是其中每一个成员都受到最小的压抑的社会(完全没有压抑是不可能的),是其中每一个人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和自我实现的社会。 ----《阴蒂是一个奇迹》
3、刻意写出来的东西不能给我带来太多的快乐。是不是不勉强自己了?其实原则只有一个:凡是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才值得去做,无论是看书看碟还是写作;凡是自己勉强去做的都不值得去做,不会做好,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4、爱情的美好感觉是因宗教教条对人的身体欲望的压抑和贬低所做出的剧烈的反弹。对于古人和未来人,都没有爱情这回事,爱情原来是欲望被魔鬼化,被压抑,被禁忌所引起的反弹,是一种夸张的热情。在压抑接触之后,反弹就没有必要,夸张也就变得可笑了。原来,爱神也就是一个中常人,可是年深日久的妖魔化,神秘化和刻意的遮遮掩掩把她变成了一个美人,由大量的想象和可望不可即塑造而成的超级美人。在我们的后人看来,完全是不可理喻的。我们可以清醒了吧。虽然清醒了会比较痛苦:我们丧失了一个神圣而美好的东西。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5、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原欲受阻会升华成艺术,如文学、美术、音乐。 ----《人间采蜜记》
6、一座天空充满了地狱之火的天堂——但仍是一座天堂。 ----《虐恋亚文化》
7、翻拣他当初写给我的情书,只觉得倏忽之间,阴阳两隔,人生真是一件残酷的事。既然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短暂,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既然再美好的花朵也会枯萎,再美好的爱情也会湮灭,上帝为什么要让它存在?没有人能给我一个答案。也许根本就没有答案。 ----《爱你就像爱生命》
8、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与人竞争,总要与别人比高低,别人比自己强时,就难免嫉妒,这就使我们的内心不得安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我们更有才华,更有权力,更有名望,更富有,更美丽,如果不安于自己所拥有的,内心就永远没有快乐。除了和别人比,我们还同期望中的自己比,期望中的自己也总是比真实的自己更有才华,更有权力,更有名望,更富有,更美丽。而这样就必须不断地奋斗。而克里希那穆提说:“我想就是这种费力的态度毁了我们,使我们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奋斗中。”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9、你不要怕失去我,我很愿意和你在一起,但是自由地和你在一起,你也保留你的自由权利吧。我看报看参考,越来越感到海誓山盟的时代过去了。如果没有感情我们就分离,我坚持这一点,不过我们可以约好互相安慰的义务,即一个人虽然已经不喜欢对方,但如果对方要求安慰,那个人有义务安慰对方,使这个人的心里好受一些,你同意吗?另外,我们不要大人,不论现在和将来,让我们把他们抛开,我们只是两个人,不是两家人,我们是两个在宇宙中游荡的灵魂,我们不愿孤独,走到一起来,别人与我们无关,好吗? ----《爱你就像爱生命》
10、马斯洛把人的需求概括为五类: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三项属于低级的需求;后两项是高级的需求。如果人仍旧停留在生存、安全、归属需求未得满足的阶段,他的生活质量只能是低下的,粗俗的,原始的。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外加七情六欲而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满足这些基本的需求已属不易,无缘涉足其他的需求,也没有其他的冲动。
11、总有人问我对“剩男剩女”有什么样的规劝,我的规劝是两句话:一,如果你很想结婚,那就不一定非要等到爱情不可,跟一个仅仅是肉体的朋友或者仅仅是精神上的朋友结婚也无不可;二,如果你并不是很想结婚,而且一定要等待爱情,那你内心要足够强大,要做好终生独身的准备,因为爱情发生的几率并不太高。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12、我们俩都不是什么美男美女,可是心灵和智力上有种难以言传的吸引力。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我们爱得那么深。他说过的一些话我总是忘不了。比如他说:“我和你就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那种天真无邪和纯真诗意令我感动不已。再如他有一次说:“我发现有的女人是无价之宝。”他这个“无价之宝”让我感动极了。这不是一般的甜言蜜语。如果一个男人真的把你看成是无价之宝,你能不爱他吗? ----《爱你就像爱生命》
13、别拿自己的人生和他人做比较,你根本不清楚他们的人生是怎么一回事。每个人最终只能过自己的生活,不管你觉得别人的人生比你好还是比你坏。 ----《我的生命哲学》
14、与其使美好、高尚的道德架空,还不如让它不太美好、不太高尚一些 ----《社会学精要》
15、尼采:“我们为何必须提防同情。——同情,就其实际造成痛苦而言——我们在这里关注的知识这一点——,乃是一种缺陷,正如沉溺于任何一种有害情绪都是一种缺陷一样。他增加了这个世界上的痛苦的数量,虽然由于同情,我们可能也会在这里或那里间接地减少或消除了一定数量的痛苦,但是这些从根本上说无足轻重的偶然后果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当做证明那本质上有害的同情的证据。这种同情只要完全主宰人类一天,人类就会像一株染病的植物一样迅速地枯萎下去。......假设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试验,每天到处搜寻同情别人的机会,让他的心灵看到周围所能看到的所有不幸,这个人最后肯定就会变成一个病态的和忧郁的人。”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