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充满了不安全感,不可能活得不累。
日期:2018-07-15 04:30:31 作者:周小宽 来源:心灵面包 阅读:

你充满了不安全感,不可能活得不累。

  点击上方心灵面包关注我们

  最实用心理疗愈&心灵成长平台

  一个充满不安全感的人,总是活得很累。

  他/她担心很多事情发生

  特别害怕失控

  会料想到各种不好结果

  希望今天的文章

  帮助理解安全感”这回事

  理解缺乏安全感的别人和自己

  来源 | 胡慎之(ID:hushenzhixl)

  作者:周小宽

01

  “安全感”这个词,大家经常挂在嘴边。

  缺乏安全感的人,活得比一般人累。你可以往下自测一下,自己是不是属于那种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活得不放松的人。

   我们很多人对关系渴望依赖

   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缺乏安全感。

  于是,就变得特别渴望好的、安全的关系,确定并且稳定,可以安抚到自己那颗总是惶恐担忧的心。

  然而建立关系,对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又是极大考验

  谈个恋爱,本来可以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却因为缺乏安全感,因为对方一点点的问题,就联想到极度糟糕局面,因而深陷恐惧怀疑漩涡

  还会因为缺乏安全感,不断在相处的各种细节要求对方证明“在乎你”“爱你”。这样很容易就会让人觉得很“作”、很“难搞”。

  生活里,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格外焦虑

  别人吃嘛嘛香、在什么地方都倒头能睡。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会担心很多事情。

  具体会担心什么事呢?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事都可能是值得担忧的。

  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在人格深处,在潜意识里,总是整个人处在紧张状态,无法放松。

  我认识一位女士,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好像生活没有什么事情会难倒她。

  有一次她对我说,最近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

  他老公最近爱上了喝红酒隔三差五就和几个好友晚饭,喝点红酒,虽然也喝得不多,但每次都喝得比较投入酒桌又很吵,有时就会听不到她打电话

  她试过半小时里面打十个电话老公都听不见,隔一会对方才会回电话。

  她每次都会对老公大发脾气,像个“泼妇一样,对老公三令五申,说:一定要立刻接她电话,要不就不许出去喝酒吃饭了。

  对她的反应,老公很难理解,觉得她不至于如此激烈完全小题大做,也不想配合改变

  也许你会以为,我认识的这位女士,是有点怀疑老公去干什么花花草草的事情,所以生气地要打电话找人。

  其实,她所苦恼的,完全不是老公在外面瞒着她做什么而不接电话。

  “你知道吗,我每次只要电话响三遍找不到他,我就会陷入一种恐慌

  我特别害怕他出事,酒喝多了没人照顾有意外;

  害怕他遇到车祸,或者被坏人打劫。”

  她甚至会联想老公出意外死了,再也不会回来。

  “你说我是不是很可笑,可是这种感觉无法控制。”

  外面精明强干的她,其实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在她小的时候父母突然把她送到并不熟悉姥姥家住了一年,这种被抛弃的创伤深深影响着她。让她在潜意识中,无法信任她的父母。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消失的一年对于孩子来说,就好像是父母死了一样。

  她体验过“死亡”,她体验过孤独地待在陌生环境,和死亡一般可怕的“失控”,这些经历和体验,烙印在她的内心深处

  她对于伴侣依恋模型,也充满了“不安全”的意味

  当电话那一头无法接通,无法第一时间听到丈夫的熟悉的声音,在这种情境的触发下,犹如接通了一个回忆开关

  她一下子就体验到当年只有四岁、见不到父母时感受的“死亡”和“永别”的恐惧。

  她当然害怕,那是足以淹没一个四岁小女孩的极大的害怕。

  这种人格深处的不安全,根本无法用理性去抵挡和控制,潜意识的本能产生冲动,会让她马上去不顾一切地要摆脱这种可怕的“不安全感”。

  她会很“不理性”的联想到各种极不可能发生的可怕结果,老公进医院、老公和别人打架、老公回来路上被车撞了...

  她害怕老公会突然不见,就像当时的父母突然丢下她消失一样,她的不安全的恐慌体验,让她一直不停打电话,一直打到对方接。

  让她一改温和道理常态,对不接电话的老公大声斥责。

02

  如果你让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尽情放松自己,他一定做不到;如果你让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没必要的事情上不要去担心,他一定也做不到。

  因为这不是讲道理就能解决的“害怕”。

  灵魂深处,本能的“不安全感”和“无法确信”。

  我认识的这位女士,如果要改变,把安全感慢慢建立起来——这需要一个漫长的疗愈和修复过程

  简单一点的话,如果她的先生能理解她这种“不安全感”,不在电话里面玩失踪,也许就不会再看到老婆如此的失控。

  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会体验到一种威胁,失控的威胁。

  关系失控、健康失控、财务失控、安全失控、心理状态失控,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能嗅到失控、崩溃甚至一种毁灭味道

  失控感如此可怕,又常常被他们体验到,所以他们经常处在一种不得不“防范失控”的状态下,也就变得神经紧绷、格外焦虑。

  所以缺乏安全感的人,比一般人活得要紧张很多很多。

  安全感究竟是什么东西?我再讲个故事,也许你会更明白,它是怎么建立的,又是怎么出现问题的。

  昨天晚上九点多在外面和一个好朋友吃饭。正在吃,他的手机响了。电话是他的爸爸打来的。

  他爸爸现在70岁,身体不好,肾衰竭,长期透析已经三年。一直都是他妈妈在照顾他爸爸。

  他父母的感情也不是很好,听说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吵架,爸爸对妈妈态度欠佳,妈妈对爸爸也很多怨言

  当时电话响起,我朋友就一脸烦躁,接了电话之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大概过了30秒就把电话给直接挂了,我很惊讶地问他,怎么你都没说话?

  他说我爸打来的,晚上又和我妈吵架,不想搭理他们,也没啥可说的。

  他若无其事继续和我吃饭。电话响了两三次他都没接,一边的我却比他还紧张。

  我想的是,他父母吵架,这么晚了,要打电话找他,那应该是事情很严重了,可想而知,那吵架的场面可能已经失控了。

  我脑海浮现了画面

  他爸爸会不会打他妈妈?

  他妈妈会不会崩溃?

  会不会夺门而出?

  他爸爸身体那么不好,

  如果妈妈生气跑出去了,

  他爸爸这一个人在家会不会有危险

  摔跤心脏病发?

  我的脑子里出现了很多负面的可怕的事情。

  其实,我内心体验到了一种“濒临失控”的感觉,因此会为他父母担忧,而他若无其事吃完饭,再也没提这事。

  我们各自回家,第二天微信上我问他,后来给你爸爸回电了吗?吵架的事解决了吗?(其实我还是有点担心他父母的状况,所以忍不住问了。)

  朋友说:“哦,那天晚上我后来接了我爸一个电话,他打给我说事情已经解决了,我妈那会已经给他弄药吃了。”

  “你怎么还想着那事呢?”

  这就是我想说的故事,由于不安全感而引发各种焦虑。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很焦虑。

  而我的朋友一直就是一个很淡定、很有安全感、一点都不焦虑的人。所以这件事,他作为儿子,并不焦虑,而我很焦虑。

  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失控”;而我的世界里,却是有的。

03

  为什么他天生很有安全感?和原生家庭养育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有“安全感建立”的答案

  朋友的父母爱吵架,吵了一辈子。

  但是最后的结局是,爸爸打来电话告诉他: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事情已经解决,他妈回来给他爸煮药了,一切又恢复正常

   

  夫妻间可能免不了争吵,婚姻总是充满磕碰的,大多数家庭都是这个样子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作为孩子,小时候看到父母吵架,就会有一种惊恐和害怕。

  那种害怕的感觉就好像是天要塌下来了。我们会等待,怀着忐忑不安心情,去看父母的反应。

  而我和我这个毫不焦虑的朋友之间,童年遭遇的最大不同就是:尽管他的父母也吵架,但朋友家的天没有真的塌下来。

  爸爸说,没事了,一切恢复正常。

  没有激烈的场面、没有可怕的话语,没有失控,没有离家出走,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给爸爸做饭弄药了。

  他熟悉这样的结局,他的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父母争吵,然后一会就好了,不会有真的特别糟糕失控的事情发生。

  我很多次的在童年,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因为父母的争吵,体验到了那种“天真的塌下来的毁灭感”。

  争吵的过程里,父母会摔碗砸锅,会威胁你死我活,就像真的一样。

  在我的小时候,爸爸妈妈吵架引发的结局就是父亲夺门而出,然后就开始出差可能过一两个月才回来。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离开,太可怕了。

  孩子也无法分辨父母在气头上说“我不活了,我要杀了你再杀自己”这种话语的真伪。对孩子来说,这种话都是真的。

  所以父母吵得特别可怕和激烈,场面失控,也许对父母来说只是吵架,他们只是说说而已,不会真的去死。

  但对孩子来说,就是天真的塌了,毁灭了。

04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待在这种“濒临崩塌”的边缘,如果父母维系的家庭透露出一种极度危险随时可能失控的气息,那么孩子,怎么会有安全感呢?

  他整天体验到的,都是惶恐害怕的感觉。这个感觉蔓延进人格和潜意识,当他再遇到类似情境,就会被触发。

  哪有没矛盾的夫妻,我们也不可能要求自己成为不吵架的父母,而且有的父母自己一段时间带不了孩子,也会把孩子放在老人家里过度一段时间

  但是最重要的是:

  吵架也好,将孩子放在老人那里也好,

  心情不好也好——

  不要把这种经历

  变成孩子内心的创伤,

  变成他人格的一部分

  如果爱孩子,在意他的心灵成长,那么大人吵架的时候,就不要一味只顾着自己发泄或者为了威胁对方,而做出失控的举动

  一言不发的离家出走,威胁说藏了药在哪里我要去喝,或者说活不下去了死了算了。

  孩子会信以为真,他会留下“天塌下来”的毁灭感的创伤,他的安全感基石会随着大人的这种失控而瓦解。

  我前几天收到一个妈妈留言,问我:

  如果离婚,如何避免单亲的孩子受到伤害保护他的心灵健康?

  我想说,离婚是父母处理身为夫妻的关系,并不是改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父子母子关系。身为父母,提供给孩子最重要的职能:是保护。

  无论是否离婚,父母都应该撑起一片安全感的天空,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平静

  让孩子在妈妈和爸爸的眼神里确认:

  就算今天我搬了一个地方居住,单独和妈妈或爸爸居住,一切都会很好很稳定,不会失控。我的父母都可以一如既往值得我信任和依赖。

  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即使维持着婚姻,父母健在,对孩子来说都是灾难

  最后,我想对那些童年经历了很多次“天要塌下来”的感觉的人,和曾经被父母放在陌生的环境,体验过“父母死了、我被遗弃在世界角落”的人说:

  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安全,是有理由的。

  不是你特别作,特别奇怪。而是,你从小的养育,并没有帮助你建立好人格深处的安全感——

  这不是你的错。

  但一旦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就有义务为自己的一切负责。当我们长大后,我们需要再去建立潜意识的安全感。

  去和那个“不安全”、“恐惧”、“害怕”做斗争。去尝试探索那片黑暗拥抱自己、疗愈自己。

  在濒临失控感的边缘,尝试告诉自己:这种失控感来源于童年的体验,那只是一种情绪的回访,不是当下的现实

  最重要的是看见,看见这是我们自己内在曾经未被满足的需要,看见它是一个需要自我修复的创伤。

  接纳自己的“不安全感”,安抚照顾它、让它存在

  当你一次次体验到:我们担忧的那些危险、并不是真的危险;我们认为会出现的失控,并不会真正失控;

  体验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也慢慢拥有了掌控感,你有力量把握自己的生活和情绪——你的感觉,会好一些。

  祝所有内在缺乏安全感的天使,都能找回自己内心的安定

  版权说明:本文作者:周小宽。心理咨询师、已出版新书《你不必更好,也很好》。本文转载自胡慎之(ID:hushenzhixl)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京东当当热销中。

  - END -

  今日互动

  # 你缺乏安全感吗#

  欢迎点击文章下方“留言”按钮

  分享你想说的话

   心灵面包精彩课程

  【面包冥想】7月17日 接纳自己冥想:

  与自己和解,整合生命

  【首次色彩心灵公开课】大师教你通过色彩读懂人心,1秒钟了解自己,读懂他人。

   更多心理健康文章

  一个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会去控制他人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一份无人能懂的孤独

  比愤怒更可怕的,是忍住愤怒

  谁是那个真正让你痛苦的人?

  【一副漫画,让你秒懂什么是潜意识】不了解潜意识的人,就只能抱怨命运!

  巨婴心理,是中国家庭幸福的最大杀手

  转念,就是改变人生!费斯汀格法则:人生的幸福密码

  超强扫除力:5个步骤驱除你的负面能量!

  焦虑、抑郁、累,都是因为内耗太大...

色彩心灵公开课报名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也可点击下方连接查看课程详情

  【首次色彩心灵公开课】

  大师教你通过色彩读懂人心,1秒钟了解自己,读懂他人。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充满了不安全感,不可能活得不累。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