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投资都是少数富人的游戏
日期:2018-07-05 18:16:43 作者:江南愤青 来源:扯淡堂 阅读:

投资都是少数富人的游戏

  很多人说我做基金收基金管理费赚钱,说明这些傻逼压根不知道我是谁。我有个基金但是规模很小,而且大部分都是自己的钱。我从来没给人管过钱,这几年投资四百来家企业都是自己的钱为主。

  其实我个人是不太认同私募基金这种管理模式的。

  感觉违背商业逻辑,这种把资金交给所谓的专业机构去打理的,集中性的投资的弊病在于委托代理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利益是不趋同的。

  因为资金更多的主导权是掌握在运营层手里,一方面导致了整个投资收益其实是跟其投资能力相关,能力边界到底是多少,很难界定。而从过去的投资的惯例来看,其实收益分配模式是存在一个极大问题的,我们过去投资机构是直接收取管理规模的管理费来维持基本运营的,同时产生收益的时候在收取20%甚至更高的绩效

  这种模式,使得投资机构天然有扩大管理规模的冲动,而是否能匹配自己的投资能力,对他们来说其实都是其次的事情了,基金规模越大一定意味利润越低,业绩下滑。而且旱涝保收情况下,加上也不透明的投资决策行为,都很容易产生各种不道德的行为,辜负了投资人信任,这两年这种事情出的挺多,都是集中性的投资弊病。

  当然与此相伴随的还有在管理团队的能力认定上。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的传统能力认定方式对比单一,都是带有很大的赌博成分,只能通过过去的专业投资业绩来进行能力认定,但是实践证明发现这个很不靠谱,去看看私募投资每年的业绩就会发现过去不能代表未来,而且差距极大。我们有个冠军诅咒说法,每年的第一名到了之后,都基本惨不忍睹,说明这种认定是很有问题的。

  而且我们也在实践中也可以发现,专业机构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会产生不断的分化。

  一方面是投资成功之后,本身不断的懈怠不思进取

  现在很多人都在抱怨一些曾经有名的投资机构,怎么日益就堕落成这样呢?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经过前几年努力大钱也赚到了,名声也有了,就越来越失去了努力的意愿动力,干什么还全球飞,太辛苦了。创业激情永远年轻人手里。当一个屌丝逆袭成高富帅的时候,基本上也是开始失去激情的时候了,往往能力就丧失了,因为贪图安逸了。这个很正常的人性使然。

  另外一方面,创业团队也会进行不断的分化。

  这个很现实,每个人都想自己做老大,尤其是中国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合伙人不断的分裂,最终都变成了很多的公司,这些都是过去投资的一些弊端,能力的不持续,能力的不容易分辨,都成为了投资过程中很大的门槛

  尤其在早期创业的过程中,能力的认定更难,但是过去我们的投资门槛都极高,使得投资都是少数富人游戏,很多时候也限制了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我有时候开玩笑,过去的这种投资模式其实是大量的投资人在给这些投资机构的五星级、头等舱在买单。这种投资模式必然是有极大的问题的。

  我自己也做过几个机构的LP ,总的感觉就是把钱交给他们去打理,最后发现亏也不知道怎么亏,赚也不知道怎么赚,除非你真的钱很多,作为配置需求,拿无所谓的钱放一点就放一点,赚了最好,亏了也无所谓,但是真指望这个赚钱,我个人建议还是算了。还真不如自己去做点投资,赚知道怎么赚。亏了,至少还能学点东西,知道怎么亏。

  最关键的是你拿钱投资别人创业,别人至少还感激你,以后说不准就还你个人情,但是你把钱给机构去打理,他们拿了你的钱,钱还没赚到多少,就到到处作秀演讲扯淡装逼,搞的自己好像很牛逼一样。其实,也是挺扯淡的事情。

  我见过几个很有名的机构的LP ,他们就在抱怨十年前投的,到现在本金还没有回来,然后每天看他们这个几十倍那个几百倍的到处在忽悠,不断都扩规模,想想郁闷,而且关键是开LP大会,来了五分钟就走了。对他们一点不尊敬,感觉赚不到钱就算了,还这么个态度,他们以后就再也不打算做LP了。我觉得这个还是现实存在的情况。

  私募股权最终还是个能力认定的行业,谁也无法提前预测和知道未来的结果,所以现在市场上几千个股权投资机构,你要选对一个牛逼的,跟你选对一个股票难度其实是差不多的,那还不如买股票得了,至少随时还能有流动性。股权投资,经常动辄几年动不了,成了死钱,意义不大。

  -END-

  ☟☟☟

  欢迎朋友圈分享转发

  欢迎加入小红圈向校长交流提问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投资都是少数富人的游戏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