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读书
每周跟着熹文一起阅读
2018年第324天
这是2018年
我们第34次一起读书
ART
01
熹里话:
每当觉得自我进步进入瓶颈期,我就会给自己列一些数字化的目标。
比如胖了的话就规定自己每天去做一项运动,比如染上拖延症就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完成一件拖延许久的事,比如家中太乱就写下一张家务清单,给自己半天时间,一件件去整理好……
我称这些目标,强制的鸡血。
人完成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总是需要动力或意志力,但动力很不可靠,会随着身体状况、年龄还有意外事件等耗减,唯有意志力是稳定的、忠诚的,让人坚定而持久地走在成长的路上。
八月和九月花了很多时间在旅途上,用来读书和写稿的时间很零散,我讨厌这种感觉,像把文字当备胎,暧昧一会再冷着它再重新爱起来。
我这个坏极了的爱人,因为朝三暮四受了惩罚,备胎也不愿踏实驻扎在我的脑袋里。所以十月我为自己设立的个人成长计划是“读20本书”,给自己一个浪子回头的机会。
“读20本书”,跟往常每个月8-10本的目标相比,是很具挑战性的。难度激发潜力,我开始改变作息,更早地起床,更有效率地工作,省出的几个小时,就用来安安静静地读书、摘抄。
转眼10月已经进入下旬,目前的读书量是13本,还有7本就完成了挑战。
全部阅读是在kindle上进行的,选择书依据读者推荐和个人喜好,在已读的书中,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是,因为平和的阅读心境,我都多多少少地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
ART
02
《山茶文具店》小川糸
《孕!》小川洋子
《奇迹》是枝裕和
《微习惯》斯蒂芬•盖斯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山口势子
《生命册》李佩甫
《羊的门》李佩甫
《无处停歇》杰米•阿滕贝格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山田宗树
《如父如子》是枝裕和
ART
03
坦诚地说,读书是我对生活所剩不多的热情之一,这种热情接近本能,就像董卿说,假如几天不读书,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这些年,无论我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只要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书堆,总能在哪本书里找到慰藉,它是我的呼吸,是我的肩膀,是挚交,也是医生。
当写作成为职业后,我越来越感觉到,每一个字的书写都需要严肃的态度支撑,不能如从前那般滥用自由。比起输出,写作是一件更讲求输入的事,大量的阅读非常必要,类似修行,文字从陌生到变得熟悉,就是产生灵感,获得思路,修正自我的过程。
而当我越接近三十岁,我就越发现,了解世界的必要。世界太大了,人类的想法太多了,但很遗憾,没有人可以一直活在远方,也没有人可以遇遍每一个有趣的人,大多数人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身立命,书是唯一的门窗,你不翻开它,就永远不知道它要向你展开一个怎样的世界。
或许,这些姑娘,依靠读书不断了解外面的世界,见到了更好的,便知晓了自己的不足,读到了更差的,从而懂得知足,以这一本本书作为参照,不断修正对自我的标准,就这样,边阅读边成长,不断前进,不断遇见更广阔的世界。
熹文导读
1、适度的焦虑是健康的,是进取心遇到了当下并不是那么好的生活,提醒你不要在半梦半醒间,一边蹉跎人生,一边愧对自己。——《姑娘,如果不付出行动,你的焦虑便一文不值。》
2、人生其实不复杂,尽己力,听天命。无愧于心,不惑于情。顺势而为,随遇而安。知错即改,迷途知返。在喜欢自己的人身上用心,在不喜欢自己的人身上健忘。如此一生,甚好。——《一个四十岁的人给你提个醒》
3、唯有让自己戒备,才能不再浪费善良,才能有底气继续善良。——《你有多善良,就要有多戒备》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女性丨励志丨成长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