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上,有几个是超然物外的?听讲座时,我以为于丹算一个,睁眼细看,不过是个欲女,不算,不算。
现实生活中,几乎碰不到真正超然物外的人,就算剃度为和尚,也不过是形似而神不似,绝大多数出家的和尚是出于生活所逼或对佛的信仰,而非因有了超然物外的思想而做一个方外之士。再说了,超然物外和出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然物外无需出家。
历史人物中倒有几个,我最欣赏的是陶渊明,最喜欢他下面这首诗: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里,没有嘈杂,或更准确地说是化嘈杂为宁静,如何能做到,因有了超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真正的美丽一定会带有一点感伤,乍相逢时太匆匆,而懂得之际,只剩别离。这种况味,年轻的时候是无法懂得的。二十多岁的时候,觉得欣喜若狂就是美丽,其实人到中年才知道,如果没有一点惆怅和感伤,这种美就不够隽永绵长。好比喝红酒,二十多岁的时候,喜欢喝一倒出来就入口的酒,但四十多岁时你就会懂得,喝酒之前要先让酒醒一会儿,让酒真正地松开,这样才能散发出酒的芳香和色泽。那种柔软的长度,终将成为镌刻于生命记忆中的一个烙印。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于丹说:当你遇到不公平时,不要抱怨社会,要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学会忍耐。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又何尝不是柳暗花明?网友说:当于丹你遇到强奸时,不要抱怨歹徒,要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学会享受。常言道:退一步,享受性爱。忍一忍,又何尝不会达到高潮?
●都说巴黎是个充满了艺术氛围的地方,这种艺术氛围不仅仅存在于博物馆之内,也许就在街边,就在某一个拐角处。在这种无处不在的艺术感染中,人自然也就会变得优雅起来。朱自清先生就曾在《欧游杂记》里写道:“巴黎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你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院处处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你也许不经意间就撞上了巴黎公社的遗址、法国大革命的遗迹,或是普法战争时期的一段断壁残垣,这一切都在静默无声地倾诉着巴黎的变迁。听着巴黎人在街头骄傲地对我说:“看看这里,和一百年前几乎完全一样。”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于丹
●在如今忙得分不出一年四季的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春光可以流连? ----于丹《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关于爱情的日志 www.wenzhangba.com)
●在我看来,人在成长中,意志会越来越坚定,而心灵会越来越柔软。生活就象一锅滚开的沸水,不会因为垂青哪个人,就变成温泉。你进入社会,都会受到这一百摄氏度的煎熬。虽然人不能选择水温,但能选择自己的生命质地,能够选择与水相遇的方式(鸡蛋、胡萝卜、茶叶的例子)。什么是我们的生命与世界相遇最好的例子? ----于丹《于丹趣品人生》
●独于天地精神往来! ----于丹
●手工时代的中国工匠相信愿力无边,不管是做佛像,还是打家具。即使只是打造一个金丝楠木柜子,可能都不是一个工匠一生就能做完的。往往是爷爷做出粗坯,父亲做完粗工,孙子再精雕细琢,穷尽三代才打造出一件精湛的柜子。陆续建造了一千六百年的莫高窟,那是多少代无名工匠,用尽了自己的体温去焐热了菩萨的慈悲。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也许喝喝茶,在一泡一泡缓缓释放的茶香中,心里的弓玄就不知不觉松下来了 ----于丹《于丹趣品人生》
●走进从江县岜沙苗寨的村口,我遇到的第一个人是五岁的小孩,扛着一支小枪站在大树下。当时,美国正在热烈讨论禁枪法,而岜沙自称中国最后一个持枪的部落,所有的男人都是带枪的。我问岜沙人:“你们都带枪,就不怕伤人吗?”他们有点惊讶:“我们的枪是防野猪的,人跟人之间怎么可能用枪呢?”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让我觉得,这个地方一定有着一种深厚的社会默契。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生这条路上,充满着偶然与必然,每一处拐角,都无法预测蓦然撞见的风景。我们感慨生命无常,其实无常中一定有着一些恒常的期许,有很多人是用了毕生的努力,默默完成了对别人的成全。人生也没有所谓的弯路,我们是顺着每一步才终于抵达今天,所有的偶然与必然,只要你信任这些生命的成全与托付,总会对历史的轨迹和当下生命的容颜做出解释。站在现在,你会知道自己的未来应该要成全什么人,你怎么才能不辜负曾经的成全和托付,你怎样才能一步一步在无常之中把恒常走得更好。人生就是一个循环,一个有幸福感、被成全的人,他会不断用善念去成全别人。善良与爱,是人性中最蓬勃的种子,可以薪火相传。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生命来来往往,我们以为拥有得很牢靠的事情,在无常中可能一瞬间就永远消逝了。哪怕是一些陌生人,他们都会让你觉得,有些心愿一旦错过,可能就万劫不复,永不再来。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
●对待死的态度,一不怕死,二绝不找死。 ----于丹
●人生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有勇敢的去承担自己的选择。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