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 是 陪 你 的 第 5 2 9 个 夜 晚 」
1
昨天晚上,我刚推送完公号,就有一个作者朋友来找我聊天,说他停更了。
我有点纳闷,怎么不写了?
我和他简单聊了一会儿,无非是他觉得动力不足,阅读量不高,保持日更很累,又不赚什么钱,意志消沉。
他和我说了一件事。
不久前他参加了一次作者分享会,其中提到一个今年公号的大黑马,一个公号刚刚建立不到80天,就已经靠着几篇爆文迅速崛起,粉丝过了百万,某篇爆文更是阅读量上千万。
这在自媒体圈炸了锅,都说公号红利已过,头部资源聚拢,新号想要异军突起难上加难,可没想到依然能有人突破重围,让人匪夷所思。
于是有人去分析原因,有人跟风写同主题文章,有人去膜拜新晋大神,有人调侃是嫉妒让自己面目全非。
这件事对朋友的冲击力不小,他吭哧吭哧天天爬格子写文章,也算是尽心尽力,坚持了一年多日更,日积月累的积攒还不如别人的一篇爆文,瞬间自信心被秒成渣。
他沮丧地说,我写不出来,我努力了,研究了,我也模仿了,可我就是做不到。
我问,那你不写公号了,准备做什么?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盯着手机愣神半天,发了个摸摸头的表情包。
他问我,你还写吗?
我说,写啊。
他问,怎么熬?
我说,就……按照自己的节奏吧。
过了一会儿,他说:有时觉得真是对不起自己,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人。
2
湖南卫视的《幻乐之城》里,有一期嘉宾是李治廷,他唱演了自己的歌曲《岁月轻狂》,他扮演了一个在职场拼命的普通人,然后穿越回曾经,遇到了曾经的自己。
那个小小的男生,依然还抱有音乐梦,李治廷狠狠摔了小孩的吉他,大声呵斥:别幻想了!你将来根本不可能成为音乐人!你只是个普通职员!
李治廷说,你是我,我就是未来的你!
小孩喊,我不是!李治廷喊,你就是!
前几天在豆瓣看到一个朋友发了条广播,他说,如果十年前的我看到如今的我,一定会摇头跺脚,质问,你怎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我不禁在想,如果十年前的我,看到如今的我,会不会觉得满意和欣慰?
按理说,我算过得不错,在北京打拼,也算安稳,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不期待自己一步登天,不愁吃不愁穿,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够了。
还是这位作者的话点醒了我,我也时常对自己,有一些歉意。
今天我打开使用多年的手账本,每一年我都会罗列许多愿望清单,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现实的,有感情的,方方面面。
最早的是在2009年,最新的是2018年。
翻了翻几年前的愿望,我发现,这些对自己的期许,能够百分之百完成了的,其实并没有多少。
有些甚至只是写下来,然后就忘记了。
我自认勉强算是一个活得比较明白的人,也还算努力,勤勤恳恳写文录音,认认真真对待工作,一刻不敢松懈,从不曾真的放弃。
但这些年一步步走来,却发现做成的事情没有多少,心里难免也会有挫败感。
大学刚毕业时,我曾经幻想过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也为了这个目标努力过,也为它放弃了许多事情。
到如今才发现,自己纵然是用尽全力朝着既定方向去努力,但依然没有成为那个曾经期待的优秀的人。
对不起啊,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大人,我发现很多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3
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感觉。
学生时代,想要考好的成绩,于是逼着自己去用功,每天起很早背单词,上课认真听讲,完成功课,做成套的试题,晚上睡很晚。
以为自己准备得特别充分,但考试时卷子一发下来就傻了眼,准备好的内容都没考,试卷上的题目有许多不会做。那时就会非常懊恼,为什么没有更尽力,为什么没有更用功。
找工作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不高的标准,认为年轻人先培养能力后赚钱,在家准备了许久的面试,想了各种面试官可能会问的问题,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和仪态,信心满满。
可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零星的几场面试又等不到结果,于是一次次降低自己的找工作标准,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力不够,连份工作都找不到。
工作几年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公司永远是那个最早到最晚走的人,尊敬领导礼遇同事,无功无过,安稳度日。
但每次的年终评比,却总没有自己的份,心里虽然不甘但也会反省,但思来想去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大的过错,唯一的缺陷就是不够突出。
人的无力感源于什么时候?
就是你明明也努力了,也踏实进取了,你没做错什么,但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如你所愿。
你想要更进一步,却发现,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了。
或者是,你努力了很久,发现依然还是那个普通人,依然不是一个之前期待的独一无二的人。
这时,人生挫败感就会席卷而来。
你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发现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青涩的少年,你循规蹈矩,默默无闻,低着头走了很远,却没有把日子活得更有意思,充其量只是个普通。
活成了最普通的模样,但也无意中弄丢了曾经那个热血的自己,就会马上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人的自我怀疑,不是在做错事后,而是明明没有做错,却也没有好的结果。
是你明明一直走的是正确的路,却发现已经偏离了既定目标,但你不知道自己到底从何时偏离了原点,你不知道错在了哪里。
现在,我们却找不到一个理由,可以说服自己去安心接受不够满意的现实生活。
4
为了庆祝《少年JUMP》50周年,集英社发行了一份报纸,将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动画人物再次集结。
这一次,依旧将头版留给了《灌篮高手》,留给了湘北的少年们。
80后的一代人,可以说是看着《灌篮高手》长大的,不仅男生喜欢,女生也喜欢,就连我这个体育白痴也看得津津有味。
30年前——可以这么形容——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那也可以这么大义凛然地说一句:我们的童年,青春,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其中有一个回答是:因为它青春、热血,像极了我们的曾经。年少时看来只觉得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到篮球场大灌篮,现在再看就觉得它代表了自己,代表了那段最单纯最天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哪怕只是简单想去打个篮球,都要想东想西,再也不会一个冲动脱下校服穿上球衣,叫上好兄弟就奔赴球场。
并不是想成为他们,而是感叹最终没能成为依然热血的自己。
所谓单纯,就是一直一直坚持做自己最初想做的那件事,并且能够从这件事里获得意义,获得你现在需要的东西,包括物质。
但渐渐发现,这些东西,远没有动画片里的那么简单和直接。
5
人们都说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英雄,却忘记了,英雄是万里挑一,只有少数人可以站在人群中摇旗呐喊,只有几个人能够最终到达顶峰。
我们不甘心成为棋子,不甘心成为炮灰,不甘心成为一个普通的平庸的无趣的人。
只是,除了过好眼下的生活,我们其实可选择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曾经,我们觉得披荆斩棘奋斗是一件可获得丰硕成果的事情,可长大后才发现,用尽全力,说不定都和别人差了不只一点的距离。
我们没经历过什么大灾大难,没遇到过什么大是大非,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作生活和感情。
没有实现愿望时的豪情,没有目标达成后的喜悦,没有失败后的痛苦纠结。
日子如温开水,淡淡地,平平的,毫无波澜的,就这么一天天过来了。
别说是实现什么伟大的梦想,就连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都需要咬着后槽牙去做,别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连周末看个电影都会被加班工作各种理由一拖再拖。
现实终究是一把钝刀,戳在心最柔软的地方,一遍一遍,直至没有知觉。
我曾看到过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是在你接受之后反而会快乐的。
如果说曾经的青春热血是一个火种,那么如今的生活才是广袤的草原,火种可以燎原,但却需要时间。
既然剩下的选择不多,那么就要好好去把握,别再让自己如蜗牛一般,虽然壳很重,但你要抬起头。
对不起,还没能成为优秀的大人。
但只要心里还有哪怕一点点的不甘,就不应该让它继续沉寂下去。
不是怕对不起别人。
微信升级,公号改版,不要忘记【星标】我哦,这样才可以更快找到我和看到推送,原创不易,我会努力。比心。
END
· 你 或 许 会 喜 欢 ·
命运亦敌亦友,不要低头
假装合群的你,很累吧
▼
不 懂 你 的,为 你 哀 愁 。明 白 你 的 ,叹 此 生 值 得 一 游
♫ / Gentle Footprints —— Luiniss
请多分享和点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