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0
今年是马伊琍成为一名女演员的第25年,过去她演了很多自信又骄傲的独立女性,但这些年,她渐渐开始关注那些她以前不怎么看得上的女性。
《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找到你》里的孙芳,《未择之路》里的小眉,这些搁在以前她大概看完剧本就会推掉的戏,她都接了,生活的沙石扑面而来,她没有变得粗粝,反而更加宽容、客观,更能怜惜他人的弱和怯。她欣喜于这样的改变,她女儿也察觉到了,对她说:“妈妈,你是橙色。”
文|鸽子
朋友在网上搜姚晨和马伊琍主演电影《找到你》的评价,盯着剧照看了半天也没能认出马伊琍来,那个是侧影,浑身上下都透着窝囊和怯懦,我告诉朋友的时候,她惊讶地说:我以为这是个保姆。
电影《找到你》
马伊琍在电影《找到你》中饰演保姆孙芳,我相信她如果听到我朋友说的话,一定会笑出弯弯的眼睛,温柔地说谢谢。
马伊琍变了。
要是搁以前,她哪儿会演这样的角色呢?一个卑微的,几乎走投无路的女人,还有《未择之路》里的货车司机小眉,一路被人叫着马司令,怎么能理解这样的人生呢?
电影《未择之路》
以前演一个戏,马伊琍饰演的角色和朋友去餐馆吃饭,看到菜单上20元的熊掌,好奇心作祟就点了,结果没想到结账的时候是2000元,导演让她哭,她死活哭不出来,只觉得好笑,她没办法认同这个情境,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不报警呢?”
这是原则,只演自己能理解和认同的角色。二十多岁的时候,马伊琍甚至不会哭,碰到多难的事,人前觉得丢人,人后又怕第二天拍戏的时候眼肿,于是忍回去,她瞧不起爱撒娇的人,觉得扭扭捏捏的,想做的事情就自己去做,不好吗?
所以马伊琍以前常演那些骄傲自信又独立的女性,甩着利落的短发,她是《奋斗》里的夏琳,是《婚姻保卫战》里的李梅,也是《双城生活》里的郝京妮。
电视剧《奋斗》
她以前不太理解人,有什么问题就直截了当地说,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进一个经纪公司,年会的时候同事们被问起来,全说一开始觉得马伊琍确实不太好合作,但时间久了也发现,她说的很多都是对的,而且一个永远没有问题的演员,可能也是个大问题。
她倒是有自知之明,评价自己“我可能是一个比较严格的,特别讲原则的,我觉得可能有些时候都有一点苛刻的人”。
直到有一次她误会了女儿。
女儿爱马犯了错,马伊琍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后来才搞清楚是自己误会了爱马,那给了她很大的冲击:是不是有时候该给别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剧组的工作人员犯了错,以前全都会直接指出来,现在马伊琍开始学着劝慰自己,因为并非每个人都把这个当成事业的,别人可能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要试着给别人一次犯错的机会。
生活的沙尘里,她没有变得粗粝,反而越来越客观和宽容。
开始渐渐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她曾经“不喜欢的,不够智慧的,甚至是被主流忽视的人群”身上。
有记者问她为什么要演一个孙芳这样的角色,“她和你完全不同啊”。
马伊琍的答案是:“就是因为她和我不同。”
在这种变化中,马伊琍得到的最好夸奖来自她的女儿,有一天女儿看着她说:“妈妈,我觉得你是橙色的。”
女儿举了一个班上的同学妈妈做例子,说同学妈妈是红色的,每天开开心心,对生活充满热情,但马伊琍的颜色没那么亮,却仍是饱满的,而且带着温暖,女儿班上的一个同学还提出过想和她换妈妈,因为马伊琍从来都没有凶过她。
说到这一段的时候,马伊琍冲着镜头狡黠又愧疚地一笑:“其实我也凶过她,不过她忘了。”
接《我的前半生》,演一个遭遇丈夫出轨和婚变的女人,导演开始不确定她会不会接,她大大方方地接下来,不少人看后投射到她身上,她却在不少采访里表示自己和子君完全不同,我开始以为她嘴硬,不愿将生活里的一地鸡毛翻给观众看,可把她的采访一路看下来,我才确信她说的是实话。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她的大女儿在家里看这个剧,恨铁不成钢地对她嚷嚷:“陈俊生说养你一辈子,说只爱你一个人,你就信了?就不工作了?”
马伊琍回答她:“那是罗子君,不是你妈我。”
那是2008年,她结婚生了孩子,过程艰难,她有严重的妊娠反应,整个人晕乎乎的,几乎吃什么都会吐出来,只能吃妈妈给她煮的菜汤,一滴油都不能放。
孩子生下来得了黄疸,烤紫外线灯,马伊琍和文章看着女儿抱头痛哭。
马伊琍坚持母乳喂养,八个半月,得了三次乳腺炎,后来家里人逼着她断了奶,她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和女儿有那样亲密的联系了。
工作的厌倦期随之而来,相比于工作,马伊琍更愿意待在家里,甚至对剧组产生怨恨,觉得他们剥夺了自己和女儿相处的时间和权利。
直到她的父亲来找她谈话。
“你不打算工作了?”
马伊琍反问他:“这样不好吗?”
“男人可以养你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但你相不相信,到第五年的时候他也会开始烦你。”
她可能没那么情愿地回到了自己曾经熟悉的工作环境中,却突然发现,原来演员这个职业仍能带给她满足感,她尽力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奔波于母亲和职业女性两个角色之间,两方都不敢怠慢。
卫生间成了马伊琍生活中的重要场所,把孩子哄睡了,就自己到卫生间去,从一个温柔的母亲,变成一个职业演员,她在这里看完了《我的前半生》的剧本,很多场戏的演法,也是在这里想出来的,这里被摆上了漂亮的桌子和漂亮的台灯。
马伊琍成名很早,上高二的时候就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戏,叫《刘海粟》,虽然后来听说票房很差,但却因此爱上了表演,那时她才知道,原来有专门的学校可以学表演。
她如愿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但因为没有过多的表演经验,加上外形上的局限,刚上学的马伊琍非常缺乏自信,她说那时候“特别特别受折磨”,每天上午四节课都是表演课,同学对她的印象就是,“基本都在睡觉”。
她那时候坐在教室最边上的一个角落,老师希望同学自己上台自己创作小品,可她创作不出来,编不出小品,就老在旁边睡觉。
宿舍里有一个女生和马伊琍很聊得来,很快成了好朋友,结果一考试,马伊琍倒数第二名,那个女生倒数第一。
初入学校的迷茫状态直到大学三年级才得到改善,而这要归功于从日本留学来的谷亦安老师,因为他发现了马伊琍身上的表演特质。
有一次谷老师排一个叫《春琴抄》的剧本,说的是春琴这个女孩子是个盲人,性格很孤僻,爸爸想给他找个家庭教师,找了几个备选,让她通过摸他们的手来挑选,谷老师也找了班上很多男生,让马伊琍通过摸手来挑。
她选了一个非常绵软潮湿的手掌,那觉得那个手摸起来让人觉得安全,结果睁开眼,她发现那是他们的班长,一个外形条件很不突出的男生。
谷老师借此告诉他们,演戏就是这样的,当你闭上眼睛,才能去体会真正属于内心的东西。
谷老师常常跟马伊琍聊天,说能在她的眼里看到一些神经质的东西,那是他喜欢的,她按照老师的建议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角色,突然觉得自己的“表演被打开了,心被打开了”。
毕业的时候马伊琍成了班上的优秀毕业生,平时的成绩也从倒数到了“怎么也是第一、第二名”。
她毕业之后也经历过迷茫期,也为钱去拍过戏,有次纯粹为了钱,没想到去了之后是个烂摊子,她崩溃大哭,但已经开机了,只能硬着头皮尽力演下去。
那个戏在马来西亚播了,后来她就告诫自己,千万不要马虎,因为这些都是你的作品,等大家都知道你了,会把这些都翻出来看,到那时候被人家骂,那一定得不偿失。
拍完那部戏之后她就发誓,再也不会为了赚钱而去拍一部烂戏。
她说话软绵绵的,语速不快,平时也常常丢三落四,有时却会给人一种不那么靠谱的错觉。
可她在大事上能拿得了主意,会综合各种可能的结果做出自己的判断。
她把演员当事业,有自己的坚持,她爱自己的孩子,尽力做个好母亲。
距离大众关注的那件事发生已有五年,这中间马伊琍演戏、拿奖、做两个孩子的妈妈、做公益,可在她接受采访时,我们能感受得到,很多人想聊起那件事。
可她几乎都避开了。
在这个需要话题的时代里,马伊琍只想好好演戏,做一个谴责者容易,一个遭遇感情变故后振作的女人形象也许更混得开,可她不愿意。她没说过他一句坏话,甚至还曾在颁奖礼的现场感谢他,说他在她出演《我的前半生》的时候嘱咐她,不要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所以别猜了,我觉得她真的过得很好。
一个走出舒适区的人,值得拥有舒适的生活。
----------------------
公布一条获奖消息
在文章《荐书|打破骑士人设的一本书,带你了解关于骑士的冷知识》的互动话题里,恭喜@颖仪Cora @张继芸帙 @三三貓 获得《图说骑士世界》一本哦!
请将你的邮寄地址后台发送给小编,我们会在近期把礼物送到哦~没有中奖的宝宝们也不要灰心,多多跟小编互动,也许下一个中彩蛋的就是你!
1000件精选好物任你挑选
商务合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