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五十年间,宇宙的生成发展和结局才真正被天文学家确知,正好是在我的有生之年。
从人类三百万年前在地球上出现到五十年前,没有人确切知道宇宙是什么样的,只是有过很多的假说:佛教的假说(最接近事实真相,所以被杨振宁称为科学的假说),基督教的假说,各种世俗的假说。如今,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所有各式各样的假说不攻自破,烟消云散。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宇宙出现(数万亿亿亿年前)——恒星时代出现——地球出现(50亿年前)——人类出现(300万年前)——人类消失(50亿年后)——地球消失(50亿年后)——恒星时代结束(100亿年后)——宇宙消失(数万亿亿亿年后)。所有的神及其传说都是人类的自我安慰,所有的天堂地狱都不过是臆想出来的,其主要功能是劝善和死后的精神寄托。
看到一个关于宇宙熵增趋势的科普影片,讲述了在最近几十年间人类才最终真正搞清的宇宙的起源、走向和结局。那些简洁而不容置疑的事实就被科学家那么突兀地赤裸裸地呈现给我们,令人无比震惊:
*时间箭头:宇宙从有序状态走向无序、衰亡和毁灭。永远的熵增趋势。
*最近观察到了一颗红矮星,人类之所以能看到它乃是因为该星球热寂时发出了伽马射线,该星球爆炸发生在130亿年前。换言之,我们是在此事发生的130亿年后看到它的。
*恒星出现是宇宙发展的转折点。地球形成于50亿年前。人类形成于300万年前。50亿年后太阳消失,地球生物死亡。
*100亿年后,恒星时代结束。恒星渐次演变为红矮星,白矮星,黑矮星(恒星灰烬),原子消失,黑洞消失,时间消失,在几万亿亿亿亿年后,宇宙进入永恒黑暗和空无。
*人生是宇宙的瞬间光亮。
片中用形象的方式演示了熵增趋势的原因:人用水和沙做了一个小小城堡,在风中,沙的城堡渐渐解体,化为无形。因为沙子被风吹走了。如果要阻止熵增趋势,每一粒被吹走的沙子要由另一粒沙子在同一位置补上,而只要没有人为干预,这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熵增趋势是绝对的。
过去,人们对宇宙的起源、走向和结局只是猜测,如各类科学的假说,佛教的假说(见杨振宁《佛教是科学》)。当科学研究像铁板钉钉一样把确凿的事实呈现给我们,它带来的震惊还是振聋发聩的。我们终于知道了:事实原来如此。既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既没有上帝,也没有佛。宇宙出现——恒星时代出现——地球出现——人类出现——人类消失——地球消失——恒星时代结束——宇宙消失。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无限熵增的趋势无法改变。地球是如此渺小,人类更加渺小,时间是如此短暂,最终归于空无,时间终止。
由此,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只能是无神论者。对宇宙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稍加了解就只能选择无神论了。最近五十年间人类对宇宙的形成和走向的真相认知,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击碎了所有的宗教信仰。人类再也不会回到蒙昧状态去了,因为一切已经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
在确认这一切之后,我们心中不再存侥幸:侥幸有来生,侥幸有佛,侥幸有神,侥幸有意义。我们每个人拥有的一切仅仅是这几十年(幸运者一百年)的时间,它只是宇宙的瞬间光亮(其实它能算上光亮么?)而已。
在这个确凿的事实面前,人所体验到的只剩下深刻的悲哀。既然最终要死,生还有什么意义?既然最终是消失,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就像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就像花朵,花开花落;人生就像沙粒,被狂风从沙滩吹进了大海。我敏感的灵魂啊,你怎么受得了这样的空无?
往期精彩阅读在这里~
欲望不除,人无宁日
他问道:“什么是哲学?”
贪婪是一种后天的残疾
人活着到底应该要什么?
人要不要出名?
你知道你多有名吗?
占有还是存在,这是一个问题
终极问题的不断追问
论生存危机
注视生命的流逝
萨特为什么觉得恶心?
上帝死了,人也死了
要不要奋斗到死?
人生应追求什么?
你有的就是你要的
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活法
生命的度数
此言道尽了存在的况味
世上没有一件东西能够真正不朽
无论伟人还是一般人都是无足轻重的
消除焦虑的两个原则
黑塞:学着去死
生之欢欣
挑战幽灵岛
芝麻人生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做个无神论者
逾矩还是不逾矩?
做一个勇敢正直的人
爱情究竟是什么?
人能做成什么事,多半凭天赋,很少凭努力
做个肉身不出家的灵魂出家人
独自一人在大地上自由行走
爱是人生的一份厚礼
参透的感觉就是天堂的一扇大门徐徐开启
艺术家只是工具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让自己的人生尽早进入自由之境,越早越好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虐恋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黑骑士的王国》李银河著
插图设计:胡晓江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