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最大的爱,是转发出来
本文包含电影
《找到你》
的剧透
还没有看过的同学
最好观影之后
再进来玩哟
看完《无双》,我特别笃定地在群里说,国庆最佳了。
我就(⊙o⊙)!…那个,我还木有看,我一直以为之前的都是点映,还准备正式上映的时候去看来着。
然后我就又不辞辛苦地去看了一场,然后呢,就,觉得我还是没说错,《无双》是国庆最佳。当然不是因为它有周润发。
《找到你》这个题材是很好很好的,现在已经很少有导演愿意从这么现实且残酷的视角切入了,又是跟当下女性密切相关的,如果拍得到位的话,不会比《我不是药神》的社会影响差。
可是坏就坏在,题材杠杠的,而完成度并不能算好。
我看到很多影评都在大夸特夸,感人,被打动,压抑,愤怒,焦虑,各种体现了当下女性的困境。我好期待啊,结果看了以后,我一点没觉得感人,真的,一点没有。
导演吕乐是得过奥斯卡提名和戛纳得奖的摄影师,导演和编剧也有很不错的成绩,算是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看到有人说《找到你》应该是有翻拍韩影《消失的女人》的痕迹,但后者在豆瓣评分只有6.8,并不算高,可能跟片中保姆那方设置成来自中国延边的黑头户,中国人被赋予了种种让人不齿的特征有关。
也就是说,故事本身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导演就算只是把故事正常地本土化一下,也会是个比较完整的发挥,可是问题就出在这种“本土化”上,在很多小细节里,非常恰当地体现了当下很多意识的特征,就是混乱。
在片花里我看到了马伊琍最后抱着孩子对姚晨的嘶吼:
我就以为姚晨这个社会精英大律师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顾自己工作玩耍不把孩子当回事啊,比如在外面乱来破坏自己家庭啊,比如家暴自己老公啊……
结果看来以后呢,并没有!
姚晨个人应该比较强势,事业成功。丈夫呢是个妈宝,女儿丢了以后他的反应感觉也不比家里丢了狗强烈。丈夫从来不能自己跟老婆来堂堂正正交涉,开口闭口都是我妈说我妈说,姚晨问他什么时候能像个男人,他反问老婆你看你现在像不像女人。
啥叫像女人呢,那当然是把丈夫当天,把婆婆当太后,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决不离婚,外加死也要生儿子。
姚晨从头到尾如果硬说有错,也只是强势了一点,冷淡了一点,没有太把保姆放在心上。
可她没有不配当妈啊,相反她已经竭尽所能地照顾女儿,否则她怎么办呢,辞职在家全职照顾孩子么?那不就跟一开头打官司未果然后自杀又未果的陶昕然一样惨了?
她这么殚精竭虑,喝酒喝到夜里才回来,无非也是为了能把最好的给女儿,本片里当妈的都是这么想的,大家本来应该结成同盟愉快生活在一起,管他臭男人去死。可是结果呢,到头来一个妈被另一个妈骂,你根本不配当妈。
姚晨还给她下跪,磕头磕得梆梆响,说对不起我应该听听你的心声……
我????
我基友说,她当然要跪啊!她孩子在人家手上!
我说废话,换我当然也会跪,真到那个境地了你让我吃屎都可以的,但是电影里这skr啥逻辑?
最后给人的感觉就是:
马伊琍身为保姆带走人家的孩子,理由是她觉得对方“不配当妈”;
姚晨下跪也不是因为救孩子豁出去了,而是因为她真心实意觉得自己不应该冷淡马伊琍……
姚晨的小孩为什么摔伤,前一个保姆为什么辞退,就是因为马伊琍把车推一边撞马路牙子了啊!
马伊琍确实是可怜的,用她相好的那个混混的话说,她太倒霉了。原生家庭估计都不能提,出来混也只能陪陪酒,嫁个老公是个混蛋,生个孩子还有病,因为没钱而生生被推出病房。
她恨不得买肾救孩子,以命换命,可受尽苦楚折磨,孩子还是死了,伤心绝望之下,才去找姚晨报复,因为她觉得是姚晨的孩子(好死不死)占了她家娃的床位,才导致她家孩子的死亡。
按照这个逻辑来,如果到最后马伊琍抱着孩子对姚晨说,“如果不是你家孩子占了床,我家孩子就不会死”,“我的孩子死了,凭什么你的孩子还能活得这么好?”或者说,“我的孩子死了,你们都别想活!”之类之类的,是一个绝望的偏执狂妈妈的思路,我都能理解。
因为她失去孩子太痛苦了,又不能做到只责怪命运不公,她必须要找一个发泄口,可她也只能找到整个导致孩子死亡的环节里最无辜的那一扣,女人到最后还是要选择为难女人,这是一种人性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悲哀。
如果是这样,只能让人觉得无奈悲哀,马伊琍这个角色虽然复杂,还是好的那种复杂。
可马伊琍最后说,你不配当妈,好像这样一来她的所有举动都合理化了,因为只有像她这样的才配当妈。
姚晨那一跪,就更证实了这一点,她不仅不配当妈,还不配当东家,好的东家不仅要给保姆发工资,还要当她的心灵导师。
光对她和颜悦色,给她擦擦护手霜,是没有用的,还要察言观色地看到她情绪不对,挂断自己的工作电话,拉着她的手一起掏心窝子。
人不是应该是孤岛,人际关系也不应该是荒漠。姚晨如果能关心马伊琍那当然很好,可如果她不那么关心,也不能说她错了吧?
而且马伊琍需要怎样的关心呢,她小孩已经死了,分明是一心来寻仇的,姚晨又不认得她,得对她多好,才能让她放下执念?
所以电影原本也想说人与人之间应该多点关心和爱,多体谅别人,可要这么责怪姚晨,方式就错了。
如果说以上的内容只是在细节设置上有点不妥,那么最后姚晨在法庭痛陈女性的种种不易,不仅没有拔高整个电影,反而把电影拖向泥潭深渊。
她这番慷慨陈词并不是为女性发声,只是为了给同样身为女人的陶昕然辩护,而陶昕然并不是她的委托人,是她委托人的前妻,也就是法庭上的对立方。
觉得陶昕然可怜,你可以终止跟她前夫合作,可以反过来当她的律师,可是你当了她前夫的律师,却为她辩护,这是怎样一种闹着玩的精神?
姚晨当妈是没错,当律师这样当庭反水才该骂。经此一役她以后要么就专门给女人打官司,要么就会因为职业性严重不足而被业界排斥,从此没办法接活,正好在家当马伊琍觉得正确的那种妈妈。
姚晨不仅被骂不配当妈,此前树立起来的那种干练专业的职业律师的形象也坍塌了。好像女人到最后就只能来这一笔糊涂账。
这个电影呢,表面上来看是展示了女人的困境,展示她们废物丈夫,展示了丧偶式育儿的憋屈现实,题材好,演员也好。
可实际上黑了马伊琍(的角色),黑了妈妈,黑了职业女性,还特别黑了女律师。
没想给女人留活路,是真的。
把马伊琍带去姚晨家的那个大妈,其实连马伊琍到底是谁也不认得,张口就来说是侄女。
给小孩介绍保姆现在是风险多大的事情,她根本就没想过如果马伊琍不靠谱会有什么后果,就是觉得自己路子广,爱揽事,披着热心肠的皮,其实呢就是对姚晨充满刺探感,眼神猥琐不怀好意。
到头来出事了她又强调自己无辜,赶紧撇清自己,还说自己也是好心,你好你ma啊!
这种大妈现实生活里特别多,男女都有,平时只觉得他们烦人,现在发现他们关键时刻还能要你命。
女侠鵺话原创
欢迎勾搭,欢迎转发
转载要提前告知~
女 侠 鵺 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