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可听
提问方式:关注公众号后,点击公众号左侧菜单栏“问答专栏"向崔雷老师提问。
01
如何把握刚认识的他?
题主:女
崔老师,您好!我27,165,本科,家庭农村,收入稳定3000左右。
他28,175,研究生,城镇人,事业单位,收入估计他比我高。
上司介绍认识,见面当天一个人去的约定的餐厅见面,进餐厅之前他询问了我喜欢吃什么,在哪里吃等,让我决定,点菜时他让我点。
我询问他的口味,他没具体说,我就点了清淡的,然后让他再点一个,他点完后就去上了个厕所。
他回来后,就简单聊了下,话不多,主要聊我的工作,他的工作,还说到他近期要去参加一个婚礼。
说周边的朋友都相继结婚了,我说我周边也是,因为年龄也到了那个时候了。
上菜后他请我先吃,期间询问我菜合不合口味等等,后来还聊到我们是校友。
之后他接了五六分钟电话,接电话前他说不好意思,并且离开餐桌有点远接的。
整顿饭我吃的不多,感觉谈话有点费力,找不到话说,吃了大概一个小时。
在结束以后,他反复的询问了我吃好没有,感觉特别绅士,又涵养。
饭后他询问我怎么安排,我也不清楚,恰好他母亲在附近饭馆和我同事吃饭,他问我是否过去打个招呼,我说可以,然后就去那边,但是走到路上,他看了微信,说有急事要回去,就不去打招呼了。
我说好,有事就去忙,我们就一起往回走,他说要先送我回去,我说不用。
他说至少送到路口,在离开时他问我号码,说以后联系一起耍。
第二天我主动加了微信,聊天说希望约他出来,他说有朋友找他,说下次再约。
崔老师,我对他感觉不错,我们有继续机会吗?我该怎么做呢?
崔雷:
“说周边的朋友都相继结婚了,我说我周边也是,因为年龄也到了那个时候了”
这句话就透露出你们双方相亲也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并不是出于本心,所以男方相亲有可能是为了走个流程和形式。
“在哪里吃等,让我决定;点菜时他让我点;他回来后,就简单聊了下,话不多,主要聊我的工作,他的工作...”
他让你决定,让你点菜,简简单单的聊了一些不咸不淡的话题,他都没有想过在你面前展示自己,说明人家对你也没什么兴趣,最直观的点便是外貌。
最后你主动提出邀约,他没答应,也验证了我上面说的点,如果对你有好感,他可能会说:我现在没空,但是我XX日子有空。来给你一个约会时间,但是他回复了4个字:下次再约。
所以,很大可能是我们的外貌是他不感冒的。
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抱太高期望了,保持3天1小聊的频率,他若对你感兴趣,自然会来约你。
02
他到底爱我吗?
题主:女
我大一,九月份和三个月的男生确定关系。他大我七岁。
工作原因他一直在陕西发展,和哥哥嫂子住在一起,有两个小侄子。
我们不在一个城市,属于异地恋,每次打电话都是我主动的吧,然后在忙、接小侄子、洗澡、睡觉……各种原因他提出挂电话。
有时候说是很忙却又要在打电话过来只说怕我会哭,那样他会失眠。
我很疑惑哥哥已经成家立业宝宝都五年级了,他都二十过半了却……
经常觉得他不爱我吧,可是每次见面却是无微不至,所有事都听我的,肢体交流也非常多。
只要一看我那儿(不可描述)就会反应很强烈,晚上觉得他控制自己都控制的很痛苦,有时候忍无可忍开始脱我衣服……
只要我叫他名字,就会马上清醒过来,看我的眼神里隐忍和心疼,满的要溢出来。
大家都说男人和女人不是一个星球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直男……
我不知道。只知道自己爱他爱的不浅,可是……
他到底爱我吗?我并不确定。
崔雷:
他爱你,但爱的是你的肉体,仅此而已。
就好像女生在漂亮的时候很多男人会给她送花,而女人要的只是花和虚荣心的满足而已,对于送花的人是谁并不在意。
三个点:
一:注意避孕;
二:不要指望他给你未来;
三:可以考虑一下大二,大三等一些靠谱的学长了。
03
题主:女
崔老师您好,我今年28岁,老公大我一岁,我们是初中同学。
目前与老公分居半年了,我们不在一个城市。
他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一争论时候经常家庭暴力,沉迷游戏,可以下班回来玩到深夜,吃饭也是边吃边玩。
对我很冷漠,家务和孩子都是我一个人承担,达不到他的要求就冷暴力或骂人。
一年前他动手打我时,我带女儿离开家,后来他家找到了我向我认错,我心一软就回去了。
我过得太压抑了,每次都是我主动和他说话哄他,因为我不想再哭湿枕头入睡。
四月份因为玩手机我们争吵了几句,他动手打我打的很凶,我彻底寒心离开了家。
目前女儿在他家里,中间他发信息求我回去,也找人调节,可我害怕了,我在不幸福的婚姻挣扎了5年,害怕这次回去又是在自掘坟墓,老师您帮我分析一下好吗?
算命的说是我本应迟婚却早早结了婚,30岁后就好了。
可是回忆里充满了让我失望,我想给他机会,却又担心怀疑自己的选择。
崔雷:
现在的你不忍割舍这种痛苦,因为这种被虐的痛苦=安全感=舒适区,所以你很纠结。
所谓的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当事人习惯的处在痛苦之中,痛苦可以她们有熟悉的感觉,离开了这种痛苦,她们不知所措,感觉自己很难适应舒服的环境。
现在的你处在下图中的舒适区里面,如果你要离婚,就意味着要进入学习区,慢慢的要去学习的新的生活状态,等适应了学习区,慢慢的也就会适应恐慌区了。
你需要三个点;
一:开头离婚的决定;
二:亲友的支和陪伴;
越让你觉得“我本可以”的事物就越美好。
崔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